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益

2012-12-04 09:17赵长生
课外语文·下 2012年9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效益

赵长生

【摘要】本文笔者主要是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提高习作教学效益的一些认识和观点。

【关键词】习作教学;效益;教师与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把小学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比较,不难发现:在习作教学研究方面是不足或不够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相对不足且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很多老师也不愿花时间去琢磨、研究,这就出现了教师在工作中重阅读教学,轻习作研究的不良现象,直接导致了学生习作能力差异之大,整体水平不高的后果。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益呢?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么做?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年级目标,训练循序渐进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习作(低年级叫写话)的目标是分层次的,是有梯度的,低中高三个不同的年级段在要求上是循序渐进的。不妨摘录几句:“一二年级,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等等;三四年级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等等;五六年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等等。”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加以研究,在习作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逐步实施,把握好习作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

二、训练形式多样,重视方法指导

新课标在具体建议中这样描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对平时练笔的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可尝试以下方法:

1. 重视看图作文的训练与指导

不要认为这是低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图所表达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书中的插图、漫画、新闻图片、学生珍贵的照片等等。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习作素材,这类作文的习作方法,总结出“十二字法”——弄清图意,推前想后,适当想象。有效地训练提高了学生把握图片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叙述内容详略得当,条理清楚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

2. 加强对古诗或现代诗改写训练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关这方面的习作呢?从读懂诗歌,把握重点;合理安排,适当想象;详略得当,感情真挚这三个方面进行指导。在训练中,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的能力得到训练,遣词造句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 开展学生最喜欢的活动

如实验、游戏、游玩、参观、体育比赛等等。学生对这些活动兴趣浓厚,学生自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自然就会讲真话、实话、心里话,避免了说假话、空话、套话。

4. 大力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

“我手写我心”,写日记既可以成为学生倾诉自己喜怒哀乐的朋友,让自己的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符合课程标准中“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精神。写书信仍然是现代社会人与人进行信息交流、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书信格式的指导。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写读书笔记的好处至少有两点:一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二是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培养“四种意识”,提高写作能力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之一,学生,是“躲不开,逃不掉”的。事实上学生习作能力的差异客观存在,而且差异较大。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写出的作文有“三多”:错字多,错标点多,病句多。在遣词造句方面的能力也较差,还有就是“四种写作意识”差,即中心意识、详略意识、想象意识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意识。怎样培养呢?着重谈一谈。

1. 中心意识的培养

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怎么想,就怎么写,从道理上讲不错。但是就一篇习作而言,你想要告诉读者什么是明确的,也就是中心要明确,读了有的学生写的作文就不知道他想要说什么,这就是问题。所以教师重视培养中心意识很重要。学生在习作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想好中心是什么。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还是赞颂美德;是阐明某个道理,还是表达愿望……教师可以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课文这很好的习作资源,跟课文的作者学习如何确定并表达中心。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例子”,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中心进行仿写训练,如学习了课文《黄果树瀑布》,学生仿写作文《我爱家乡的》,学习了《爱如茉莉》仿写《我爱我家》……培养中心意识,我主张多进行总分或分总或总分总结构的片段训练。既不会加重学生的习作负担,又能培养他们的习作中心意识。只有强化学生写作的中心意识,才能学会选择写作材料,才能学会谋篇布局,才能学会处理详写略写。

2. 详略意识的培养

学生习作时,在确定中心之后,首要任务就是选择习作材料。许多学生不会根据中心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取舍。不知道哪儿该详写,哪儿该略写,哪儿不需要写,所以出现了该详写的地方一笔带过,略写的地方反而写得啰嗦繁杂,导致文章中心不明,主题不清,详略不当。在教学中仍应充分利用课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处理详写和略写的。教师应在分析文章内容,品味文章语言中渗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指导,不妨多问问学生这里为什么要详写,那里为什么要略写。让他们知道详略如何处理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让学生们自觉意识到能够表现文章中心的应详写,反之则略写。例如,在教学《郑和远航》一课时,作者详写了他第一次远航的情景,其余六次略写了,让学生体会到这样做是为了更加能够突出中心。教材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此外,教会学生如何列提纲,也是必不可少的,阅读教学中的板书往往就是“习作提纲”,其详略也很分明。在五年级课本的习作训练中有一篇是看图作文,经过习作指导,列一个提纲如下:(1)院内赏春;(2)惊见燕落;(3)雏燕遇险;(4)勇救雏燕;(5)燕子归巢。为了表现故事中的这一小女孩善良、关爱生命的特点,因此第(2)和第(4)部分的内容详写,其余的内容略写。只有将详略意识和中心意识有机地结合使用,才能更好进行自我表达,与人交流。

3.想象意识的培养

想象力并非只是为了写好想象类的作文时需要,只要是写作都离不开想象。许多学生只写看到的和听到的,想象意识淡薄。想象力不够,可能是因为缺乏观察力,缺乏必要的语言储备,语言表达能力差等原因所致。想象力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没有一定的语文素养,是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时,在语言文字的品悟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在观察自然、生活中培养,充分挖掘其中一切可以想象的资源。在《游园不值》古诗教学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作者没写具体,启发学生想象,具体来描写园内是怎样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学习了课文《海伦·凯勒》之后,启发学生:如果你是记者你该如何采访她?你会对她说什么?再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的第11自然段这样写道“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此时,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30年后作者和扫路人见面时,是怎样的感人场景呢?只有借助于想象力,才能使文章语言生动,想象丰富。

4.表达真情实感意识的培养

许多学生写的文章无滋无味,令人厌读,甚至自己也不想读,为什么?归根到底是缺乏真情实感。无论是写物写景,还是写人叙事,都应该写具体,写生动,真情实感就会自然流露。比如说写人时,如缺乏必要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自然语言就干瘪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在感悟人物描写的语言中,悟情悟理。积累语言素材,在习作中学以致用。教师可以多进行一些小练笔。如以《老师走进了教室》为题,写一写老师进教室短短几十秒内的特点,每位老师的特点都是不同的,应该很有意思。再如多举行成语表演,《课间十分钟》和《愉快的游戏》等等短小的练习,在深入细致的描写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的习惯,写出的文章就一定会自己爱读,别人也爱读了。

(责任编辑:龙大为)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可再生能源可以产生数十亿美元的健康效益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组合拳”中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