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论语〉选读》心得体会

2012-12-04 09:17段松芳
课外语文·下 2012年9期
关键词:心得体会教育思想论语

段松芳

【摘要】在教授《论语选读》过程中,其乐无穷。它像睿智老人,慰藉我的心灵;它像缕缕清风,净化我的内心;它像一抹阳光,给我以生命的涌动。在这本书中畅游,可谓是得到美的享受、仁的感染、爱的熏陶。

【关键词】《论语》;心得体会;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近两个月我潜心研读并教授了《论语选读》一书,真正体会到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可谓是受益匪浅。《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和早期儒家学的最为可靠的史料。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在封建社会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其影响是独一无二的。它的许多基本观念成了整个社会的规范,渗透到政治、思想、文化、心理、习俗等各个方面,人们的言语行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受着它的影响。即使到了今天,它对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不可小视。下面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一、理论联系实际,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鉴别。既要分清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与保守方面,又要分清“原生”的孔子与后人“改装”的孔子,还孔子以本来面目。文中的精华我们要借鉴和吸收,例如“民无信不立”“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等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当今社会更应提倡以人为本。又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道,尊老爱幼的传统至今都不能缺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勤奋、执着、乐观向上处世态度等等处世之道、教育思想、修身哲学方面都很值得去探讨和学习。

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也有一些思想是不可取的。如“均无贫”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阶层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这种封建等级制度思想是不可取的。又如在治理国家中过分强调德治忽略了法治,“知其不可而为之”从斗争策略上是不可取的,我们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与此同时,我们应使学生区别原始的孔子和后世改造过的孔子。例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并不符合孔子的原意。

通过教学实践,让我深深懂得要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实事求是,既不能像封建时代那样顶礼膜拜,也不能像某些特定历史时期那样全盘否定。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关心社会,投身社会,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文言阅读能力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继续加强文言阅读训练,应该是选修阶段相关课程的一个任务。在教授此书时,每节课都通过自主学习与老师点拨相结合来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已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解决那些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使学生逐步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另外把课后习题与许昌教研室编著的《学与练》相结合进行有效的训练,夯实了学生的文言基础。最后探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难易的程度要适宜。讲究科学性,反对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笔者觉得这一段时间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突飞猛进,尤其对一些常用通假字如“女—汝,道—导,弟—悌,没—殁,知—智”等等了如指掌,对一些古今异义词、文言虚词(焉、诸、然、与等)、古今异义的成语、特殊句式等等更是牢记在心,翻译时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确实《论语》中有很多典型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帮助很大,对于学习文言文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应该通过这个重要的平台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三、借助《论语》,提高个人精神品格

孔子十分重视伦理道德建设,重视正确人生态度的培养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对人生意义有着执著不懈的追求,这对我们及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论语选读》的5-9章重在对修身的论述,例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教导我们对人应尽心竭力,待人仁爱宽厚。“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告诫我们只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怕没人赏识自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让我们懂得功名利禄变幻无常,应淡泊名利。“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告知我们应尊敬父母长辈,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作风。像这种加强自身修养的名句在《论语选读》中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在教书的同时应及时达到育人之目的。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四、《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他在《论语选读》中论述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饭疏食,饮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这些名言让我们懂得作为教育者首先应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淡泊名利,坚守住那浮云之志。其次是引导我们注重先做人再做学问,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再次传授于我们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如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因材施教原则,如子路、冉有同时问孔子同样的问题“闻斯行诸?”但孔子的回答却前后截然不同,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还有学思并重,学行并重的学习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听其言观其行”。

最后在教育中还形成“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孔子一贯主张“当仁,不让于师”,他强调在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互有助益,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过程,学生在积极思索后作出的反馈,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思考与教学。

五、注重诵读积累,采撷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星

《论语》的语言简明流畅,含蓄隽永,其中的许多语句后来演变成了格言、警句、成语,典故,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敬鬼神而远之”等等,丰富了民族的语言宝库,至今仍活跃在我们的语言生活中。所以,在教《论语选读》时,诵读尤为重要,每一课中都有不少的名句,让学生标画出来,重点背诵和默写,尤其是《君子之风》和《周而不比》这两课,要求学生全文背誦。另外还让学生整理每课出现的或源自这些课文的成语、熟语,注重积累。

六、结语

在教授《论语选读》过程中,其乐无穷。它像睿智老人,慰藉我的心灵;它像缕缕清风,净化我的内心;它像一抹阳光,给我以生命的涌动。在这本书中畅游,可谓是得到美的享受、仁的感染、爱的熏陶。

(责任编辑:晏文)

猜你喜欢
心得体会教育思想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固体物理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的几点体会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