基层疾控中心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

2012-11-29 03:34吴建清秦德勇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肺结核病流动人口督导

吴建清 秦德勇

(乐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乐至 641300)

结核病是长期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和其他肺外结核五类,结核杆菌可侵犯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多见。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之一,加上我国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国,人口的流动量的相当大,因此控制结核病的形势相当严峻[1]。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主要为较低收入的群体,并且由于疾病的发现和监测困难,不规则治疗率比较高,加上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流,容易造成更广泛的传染以及疾病的延误治疗,影响患者健康[2]。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自觉接受治疗的意识及其治疗的依从性,可以达到减少传染和发病的目的。我县疾控中心收集自2007年至2010年间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并分别进行不同的干预,取得了不同的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至2010年我县疾控中心登记流动人口中肺结核病人的有关统计资料。

1.2 流动人口定义

在本县内暂住3个月以上或期望居住3个月以上的非本地户籍人口,排除旅游、探亲、参军等情形,在本县城的城区之间的流动不属流动人口之列。

1.3 方法

1.3.1 诊断肺结核标准 根据流动人口的病史和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辅助,初步确诊肺结核;痰涂片检查查出结核分枝杆菌最后确诊[3]。以及部分从各医院确诊到我中心进行治疗的患者。

1.3.2 健康教育 (1)结核病知识教育:首诊医生向疑似结核病病人介绍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传染方式、症状、治疗与预后,让病人了解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咯血等。凡咳嗽咳痰2周以上,伴有低热、乏力、盗汗、咯血等结核病症状,应及时查痰并做胸部X线检查。同时让病人仔细阅读结核病知识手册并介绍国家免费治疗政策。有病早就医,只要坚持正规、合理的化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从而增强病人对治疗的自信心。(2)心理及营养教育:病人确诊后,尤其是流动人口结核病人,在患病后,易导致巨大的心理压力。医生尽量与之多接触、多交谈,使其愉快接受治疗。此外,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医生指导病人补充和增加营养,保证良好的休息,引导病人进行自我护理,并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传染源的自我隔离。(3)药物应用指导:医生和督导员教导病人坚持早期、联合、规则、适量、全程治疗。结核病治疗疗程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现皮疹发热等,合用药时更易出现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不可逆转性听神经损害、视力障碍等,管医生告知病人在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定期检查肝功能及听力。督导员督导病人按医生要求定期复诊,严格按照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督导。督导员将自行拟定的结核病健教处方发到病人手中,其了解并熟知处方内容。(4)治疗过程中的督导教育:在门诊和督导区设立咨询电话,供咨询服务,门诊和督导医生经常与病人面谈或电话访谈,针对病人的问题进行教育。通过对三级督导点医务人员的培训,对在督导点服药的流动人口结核病人进行结核病再教育,使其对结核病有更深刻的认识。

1.3.3 护理体会 (1)高度重视生命体征的观察和记录,病人人院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的变化并准确记录。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做好各项抢救准备如病人在抽搐或呛咳后出现呼吸急促、肺部啰音或吸人性肺炎的可能,应做好吸痰等抢救工作。协助接诊医生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2)居室保持整齐清洁,空气新鲜流通,阳光充足。做好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情绪和孤独感,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只有通过心理和生理上的综合护理治疗,才能使患者战胜疾病,融人社会,重返工作和学习岗位。(3)休息与活动当疾病处于进展期、病灶处于高度活动状态,有严重的中毒症状或咯血时应卧床休息。当中毒症状基本消失,病灶好转,可予以适当活动,但应保证有充足的休息与睡眠,做到动静结合。病灶趋于稳定后,经一定时间室外活动无不良反应者,可指导其进行医疗体育活动。(4)出院指导肺结核患者,通过治疗和护理、病情稳定后出院继续休养。此时护士要应用整体护理的理论,向患者讲解肺结核病一般知识及注意事项,让病人知道结核病治疗中要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而适当的休息和丰富的营养对疾病的恢复起重要作用。督促患者积极治疗肺结核,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彻底治愈肺结核。必须督导病人转诊到结核防治机构规范管理并有记录。

3 效果评价

统计方法所获资料输入用Excel软件建数据库,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例发现情况比较

经过健康教育2009年至2010年阶段发现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人口与2007年至2008年阶段相比,流动人口涂阳肺结核病例新登记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例发现情况比较

4.2 肺结核知识知晓率

通过病例确诊前与结核相对密切的3条核心信息[4]知晓率调查显示,健康教育实施后流动人口对结核病的知晓率明显增加,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健康教育前后病例肺结核知识知晓率[例(%)]

4.3 肺结核并发症

前来救治结核病患者,在我疾控中心经过护理的精心照顾,各种并发症均由之前的56例减少到15例,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理工作对结核病人的恢复相当重要。

4 讨论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消耗性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目前预防结核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控制肺结核的传染源。肺结核如果不治疗严重者会出现空洞性肺结核,严重的引起咯血甚至窒息等危及生命的表现。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消毒隔离,切断其传播途径,控制疾病的播散,在规定时间内有规律地合理应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5]。(1)明确肺结核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其次是通过被结核菌污染的食物或食具而引起肠道感染,由于肺结核患者缺乏必要的卫生知识,加之病程长恢复慢,常造成患者焦虑不安和心理压抑,使患者不能坚持按时规律用药,从而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为此及时加强对患者的用药以及规律用药是当前不需要解决的问题[6]。本次研究中,针对我县流动人口比较频繁的情况,控制好结核的传播更为重要。通过本研究中对流动人口结核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人们对结核的了解明显增多,尤其是流动人口中。肺结核病人的就诊率转诊涂阳结核登记率都明显增加,明显减少了传染的机会。通过比较差异学有统计学意义。(2)护理的精心照料是的结核病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减少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以上考虑:健康教育以及护理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基层疾控中心推广。

[1] 刘剑君,姜世闻,成诗明.中国结核病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防痨杂志,2003,25(3):129~131.

[2] 赵蓉,曾显声.深圳市福田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5):1008~1009.

[3] 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50.

[4] 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实施方案[R].2006.

[5] 杨松.肺结核大咳血的临床护理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5,10:492.

[6] 黄起烈,陈伟,张兴树.深圳市外来人口肺结核病防治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1,23(6):360~363.

猜你喜欢
肺结核病流动人口督导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2008—2018年南昌市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牛肺结核病的病理形态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