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有效途径

2012-12-04 09:17罗秋红
课外语文·下 2012年9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

罗秋红

【摘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却令人忧虑。造成这一尴尬境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外阅读开放性过大,教师感觉无从下手,因而缺乏有效的指导与督促,使课外阅读流于形式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内,开展以专题阅读为主,辅以开放式阅读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从而提升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专题阅读;开放式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教育实验”发起人、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也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由此可见,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一个民族而言,阅读都是至关重要的。而热爱阅读的犹太民族在诺贝尔奖上的突出成绩和他们在其他领域获得的成功便证明了阅读的重要意义。事实上,阅读十分重要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提倡阅读的行列。《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初中生课外阅读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而每年4月23日的读书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阅读是如此的重要,阅读的地位也在日益提升,那么,现实的情况究竟怎样呢?我对我校初二年级八个班的326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却发现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与八年前相比,进步甚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下降的趋势。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结果

1.学生课外阅读的比例

问卷显示,只有7.1%的学生经常进行课外阅读,偶尔阅读的占31.1%,两者合计不到40%,而很少阅读和从不阅读的学生比例超过60%,占了接受调查学生的大多数。我又从有阅读行为的学生中调查了阅读时间,每次在1-2小时的也只有7%,大多数学生(超过50%)的阅读时间只有半小時左右,接近40%的学生的阅读时间少于15分钟。

2.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

调查数据显示,90%的学生承认语文老师推荐了一些书籍,如课标必读书目,《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但由于这些书无趣、老师不检查、不知道怎样读、没有书等原因,学生并没有真正地读下去,反而喜欢读诸如言情小说、奇幻小说和漫画书等之类的书籍。

3.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

问卷显示,15%的家长支持孩子进行课外阅读,36%的家长反对孩子进行课外阅读,39%的家长无所谓,10%的家长没有发表意见。另外,在支持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家长中,只有10%的家长知道应该让孩子读哪些书。

(二)成因分析

由调查结果可知,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家长不够重视、学生没有时间读书、学生不会读书等等,但我认为教师缺乏有效地指导与督促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首先,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不够。虽然,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想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工作任务繁重,因而在实际中,老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也就是口头上谈谈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另外再推荐几部书籍或是办一场读书经验交流会,如此而已。这样的重视显然不是真正的重视。

其次,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不够。虽然我们常常说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可若深究起来,却很少有老师知道究竟该给学生推荐哪些书目,该怎样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该怎样指导学生阅读传记、抒情诗等等。如果老师都不知道,那么他们对学生的指导就可想而知了。此外,教师的指导不得法,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训练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如语文老师常常说要学会勾画批注,但勾画什么,怎样批注,教师却指导不到位,训练也不到位,因而使得许多学生感觉无所适从。

再次,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评价督促不到位。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若没有其他必要的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难以维系,此时教师的评价督促便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课外阅读的开放性,使得教师往往感觉无从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和督促,老师们一贯的做法往往是查一查读书笔记,而学生们也往往是要检查了,便抄一些好词好句来应付老师,这样的评价和督促方式无疑是低效、无效的。

二、应对的策略

阅读如此重要,现状如此不堪,困难如此之大。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依靠家长的督促还是学生的自觉?我认为这些都不现实,也难以真正有效,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任课教师加以重视,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内,并缩小范围,开展以专题阅读为主、开放式阅读为辅的阅读活动。

所谓以专题阅读为主即在一定的时间内确定一个阅读主题,并主要围绕这一主题推荐阅读书目、进行阅读指导、展开阅读评价的阅读形式,而以开放式阅读为辅,即在这一段时间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各种期刊、杂志、报纸等。可以说专题阅读是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要完成的任务,而开放式阅读是对专题阅读的必要补充。具体措施如下:

(一)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要求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在寒假和暑假时,任课教师就要制定好每学期学生的阅读计划,并在学期初让每个学生知晓。阅读计划的制定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紧密配合,统筹安排。一份阅读计划应包括阅读目标、阅读书目、阅读要求、阅读方法、成果展示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唯有如此,学生的阅读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才能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是开展好课外阅读的前提。当然,由于阅读计划是一份纲领性的材料,因此,教师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阅读计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确定阅读专题,推荐阅读书目

