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清:钓鱼列岛属于中国》一文广受关注

2012-12-22 01:09周峥嵘
世纪 2012年6期
关键词:列岛剖析钓鱼岛

本刊记者 周峥嵘

2012年,中日钓鱼岛争端持续升温。特别是9月以来,日本野田政府一厢情愿地将钓鱼岛“收归国有”,严重影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钓鱼岛问题,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世纪》杂志9月号“世纪特稿”推出由潜心研究东亚史多年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谢俊美撰写的《井上清:钓鱼列岛属于中国》一文,讲述已故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40年前即撰文论证钓鱼列岛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这一事实。文章一经刊发,被沪上多家报刊报道和转载,人民网、搜狐文化频道等网络媒体也转载了相关文章,社会反响热烈,为杂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世纪》杂志精心策划的关于钓鱼岛问题的力作引起沪上媒体的强烈关注,多家主流媒体刊布了相关新闻报道,如《解放日报》9月5日第10版刊发新闻“《世纪》9月号兼具史料性与可读性”;《新民晚报》2012年9月12日A19文娱新闻刊发《井上清:“钓鱼列岛属于中国”——《世纪》9月号推介日本历史学家剖析钓鱼岛问题的力作》;《东方早报》2012年9月15日刊发“《世纪》推介井上清剖析钓鱼岛力作”;《联合时报》2012年9月21日第7版刊发《井上清:剖析钓鱼岛问题》;中新网上海新闻网9月13日推出“上海学者撰文追忆日历史学家40年前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之往事”。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文汇报》继在2012年9月10日“文汇学人”版以2/3版面转载《井上清:钓鱼列岛属于中国》一文后,又于 2012年9月22日7版笔会《悦读》栏目以《日本学者井上清41年前著书表明——钓鱼列岛属于中国》为题,再次转载谢俊美教授一文,并加编者按——京都大学井上清教授1971年出版《钓鱼岛历史与主权问题的剖析》,以特有的政治敏感大声疾呼:反对侵占中国钓鱼列岛是当前日本“反军国主义的焦点”,同一天的《新民晚报》也在阅读版整版全文转载《钓鱼列岛属于中国》一文。

《井上清:钓鱼列岛属于中国》一文之所以广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契合当前社会热点,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世纪》杂志编辑部近年来一直坚持的重大选题专题策划理念。作为一份文史类双月刊,要抓住读者感兴趣的选题,做深做透,这就要求在选题策划的过程中,视角要新,既要能够抓人眼球,同时还要兼顾史料性和可读性。钓鱼岛问题这一选题的整个策划过程可以说正是凸现了这一想法:谢俊美教授去年出版新著《东亚世界与近代中国》,书中辟专章论述日本窃夺中国钓鱼列岛的来龙去脉,其中提及井上清教授曾于1971年出版《钓鱼岛历史与主权问题的剖析》一书,力证钓鱼列岛属于中国。鉴于40年前井上清教授直面日本国内政治浊流,亲赴琉球对钓鱼岛问题详尽调查,详尽列举中、日、琉三国史料论证钓鱼列岛自古以来属于中国。作为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史学家,敢于尊重事实,坚持钓鱼列岛属于中国,在日本属凤毛麟角,这种精神即便在中国都属难能可贵。因此编辑部年初就约请谢教授撰文介绍井上清教授的这本书。此前其他刊物也刊发过介绍井上清这部作品的相关文章,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挖掘出新意,也是编辑部考虑的重点。因此编辑部在和作者沟通后,建议谢教授以自己赴日寻访井上清关于钓鱼岛问题的论著的经历着手,从叙事角度层层推进,娓娓道来,讲述井上清教授的故事。文章完成后,恰逢日本“购岛”闹剧发生,编辑部适时刊出此文。

猜你喜欢
列岛剖析钓鱼岛
剖析高考数列创新题
集合中的错解剖析
创作剖析
“角”的常见错解剖析
舟山风物志
痛惜被贼惦记的钓鱼岛
用镜头还原真实——评纪录片《钓鱼岛真相》
长山列岛国家地质公园
日“调查团”零距离驶近钓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