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一样风景

2012-12-04 09:17张崇锋
课外语文·下 2012年9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教学

张崇锋

【摘要】语文教学承载着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高尚品格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思品教育应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需要每一位语文老师高度重视。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探讨下语文教学中的思品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品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讲解陆游的《示儿》、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屈原的《国殇》等作品时,笔者就不失时机地去点评他们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感受古人先贤胸怀的伟大与崇高,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树立远大抱负

学习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林觉民的《与妻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篇目时,让学生充分感悟作品中流露出的大胸怀大境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不是为一已之私去奋斗。在讲授时,重点强化这种胸怀与境界,并让其永远镌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将来能抛弃小我成大我,树立远大的抱负。

三、具有感恩、孝道及亲情意识

赏析李密的《陈情表》,我们不禁为作者真诚的孝道所震撼,“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往日这些空洞的说教在李密身上鲜活起来,使学生去思考:我们应如何去感恩老人、孝敬老人。学习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朱自清的《背影》,又无不闪烁着亲情与感恩的光辉,这些饱含深情去怀念、讴歌与礼赞亲情的文章,在老师适时点拨下,让学生体会到美好亲情的可贵,从而产生善待老人、善待亲人的念头,进而去关爱老人、关爱亲人,让爱驻满他们的心田。

四、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望岳》等诗篇让学生品味如画江山美好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进而引导他们产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保卫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五、关注生态平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相关语段,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古代圣贤关注生态平衡的绿色环保意识,从而让学生树立和谐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六、培养学生有骨气、有节操、树正气的美好品质

让学生背诵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正气歌》、于谦的《石灰吟》等作品,感悟里面所浸透的先贤风骨与民族气节,让学生尽力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七、关注生命、珍爱生命

巴金的《小狗包弟》、杜甫的《兵车行》、贾谊的《过秦论》等语文篇目,都有因动乱、战乱导致很多生命黯然消失,对这些令人痛惜不已的现象加以恰当点拨,便能引起学生思考,我们应怎样对待生命,自然而然地使他们关注生命、珍爱生命。

八、惜时奋进、积极进取

从荀子的《劝学》、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朱自清的《匆匆》等文章中,我们能感受到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珍惜青春好年华,积极进取,力争学有所成、长有所为。

明确了语文教学中思品教育内容之后,具体实施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抓住课堂主阵地,深挖文本。

(二)结合时事,深化语文教学中的思品教育。

(三)走向自然,亲身品味。

(四)多媒体图片展示,增强立体感。

(五)开展语文故事会,在生动有趣中接受思品教育。

(六)举行演讲赛,进行励志教育。如“我看闻一多”、“向文天祥承诺”、“告白屈原”等演讲,进行理想前途教育。

(七)写作实践、锤炼品格。

总之,通过上述途径来实现语文教学中的思品教育,使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道德品質,健康成长,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责任编辑:龙大为)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