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2-12-04 09:17高艳玲
课外语文·下 2012年9期
关键词:有效性语文教学

高艳玲

【摘要】在现在的高考政策下,语文的重要性十分突出。语文是高中必学的科目之一,也是高考必考的科目,按现在只算语、数、英的成绩来说,如果语文成绩不好,想要考一流的大学,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学好语文是必须的。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对其以后的工作、生活,交际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教师必须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按目前的高考模式,就如同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一般,语、数、英也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而对于文科生来说,语文更是三国中的巨头老大,决定着学生的“生死”。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界的热门话题与关注焦点。那么何为教学的有效性呢?潘瑞金先生在《浅谈新课程实施中教学的有效性》中指出: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是教师不懈努力的方向。

一、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从古至今,凡成大事者必定是有明确的目标,然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取得辉煌的成就,目标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标就像是一个指路的明灯,我们前进的路上,有了明确的方向,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即使充满荆棘也无所畏惧,至少我们不会走错方向,若是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我们前进的道路前景一片迷茫,我们会担心是不是半路会走入歧途。但是目标一定要有可行性才行,目标若是太大,想要一步登天那是人类无法完成的极限。所以有效教学必须具备一个有效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如果全班大部分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思想跟着老师的演讲而时刻转动着,积极开动脑子,认真的思考,那么这课可以算得上是效率很高的,比较成功的了。如果老师想要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那么就要求老师所定下的目标要符合实际要求,迎合学生的需要,老师必须要掌握学生的心思,要知道他们想从这节课中学到哪些知识,取得怎样的成果。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绝对主角的,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需要太大,主要是有可行性,如果自己真的努力了就可以取得,这样慢慢地一步一步扩大我们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向前走,一点一点的进步,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教学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我们要尤其重视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不要说些不切实际的话,要制定一些清清楚楚、实际可行的目标。比如,在教授《逍遥游》可将教学目标分为: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2.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3.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通过制定这样明确的目标,使学生既能在语文课堂上熟练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还可以学到许多道理并培养起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过程很多时候都是枯燥无味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黑板+演讲”,学生兴致欠缺,上课昏昏欲睡,想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有些难度的,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我们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可以像朋友一样,没有间隙的讨论问题,都有话语权,老师应该充当学生的引导者、朋友,而不是指挥者,要给学生表达自我想法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这样的结果正是有效教学所希望的。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再只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这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它所需要的是创新精神,老师不应该恪守陈规,不必强调每节课都按部就班,一成不变,而是应该发挥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更多的教学方式,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高中阶段学生的各方面都日趋完善,不断地发展,这个时期的思维能力向多元化发展了,老师这个时候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多向思维与发散性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辩证理解与分析问题,而不是用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扼杀了学生宝贵的思维方式,这样可以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拓展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比如在学习《雨巷》时,可以拓展讲一讲郑愁予的《错误》,教师可以不必细细地讲解、分析,而是领着学生缓缓地品读,“三月的跫音不响/春闱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是个过客/不是归人”。低沉幽怨地反复吟诵,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想成那个倚窗盼君归的寂寞女子抑或是那个身骑白马,不是归人的异乡人,再或者是那个在千里之外的同样饱受相思之苦的远行客,孤独游子。这样独特的学习方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被引发出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立足实践

高中语文的内容包罗万象,内涵十分丰富,虽然说课时相当于其他的学科以及算是最多的了,但是由于内容多,时间还是比较紧迫的。但是语文这门学科与其他的学科相比,很是独特,即使自学,只要认真也是可以取得好的成绩的,因此,这就需要老师有能力把课堂内外相联系,这样在课后学生也能很好的自主学习语文了。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促使学生学习,比如,要求每个学生阅读课外书,然后写读后感,按顺序每节课有一个人到讲台前演讲。

四、运用信息技术

如今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各学校也紧跟时代步伐,纷纷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教学中。多媒体设备的引进使用,可以让学生在通过多条渠道、多个角度学习到新知识,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很多课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解,往往老师费心费力却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采用多媒体后,我们可以播发视频,插入图片,还可以让学生聆听美妙的音乐,让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相结合。据研究,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比单纯的听讲好很多。从视觉与听觉上获得审美的兴奋和愉悦,更加深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喜爱。

五、结语

综上所述,老师必须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要发挥创新精神,不断地积极探索钻研,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可以在高考的时候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责任编辑:龙大为)

猜你喜欢
有效性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