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2012-12-22 18:28本刊编辑部
民生周刊 2012年7期
关键词: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徐福

媒体视角

楚天都市报:感动中国,别止于感动

2月3日晚,《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播出,2011感动中国人物榜单正式出炉。十年来,《感动中国》评选备受好评。

有人说,它书写下“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挺立起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还有人说,那些你我身边萌发、舒展、跳动的中国故事,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史”。

纵观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可以明显感到煽情与悲情少了,苦难与沉重少了,他们往往靠人格力量感动世人。爱因斯坦说,很多人认为一个伟大科学家的成就是靠他的才智,他们错了,是人格。同样的道理,感动中国人物也因人格高贵而摇曳生姿。他们的人格丰富了我们的记忆,纯净了社会精神,温润了人们的良知。

我们不能止于感动,还应该呵护他们。呵护,包含两方面,一是情感上的致敬,一是制度性保障。应该看到,不少感动中国人物需要保障,比如“孝女当家”的孟佩杰,在生活上照顾了养母刘芳英12年,这显然不应该是她一个人的担当。

除了呵护,还应追随。追随是见贤思齐,通过他们的事迹来检视自己,提升自己。最后是慰藉。对感动中国人物来说,他们最开心的事情,也许就是他们的精神得到了薪火相传,他们的愿望得到实现,同时激起了更多人的善心。

感动,有用吗?有人如此困惑。如果化感动为呵护、追随和慰藉,那么感动就真的有用。

新华每日电讯:乐见“著名商标”越来越不值钱

近日,广东省工商局发布公告称,徐福记、腾讯QQ等商标被注销“广东省著名商标”资格。

业内人士称,应该是徐福记、腾讯QQ主动放弃了广东省著名商标资格。显然,即使不再是广东省著名商标,它们仍然是广东民众心目中的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不过这里的“著名商标”是由市场和消费者认定的,而不再是由官方认定的。

不管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还是名牌产品,既应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也应有较高的市场声誉,但实际上,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人们闻所未闻的所谓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问题频出,市场声誉很差。

曾有某著名商标被曝花钱就能认定,让人大跌眼镜。要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商标是否驰名和著名,一种产品是否名牌,应该由市场说了算,每个消费者心中都有一杆秤,市场和消费者的评价才是最客观的终极评价。如果说在市场经济起始阶段,消费者还需要政府以评选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的方式引导消费,那么现在则完全没这个必要。国外并没有政府机构主导的驰名商标、名牌产品评选,但并不妨碍索尼、可口可乐成为享誉世界的名牌。

徐福记、腾讯QQ等商标放弃延续广东著名商标资格,不太在乎这种“指定”的“招牌”,或可说明他们开始认识到,市场的评价才是最实在、最有用的产品声誉和企业形象。

京华时报:明星官员落马暴露用人制度之弊

江西南昌原市委常委、南昌县委书记汤成奇曾经头顶光环无数,被誉为当地“成就奇迹”的人,如今却沦为阶下囚,被江西省赣州市中院一审判处死缓。

在腐败场,很多贪官都有类似汤成奇的履历。“领头人”“经济奇才”,这些曾经挂在汤成奇头上的桂冠,也在其他一些贪官头上戴过。比如,亿元巨贪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中石化集团原总经理陈同海等。东窗事发前,这些人都是地方或是行业“杰出的领军人物”,被媒体称颂,被上级组织机构高度评价。

“明星官员”变身“腐败能人”,不只是“明星官员”个体道德失范,还暴露出用人制度的弊端。

以GDP为主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很难洞察这些 “明星官员”所创造的“经济奇迹”本质。贪官汤成奇创造了“南昌速度”,在他“锐意进取”之下,开发区“每月开发1平方公里、每3天引进一个项目、每4天就有一个项目开工”,如此锐意进取的背后是什么?恐怕脱不开个人的利益。

1991年至2009年,汤成奇从郊区镇长助理到南昌市副市长、市委常委,历经9个职务,期间受贿次数高达350余次。然而,20年间,一次次干部考核任免,他都能顺利升迁,盖因他能利用职务之便,巧织关系网。

试想,如果干部考察制度多些公开监督,就不难遏制一些“明星官员”以权谋私的利益冲动。如果官员财产不被作为隐私,公众可以了解每一个公共项目投资、运行方面的信息,公开招标怎么会变身为暗箱操作,汤成奇们又怎么会这么多?

(“观点”栏目言论不代表本刊立场)

□编辑 潘 阳 □美编 阎 瑾

猜你喜欢
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徐福
徐福山绘画作品
不灭的希望 永恒的信念——歌剧《徐福》一席谈
澄海玩具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广东省著名商标
徐福,中韩间两千年不衰的传说
澄海玩具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广东省著名商标
当国歌响起
2018年辽宁重点名牌产品出炉
雁栖经济开发区拥有“北京市著名商标”增至19件
名牌产品更需名牌服务
中国的世界名牌产品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