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其结构优化路径研究——基于产业面板数据模型

2012-11-29 06:02刘立平涂德明成祖松
铜陵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出口商品外资面板

刘立平 涂德明 成祖松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一、引言

对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是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中延续最久和最核心的领域之一。从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其含义都是两国的两种生产效率不同就可以产生贸易。要素禀赋理论进一步表述了一国比较优势的含义和来源。克鲁格曼创立的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理论,解释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贸易迅猛发展。Richardson(1999)[1]利用显示比较优势对美国贸易结构进行了分析。Belay(2004)[2]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政策,可以培养其国际竞争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Jim Lee(2011)[3]指出随着一国经济增长,其更趋向于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利用比较优势来解释中国现在的对外贸易,其中林毅夫等人认为要素禀赋与技术差距是影响国际分工方式的主要因素。杨小凯等认为通过分工和贸易,促进专业化水平和效率改进,是影响贸易的基础和动力。实证方面,江小涓(2007)[4]用面板数据回归证明影响贸易的因素有比较优势、国内产业基础和市场结构、参与全球分工程度。朱玉阁(2010)[5]采用月度数据,运用比重作为被解释变量,消除出口总量和本身数值的影响,研究了外资度、出口竞争力以及国内市场需求等因素。魏浩、毛日升(2007)根据HS标准1位码分类分析了中国出口结构的变动和趋势。魏锋、毛日升(2005)[6]从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技术结构对改革以来出口商品结构演进进行了分析,其中最多运用的是显现比较优势指数、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商品结构,包括魏锋(2009)[7]、傅朝阳(2005)[8]。

研究安徽贸易影响因素的文献比较少。刘立平、幸新荣(2010)[9]运用主成分分析与熵值法对安徽对外贸易可持续性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了安徽省外贸情况,还有的文献只是以安徽外贸总额为因变量,缺少产业或产品层次的数据研究,例如运用简单的时间序列的二元回归来研究外资对安徽外贸出口的因素影响,结果缺乏说服力。本文主要利用产业的年度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安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期望找到影响安徽出口贸易的关键因素。

二、安徽出口贸易的基本情况

(一)安徽出口额规模和增速

结合表1和表2可知,2007年和2009年,安徽的出口额出现负增长,分别为-28.1%、-21.8%。同期中部其他各省出口额都出现负增长,其中湖北2007年出口额增速为-30.5%,2009年山西增速为-69.3%。在2005~2007年,安徽出口排在中部地区首位,而2008年以来,湖北成为最大的中部出口省份。2010年湖北排全国第13位,中部第一,而安徽排全国第16位,中部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江西的出口额全国排名由2006年的第25为上升至2010年的14位,实现了从中部第六到中部第二的跨越发展。

表1 中部六省出口总额规模(单位:亿美元)

表2 中部六省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位次

(二)安徽出口商品结构

2005~2010年,安徽初级产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比重维持在8%左右,并呈下降的趋势,工业制成品比重在90%以上。从相关数据看出,安徽省出口的初级产品中2005、2006年主要以食品及活动物为主,2009、2010主要是食品及活动物、鞋业、非食品原料。出口的制成品主要以电力机械、服装、纺织、陆路车辆、工业机械设备和零件为主,其中2010年服装的增速最快,达到23.7%。但总体而言,安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仍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初加工或粗加工的资源型产品为主。2005~2010安徽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占总出口额中的比重分别维持在16%和38%左右,远低于2010年31.2%和59.1%的全国平均水平。

三、出口影响因素的初步观察分析

本文观察的样本是产业视角的安徽出口贸易数据,根据贸易理论和对安徽出口贸易变化的观察,影响出口的因素归为以下方面:

(一)国内的因素

主要包括要素禀赋、制造能力以及市场竞争程度三个方面。

(1)要素禀赋。安徽劳动要素相对密集、劳动力成本相对低的特征明显,出口的商品的劳动密集度成为其国际竞争力重要的因素。2010年安徽省各个制造行业人均占有固定资产原值的平均值为16.19万元/人。这个比值越高,表明资本密集度越高,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化学纤维制造、计算机制造和造纸制造均高于平均值,纺织、机械制造(通用和专用)和金属制品低于平均值。

(2)制造能力。当出口的比例确定时,产业规模越大则绝对出口规模与越大。同时,国内制造能力大,还表明产业和技术成熟,规模经济明显,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对出口有促进作用。

(3)市场竞争程度。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企业技术研发、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动力和压力越大,这样不仅有利于一个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观察不同产业的利润率,发现竞争程度高的产业其利润率也较低,而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和提高效率,会更倾向寻找国际市场。

(二)国外因素

(1)世界需求市场

当世界需求市场萎缩,必然会影响到安徽省的出口。尤其现在欧债危机还在蔓延,已经对世界的需求市场产生较大影响,美国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而且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世界需求市场产生消极影响。

(2)外资参与度

国内产业外资的参与度。外资(这里包括港澳台)的进入往往伴随着新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和全球营销网络,而且外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总体高于国内企业。国内企业产出的增加值中用于出口的比重在20%左右,但外资企业的出口比重在40%以上。同时,外资的引进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可以提高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出口竞争力。

