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012-12-04 09:17赵立芳
课外语文·下 2012年9期
关键词:词句理解能力关键

赵立芳

【摘要】教材所选课文在语言方面、结构方面和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要想利用好这个“例子”,笔者认为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课文,教会学生利用文体知识理解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快速领会课文主旨。

【关键词】朗读;自然;理解课文;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教育界专家经过反复商讨后定编的,其中很多都是名家名篇。所选课文无论在写作思路、写作技巧、表达方法等方面,还是思想方面都具有典范性。语文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阅读材料,但有很多老师把课文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割裂开来。不能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反而从其他地方找阅读材料,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这种做法既增加了老师的工作负担,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我们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积累阅读文段的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给每个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窦桂梅老师曾说过:“你想教好语文吗?那就让你的学生去读,从读中领悟、从读中发现、从读中体会!”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总是不肯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使读书成为一种形式,走过场。学生还没有弄懂文章的内容,教师就要他们汇报自学情况,谈感受、谈收获。结果学生就感觉到沉闷,老师深入分析也不知所云。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熟不解说自晓其义也。” 阅读理解能力是以感悟、体验为基础的重要能力。感悟是一种心理能力,是学生通过读书,凭借对语言及语境的直接感知,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时间,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如果只简单地运用一种方法让学生读书,学生会感觉沉乏味、无趣。老师还要在教学中消除这种枯燥单调的感觉,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需要运用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产生新奇感。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阅读,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听录音示范读、学生领读、自由读、默读、大声读、轻声读、集体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和配乐读等。

二、抓住文体特征

不同文体的文章各有其特点,文体是理解文本的一个关键抓手。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利用好这个抓手,才能抓住重点,深入文本。对于学生来说,各类文体的特征就是必须掌握的知识。比如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就让学生关注人物的特点,并且教会学生理解作者抓住什么典型事例来写,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把握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以记事为主的文章,一要弄清记叙的“六要素”,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二要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也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三要搞清楚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作者是如何抓住事情的重点来写的。写景的文章,首先看作者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采用什么顺序来描绘景物特点的,如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还是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的。二要看作者是怎样运用修辞方法把景物描写的形象逼真的。最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抓关键词句,快速领略文章主旨

要快速准确地阅读理解文章,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是行之有效的阅读窍门。所谓关键词句,是指一篇文章中能揭示中心、主旨、感情、观点的词句,能表示文章脉络、层次、逻辑的句子。

1.首先,要抓课题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概括事件,有的揭示中心,有的引用人物话语,有的标明线索……我们要教会学生先从从课题下手,了解课文思想内容。如教学《称赞》时,可以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什么叫“称赞”?谁称赞谁?为什么称赞?称赞的结果是什么?

2.其次,抓关键句

关键句指文章的中心句、段的中心句、过渡句和议论抒情句。文章的中心句是文章灵魂的体现,中心内容的浓缩。有些文章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如《观潮》一课开头第一段就点明中心“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文章就是紧紧围绕“奇”来写的。有些文章在结尾处“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如《幸福是什么》,课文最后智慧的女儿说:“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领会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段的中心句和过渡句对于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有很大用处。抓议论、抒情句。议论、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倾向最鲜明的体现。抓住这类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如“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秦兵马俑》)从这句就可看出作者对秦兵马俑的喜爱、赞叹之情。

3.再次,抓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抓关键词句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揣摩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对于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学习作者的思想,领会作者的情感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抓哪些关键词呢?抓概况课文内容的关键词、抓点明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抓表明线索的关键词、抓有过度作用的关键词、抓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比如写人的课文,分析任务的性格是主要学习目标,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找出直接点明人物性格特点的词。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老师应该在教学中用好这个例子,使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会理解课文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责任编辑:龙大为)

猜你喜欢
词句理解能力关键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高考考好是关键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