人生时间有限,读书必有选择,何况我们的初中生学业负担本就很重。要让学生读出兴趣,读有所获,就必须谨慎确定阅读主题,精选阅读书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更要遵循课内外结合的原则。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在语文教学中,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范例,目的在于让学生从阅读中掌握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阅读技能,而课外阅读是学生知识的扩展和丰富,它要求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掌握的学习方法去实践应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我认为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有效的阅读,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天地的广阔与丰富。那么,究竟怎样具体操作呢?以七年级上学期为例,本学期课本要求阅读的名著是冰心的《繁星》、《春水》和《伊索寓言》,而在课本中又有《理想》、《秋天》、《化石吟》、《诗两首》、《郭沫若诗两首》这些现代诗的教学和《人生寓言》、《寓言四则》这些寓言的教学,因此本学期我们的阅读主题便可确定为现代诗歌和寓言的阅读,并将《繁星》、《春水》和《伊索寓言》列为本学期必读书目,然后推荐学生阅读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与《伊索寓言》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故事集”)、《庄子》、《中国古今寓言》等寓言集和席慕蓉的《七里香》、《泰戈爾诗选》、《狄金森诗选》和《课外诵读基础文库——诗歌》(初中卷)等书籍,并围绕这两个主题进行阅读指导和阅读成果展示等相关活动。

(三)准备阅读书籍,保证阅读时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若无书可读,特别是无好书可读,那么课外阅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作为城乡结合部初中,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高等种种原因,确实存在无书可读的尴尬局面。然而,只要我们多动脑筋,这一问题依然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对于教材上的必读书目,三年也就十多本,完全可以要求学生做到人手一册,至于教师推荐的阅读书目,可以要求学生分别购买,轮流阅读。此外,我们也可以将学校、市区等各个层次的图书馆很好地利用起来,让学生办理借书证,借书观阅。为使学生阅读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亦可利用班费订阅《少年文史报》、《读者》和《中学生博览》等报刊杂志,或由学生捐赠旧书报给班级进行传递阅读。

当然,阅读还必须以必要的时间为基础,只有保证了时间,阅读才能够落实。而要依靠学生或家长来保证阅读时间,就目前而言,不太现实。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必须将课外阅读的主阵地转入校园。例如,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早自习、午自习和自习课,与其让学生用这些课来完成作业,回家看电视、玩电脑,不如利用这些时间让学生读些课外书籍。每周可以利用半个小时的午自习时间作为课外自主阅读时间,这一时间可让一部分学生进行专题阅读,一部分学生进行开放式阅读(这样阅读书籍才有保证)。此外还可将一节自习课设定为“阅读课”,严禁任何老师挪作他用。而这一节“阅读课”既可用作阅读方法指导,又可进行文学欣赏或阅读成果展示等。只有保证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学生才有可能轻松愉快地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四)做好阅读指导,培养阅读品质

阅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让学生的阅读有效、高效,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这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迫切要求。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感觉无从下手,所以指导学生的往往是一些很空泛而不具体的所谓方法,这些方法的指导只不过是走走过场,对学生的实际阅读并无意义。而现在,当我们确定了每一个阶段的阅读主题,指导的方向似乎也就明晰了。例如,在七年级上学期,阅读主题设定为现代诗歌和寓言的阅读,便可着重进行阅读这两种文学样式的方法指导。而当阅读主题设定为人物传记时,我们便要告诉学生怎样阅读人物传记。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加强对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如要告诉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学会圈点勾画,做批注,做读书笔记,写阅读心得等。当然,这些并不是老师说一句话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出示范例,教给方法并辅以训练,让学生实实在在知道怎么去做。此外,教师要常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五)展示阅读成果,重视阅读评价

阅读充满趣味,但同时也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光靠一时的兴趣难以维系学生阅读的状态,而靠老师的强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我们设计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成果展示方案,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阅读的魅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真正地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当然,阅读成果展示的方案也要依据阅读主题、阅读书目而制定。如以现代诗歌为主题阅读阶段,我们可以举办诗歌朗诵会、诗歌的欣赏与创作交流会等活动;以寓言为主题的阅读阶段,我们可以开展寓言故事课本剧演出和寓言创编等活动。总而言之,阅读成果展示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上述提到的,还可以办手抄报、开辩论会、开书评会、进行知识擂台赛等。当然,不管是何种形式,一定要切合本阶段阅读主题,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重视阅读评价,也不失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自信心的确立、学习动机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阅读评价可根据阅读专题的不同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此外还可让学生参与评价。如在诗歌朗诵会中,让学生担任评委给同学打分;学生创作的作品,可张贴出来,让全校学生投票选出最佳。此外,我们还可鼓励学生投稿、参加征文比赛,而这些都可以获得加分。有人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我相信只要我们的评价措施是切合学生需要的,就一定会对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有所促进。

教育是最容不得功利的一项事业,作为教师,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拓宽渠道,努力营造读书的氛围,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相伴一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寿永明.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育研究,2007(5).

[3]韩庆成.对初中生课外语文阅读的现状与思考[J].时代报告,2012(8).

(责任编辑:晏文)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现状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