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疑而动开发潜能

2012-12-04 09:17周旭兵
课外语文·下 2012年9期
关键词:质疑方法

周旭兵

【摘要】课程潜能是超越文本编制者意图的文本的内在因素。阅读教学要开发课程潜能,首先要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再次是让学生领会主动学习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体,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超越文本的有价值的知识,并逐步提高其学习能力,同时教给各种学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融会贯通地进行学习,获得学习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关键词】课程潜能;质疑;方法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做到上述要求是至关重要的。为此,要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发课程中的潜能,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一、质疑导读

1.在矛盾处发问。一些文章初看行文上是有些矛盾的,但经过细读、精读,就会发现思想脉络实际上是贯通的。如《白杨》一文,在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细细品读,想一想这一段话要赞扬什么?學生就会发现:这篇文章要赞颂新疆建设者的崇高思想境界,可课文却细致地描写了白杨树,这是为什么?在这里教师应稍加点拨,学生再通过读书、讨论,进一步了解课文是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这种方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其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重点字、词、句处发问。抓住文章的重点处,反复诵读,细心体会,提出问题,往往会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习效果。如《小虫与大船》一文,最后一段通过范读、齐读、自己读,仔细体会“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竟”?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因为想不到一只小虫能这样毁了大船,真是出乎意料。有的说一只小虫这样毁了一艘满载货物的大船挺可惜的。有的说这表达了对造船工人的失误的指责。

3.在文章的平易处发问。“于无疑处生疑,方为学。”就是说在原本无疑的地方质疑,才是真正的学习,方见得学习的真精神、真功夫。

4.在讲读课文中质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学生有感情地读,质疑问难,促进读、思、疑、问和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邱少云严守纪律、勇于献身的品格,教师什么问题也不提,就让学生品读感情,深深体会,接着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邱少云为什么一动也不动,”“烈火包围着全身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他被大火包围着内心在想些什么?”沿着这条思路,学生进行比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在课文的标题处提问。题目是文章的“眼”,抓住了“眼”即可“一斑而窥全貌”。有些文章的标题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理解课文标题,才能真正理解文章。

6.在课文的结尾处发问。有时候文章虽然结束了,但仍留下许多余味,即所谓“文尽意未尽”。为人们提供了畅想的天地,浮想联翩。

7.在文章重复处提问。文章要表述的思想,其脉络隐藏于语言文字当中,一些重复出现的语句、词语正是其外在的表现,未经仔细推敲、回味、品读是体验不出的。重复处紧随内容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需要联系课文内容弄清重复处情感的微妙变化。

8.在教学后提问。在讲读分析课文后,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启发他们从思想内容,谋篇布局,甚至教材等方面质疑。

二、揣摩法

即根据课文已有的感知条件,多方面的读,反复的读,发现问题,并加以印证,思考。如一位教师在教《比金钱更重要》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揣摩。比如“为什么还要感谢我?”“什么使我感动”,“条子上说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通过揣摩,学生就能较深刻地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含义。

三、比较法

一些老师善于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文中独到之处。《背篼》一文,先让学生说一说,如果自己从山上回来会怎样说?学生一般比较简洁直白。再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出归来之美,归来之喜。切身感受到文中的绵绵情致,优美的语言,甜美的情怀。

四、想象情境法

此方法就是让学生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内心体验。如《燕子过海》,一位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音朗读课文。学生听到的是大海的波涛声,燕子的鸣叫声,形成一种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在大海上飞的燕子的情感体验,亲身感受到燕子飞过大海的艰辛。这一种教学方法,容易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感。

五、激将法

当学生处与某种等待寻求的状态时,教师用激将性的语言,故意刺激学生,能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产生求知的内动力。学生从发现问题,主动探索,直至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习能力。

六、品评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中华传统的读书习惯。边读边在重要之处圈圈、评评,写下对文章的一些理解体会,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并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圈评全靠自己的领悟,而非教师的灌输,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这种学习主体性强,容易操作。

七、讨论法

现代学习讲究同他人的合作,拓宽信息来源,增强信息的处理能力。在教与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对学生讨论中发现的不限制、不规定和不统一,只要有见解,有根据就行。

发掘文本的课程潜能可以充实课程教材,有助于实现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教材内容的多元化展示,才能适应不同的学生和变化的教学情境。由疑而动,领会多种学习方法,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朝多元的思维方向发展,思考有价值的东西,探索文本中隐性的内在因素,充分挖掘出教材的课程潜能,并有助于学习者——学生及教师的学习和全域能力的发展。课程潜能的开发过程是真正的教学相长的学习过程。

(责任编辑:刘宝瑞)

猜你喜欢
质疑方法
学习方法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可能是方法不对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