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谷父母代种鸭保健技术

2012-12-10 04:31钱根林彭会建朱国良
养殖与饲料 2012年12期
关键词:鸭群樱桃养殖户

钱根林 彭会建 朱国良

江苏省吴江市畜牧兽医站,江苏 吴江 215200

吴江市地处太湖流域,湖泊众多,河流纵横,具有得天独厚的水禽饲养条件。因此,水禽饲养成为吴江市的传统项目,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随着江苏众诚鸭业有限公司华东苗禽市场的崛起,年生产樱桃谷商品苗鸭超过2亿羽,位居全国前列,从而带动以桃源镇为中心的周边地区饲养樱桃谷父母代种鸭100多万羽。

2005年以来,笔者在樱桃谷父母代种鸭保健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试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樱桃谷父母代种鸭养殖的保健技术措施总结如下,旨在让广大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更加重视保健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养殖效益。

1 养殖效益影响因素

目前,吴江市樱桃谷父母代种鸭养殖主要是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大增强了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影响种鸭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有:苗鸭价格、饲料原料价格、种鸭淘汰率、产蛋周期、料蛋比、蛋价、产蛋率和孵化率。当然,这些指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吴江市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后,苗鸭价格、种蛋收购价相对稳定,养殖户主要担心的是种鸭淘汰率的高低和产蛋高峰期的长短,其次是日粮代谢能水平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如何控制饲料成本和降低料蛋比。排除动物疫病和饲料营养因素,影响产蛋率的主要因素是卵巢衰老和机能减退、生产应激、脂肪肝等。

2 关键保健技术

2.1 强化免疫接种

樱桃谷鸭易发疾病较多,一旦发病,则会造成较大损失。大部分疫病可通过接种疫苗来进行防控,如鸭瘟、禽霍乱、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等。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加强免疫接种,增强机体特导性抗病能力。在种鸭免疫接种过程中,关键是要减少免疫应激、避免免疫失败,需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科学免疫。根据本场的既往病史和养殖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疫苗,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对免疫效果差的疫苗要多次加强免疫,以确保获得能起到有效保护作用的抗体水平。对于多日龄多批次混养的鸭场,要加强以禽流感为免疫重点的疫病防控,必须强化对多种型号禽流感的免疫接种工作,确保产蛋期禽流感抗体水平能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2)加强抗体监测。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如疫苗质量、保存条件、免疫操作、种鸭健康状况等,只有通过抗体监测才能科学评估免疫效果,对免疫不达标的种鸭要及时进行补免。

3)完善台帐记录。做好养殖场的养殖台帐记录,将生产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和遇到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备遇到问题查找原因和在生产周期结束后进行总结。

2.2 强化种鸭保健

气候突变、免疫接种、饲料更换等外部因素很容易造成鸭群出现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会使鸭群采食量减少、免疫水平降低,从而影响免疫抗体的产生,使鸭群的易感性增强。为降低应激反应的影响,需做到以下几点。

1)添加免疫增强剂。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寡聚糖、黄芪多糖、VC、β-葡聚糖、左旋咪唑等免疫增强剂,可直接或间接提高动物的免疫水平;或通过增殖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提高鸭群的体液和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提高机体产生免疫抗体的水平。

2)加强应激驯化。在不同的饲料阶段有计划地对鸭群进行低强度应激刺激,提高鸭群抗应激能力,从而增强鸭群非特异性抗病能力。

3)确保营养全面。VA、VB、VE等维生素和硒、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会影响鸭群的免疫力,因而在不同的饲养阶段,供给鸭群充足全面的营养,使鸭群处于健康状态,是确保免疫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

2.3 推广标准化养殖

笔者在总结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了“樱桃谷父母代种鸭饲养技术规程”,在卫生防疫、消毒灭源、饲养管理、营养水平、光照时间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现该规程已升级为江苏省地方标准,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受到广大养殖户的好评,取得了显著的生产效益。

2.4 加强高产期疫病防治

产蛋期是种鸭养殖的关键时期,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好坏。由于种鸭在高产期使用高能饲料,营养转化快、消耗大,鸭群容易疲劳,抗病、抗应激能力下降,易发病。鸭高产期易发病,需从多个方面进行防控。

1)减少应激。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营养充足,尽量保持鸭群处于平稳、良好的生产环境中;同时使用寡聚糖、黄芪多糖、巴尔麦氏等能提高免疫力的添加剂。

2)降低脂肪肝发生率。种鸭在产蛋中后期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症状,主要是因为生产鸭群使用玉米等高能量饲料较多,肝脏负荷大。可根据种鸭长期使用高能量日粮的特点,通过在日粮中添加胆碱、VB12、VE等来避免或减轻本病的危害。

3)减少霉菌毒素中毒。水禽养殖场所空气湿度大,如果饲料保存不当很容易发霉。霉菌及其毒素会直接或间接导致鸭群发病,影响其生殖系统发育。对于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病例,如鸭霉菌性肺炎,很容易进行诊断和治疗;但养殖户较易忽视霉菌毒素引起的鸭群亚健康状态。低水平的霉菌毒素能损伤生殖系统、降低免疫效果、诱发各种疾病。生产过程中,可通过使用酵母细胞壁多糖、粘土、硅铝酸盐以及市场上商品化的脱霉制剂来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

4)谨防黄病毒感染。前两年国内出现的鸭黄病毒感染对种鸭养殖是个重大打击,该病主要引起种鸭、蛋鸭产蛋率大幅下降,甚至绝产;剖检病变以卵泡出血、坏死、变性为主,其他无明显变化。目前该病无特效治疗药物,应采取封闭饲养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对发病鸭群使用鸭疫快克、黄芪多糖等药物,可缩短发病时间,加快鸭群恢复生产。

3 小 结

总之,种鸭养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影响种鸭生产效益的因素很多,必须根据不同饲养阶段的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种鸭生产性能、增加生产效益。

猜你喜欢
鸭群樱桃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一例鸭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的过程和诊治
樱桃肉,让年味飘香
关于稻鸭共作高效模式的研究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一例鸭感染鸭瘟病毒的诊治
鸭群中的鸵鸟
一树樱桃带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