四、实证分析

本部分选取了八个制造产业的各项数据,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选取的八个产业分别为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造纸及纸制品、纺织服装制造、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选取的标准是出口量较大、数据齐全、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业。使用的是2005年到2010年的年度数据,其中八个产业的出口总值占当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40%~50%,涵盖面较广,具有一定代表性。

模型以产业的年出口交货值(Export)作为因变量,对出口交货值取对数使数据平稳,记作Ln(Export)。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这里用到的数据有年产值、年固定资产净值、外资(包括港澳台)、年利润额、主营业务成本。因变量分别为主营业务成本与年产值比值(Cost/Output)、利润率(Rate of Profit)、外资与固定资产的比例(Investment/Assets)。其中主营业务成本与年产值比值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指标,利润率作为衡量市场竞争力的指标,外资与固定资产的比例作为外资参与度的指标。同时以2005年为基期,去除数据的物价影响因素。

使用Stata10软件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分别进行混合面板回归、固定效应面板回归、随机效应面板回归,结构见表3。通过观察面板回归结果,我们发现,随机效应面板回归的效果最佳,同时Hausman检验结果的P值为0.9537,结果表明面板数据模型应该选择随机效应面板回归模型。

表3 模型回归估计结果

模型估计结果与预期基本一致,各个指标效果显著。其中随机面板数据模型结果:

(1)主营业务成本与产值比值(Cost/Output)和出口交货值Ln(Export)成反比,其至少在5%的水平上显著异于0,系数具有稳定性。含义是单位产值的成本越高,企业竞争力越弱,出口的倾向就越小;反之,单位产值的成本越低,企业竞争力越强,出口的倾向就越高。在产值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可以降低成本,这样的企业是有竞争力的企业,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有能力出口到国外并盈利。反之,单位产值的成本较高,这样的企业在国内都没有比较优势,不具备竞争力,当然出口的倾向较低。

(2)利润率(Rate of Profit)和出口交货值 Ln(Export)成反比,其至少在5%的水平上显著异于0,系数更加稳定。含义是利润率越低,市场竞争越高,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激烈,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会寻求和拓展国际市场,这样对出口就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外资与固定净资产的比例(Investment/Assets)和出口交货值Ln(Export)成正比,在15%的水平上显著。含义是外资与固定资产的比例越高,外资参与度高,单位固定净值分配到的外资就越多,外资一般会带来比较先进的技术并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效应,同时外资增加值比内资增加值的出口比例更高,所以外资的参与度越高,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

五、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路径

安徽出口贸易如何保增长、调结构?对于目前的安徽出口贸易,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问题就是产业升级和产业承接问题,基于实证分析的企业竞争力、市场竞争程度和外资参与度三个因素并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分析安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主要有以下路径:

(一)注重外资质量,优化投资结构

在实证部分已经证明,外资在固定资产中的比重越高越有利于出口量的增加。通过鼓励外资投向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出口的同时,带动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必须要注意外资的质量,港澳台的技术多数是比较落后的,投向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短期内可以增加出口,但长期不仅对产业升级无益而且对环境和资源产生破坏;而欧美的外资多投向技术比较先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不仅有利于出口和结构优化,而且技术溢出效应更加明显。

(二)科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东部的产业转移对于安徽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注意产业和支撑产业对主导产业的促进作用。不要那些技术落后、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这样的产业短期对安徽的出口额增加有利,但长远看来,不利于安徽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要承接那些对安徽高新技术产业有支持作用的相关产业,这样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可以增强安徽产业的竞争力,带动高新技术产业良性发展。

(三)加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产业的集聚会增加竞争程度,根据实证结果,竞争越激烈,利率越低,企业的竞争力增强,这样出口倾向更明显。安徽省的开发区出口总额在中部排首位,但2009、2010年的出口增速明显低于其他中部地区。为了更好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好相关产业的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的产业集聚要从数量上的集聚向质量和技术上的集聚,发挥产业集聚的知识技术溢出效应。

(四)鼓励创新

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来源,鼓励企业创新,加强企业和高校的交流,充分利用当地的高校资源,产研结合,加快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转化。对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政府需要给予优惠政策。根据实证分析,产品的出口和企业竞争力相关,尤其对于安徽的高新技术产品,规模效应还不明显,根据实证结果,单位产值的成本比较高,出口倾向降低。政府可以利用绿灯补贴对企业科研进行资金补助,降低企业的成本,促进出口。同时这种有针对性的政策有利于引导外资和国内企业从事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来改善安徽的出口商品结构。

[1]Richardson,J.David.Advantage:Chaotic or Coherent Patterns and US Trading Partner[Z].Working Papers.1999.

[2]Belay.The role of factor conditions in high-technology export:An empirical examination[J].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4,(15):145-162.

[3]Jim Lee.Export speci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round the world[J].Economic systems ,2011,(35):45-63.

[4]江小涓.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7,(5).

[5]朱玉阁.山东省出口商品结构演进及影响因素研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10.

[6]魏浩,毛日升.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J].世界经济,2005,(2).

[7]魏浩,毛日升.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历史演变与优化策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0).

[8]傅朝阳.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1980-2000[J].国际贸易问题,2005,(4).

[9]刘立平,辛新荣.安徽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10,(6).

猜你喜欢
出口商品外资面板
石材家具台面板划分方法
2019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2019年1~5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2019年1~4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2018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