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美芬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2-12-01 06:16王东单艳华李小霞罗凇元王喜梅闵照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阿片细胞因子受体

王东 单艳华 李小霞 罗凇元 王喜梅 闵照琴

脑梗死临床常见,且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主要治疗方法是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微循环和神经保护等综合治疗,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纳美芬是 μ、κ、α阿片受体阻断剂,能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尤其对 μ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在人体的脑内和外周组织都存在着β-内啡肽、脑啡肽等阿片样内源性物质。这些物质对神经、内分泌、呼吸及心血管等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纳美芬在与外周阿片受体结合后,还能与脑干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身体应激状态下引起的中枢神经呼吸和循环系统等产生的一系列症状[1]。我们对脑梗死患者应用纳美芬进行临床对照研,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IL-8、TNF-α、IL-6)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理论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脑梗死者。纳入标准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内脏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⑦合并恶性肿瘤的者。③近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④近期手术或有感染史的患者。本组共观察100例 男52例,女48例,年龄43~8岁,平均58.3岁。在实验设计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共50例,对照组共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相关因素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应用常规治疗。即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抗血小板制剂、脑细胞保护剂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纳美芬治疗,治疗时间为20 d。(纳美芬针1 mg静脉滴注1次/8 h)患者均于确诊后(治疗前)次日清晨、治疗14 d、治疗20 d时(缓解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8、TNF-α、IL-6)的表达。

1.3 疗效判定 疗效的判定分为4个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 ~100%;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90%;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 ~18%;无变化或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内或评分增加。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的比较 表1可见。

2.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中(IL-8、TNF-α、IL-6)表达的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中TNF-α IL-6 IL-8治疗前、缓解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入院14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治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nF-α、IL-6、IL-8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而使局部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2]。近年研究显示炎胞因子参与其发病过程[3]。本实验应用纳美芬治疗脑梗死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对脑梗死患者可以应用纳美芬治疗,纳美芬[4]可以清除脑缺血致病因子及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和调控相关基因表抑制脑细胞的过氧化作用,减轻脑缺血引起的水肿和组织损抑制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改善神经损害症状而保护脑神因此疗效明显。实验结果显示应用纳美芬的治疗对脑梗死IL-8、TNF-α、IL-6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血清中细胞因子可致脑梗死灶周围区域侧支血管痉挛,使病灶局部脑血流量进一步减少,加重梗死区脑组织缺血、缺氧及神经损伤,并形成恶性循环,纳美芬应用可以及早地阻止这一过程或阻止其关节,进而起到明显的治疗及抑制IL-8、TNF-α、IL-6有效改善内环境,维持其动态平衡。总之,纳美芬治疗脑梗死效果明显,能调节血清中IL-8、TNF-α、IL-6的表达,进而对细胞因子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善机体的内环境,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1]陈淼,潘曙明,费爱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浓度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0):1192.

[2]Chang LT,Yuen CM,Lion CW,et al.Link between interleukin-10 level and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Neuroimmunomodulation,2010,17(4):223-228.

[3]Kis Z,yulai genetic Z,et al.chronic infection and genetic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schemic stroke.New Microbiol,2007,30(3):213-320.

[4]冯有为,张玉生,左拥军,陈静.纳美芬早期干预治疗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0):3698.

猜你喜欢
阿片细胞因子受体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基于阿片受体亚型的药物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