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质疑敲开智慧门

2012-12-04 09:17贾利霞
课外语文·下 2012年9期

贾利霞

【摘要】质疑能力能够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本文阐述了如何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的方法、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质疑进行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激发质疑兴趣;质疑方法;质疑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心理学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不断深入。课堂质疑,是对教材的反思,对疑难的思考,又是自主学习的深化。那么,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就要培养学生会“疑”,爱“疑”,并让生成的每一片疑云都精彩。

一、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能集中,学生才有学习的直接动机,从而推动他们去学习,去探求知识。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亲其师,则信其道”,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和谐、融洽、愉快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学生想学、乐学。比如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用温柔的眼神看着大家,学生就能从目光中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学习的欢乐,从而充满信心上好这堂课。所以教师要善于表达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或用信任的目光表示对他们的期待。这样可以减少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加学习信心。

2.培养质疑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质疑的好处,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增强学生质疑的信心,还常常利用榜样的作用,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经常跟学生讲讲名人在成才道路上爱问问题的故事,并要求孩子收集这样的故事,在班隊会上讲给大家听。还可以指导学生摘录一些名人善学善思的名言佳句,张贴于教室内,要求学生以此为座右铭。

3.巧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又提高了教师指导的层次,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如上课伊始,老师可以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愉快轻松的音乐、幽默谜语和小知识竞赛等有趣味的活动提出有悬念的问题等。当课堂气氛压抑时,就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改变问法或化整为零,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二、教给学生质疑方法

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当学生的质疑兴趣被激发后,就会提出许多问题来,但这些问题往往比较琐碎、零乱、肤浅。这时,教师就要因势利导,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重视营造情感氛围,提供实践环境,满足各类学生的心理需求。

1.抓住课题质疑,创设悬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来质疑,因为课题往往能提供行文的线索,概括文章内容,或体现文章的思想内容。比如《蘑菇该奖给谁》、《谁的本领大》等课文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设问。在教学《猴子种果树》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大多数学生都能提出:“猴子种了哪些果树?”“最后有没有收获果实?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解答,主动探索。

2.抓关键句段质疑,巧拨千斤

抓关键句段引导学生质疑,能“触一发而动全身”。比如教学《骑牛比赛》一课时,当学到“骑手说:‘小姑娘,你不知道,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这个关键句时,教师点拨学生根据这个句子提几个“为什么”,循着老师的引导,学生分别提出“为什么骑手在比赛时没有从牛背上摔下来呢?”“为什么骑手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还要继续练习呢?他不怕疼吗?”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十分轻松地使学生了解了文章“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终会成功的”主题思想。

3.抓重点难点质疑,引人入胜

在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处引导学生质疑,即叩开学生的思维大门,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例如《奶奶的白发》一课,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体会到长辈们无私的付出,课文中祖孙俩的对话无不揭示了这一点。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认真朗读对话,然后大胆提问。“白发是自己长的,奶奶为什么说是爸爸和‘我给的呢?”“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下头,没有吭声?”“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这些疑问使课堂充满活力,引人入胜。

三、完成质疑的评价

评价既可以肯定学生思维的闪光处,也能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其质疑水平。

1.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给予不同评价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因此,对他们质疑的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同样一个问题,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出来了,教师可以不给予表扬,若一个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提出来,教师则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进行讲解,使其理解含义。教师还要给不同个性的学生以不同的评价。

2.采用多种方式,多方位、全角度的评价

(1)教师的评价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教师评价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为了激发学生主动质疑的兴趣,以表扬鼓励为主。第二阶段是在学生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基础上,根据质疑质量的不同,作出相应的评价。(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训练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互评,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3)自评方式是提高质疑能力的另一种重要方式,自评要求教师归纳出评价的标准,提供给学生掌握。

质疑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探究,一种满足。倡导质疑、鼓励质疑、珍爱质疑,符合学生的求知心理。有了这样的观念并努力实践才会有学生质疑的尝试、质疑的热情、质疑的能力和习惯。有学生大胆质疑课堂,才是高质量的课堂,充满活力的课堂。因此,细心采撷、呵护课堂中的每一片“疑云”,才会使课堂生成越来越多的精彩!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