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的一封“家书

2012-12-23 01:58堂吉伟德
检察风云 2012年17期
关键词:杀人案家书过度

文/堂吉伟德

教育

大学教师的一封“家书

文/堂吉伟德

今年8月初,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1105班与临床1106班的班主任龚太平老师给班上96名学生的家长分别寄了一封信,汇报了孩子在这个学年的情况、成绩单和班上的排名表。收到家书后,100%的家长都表示欢迎,5%的学生认为“又不是中学生,还给家长寄家书和成绩单,是不是管得太严?”还有5%的学生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会被父母责怪。(8月12日《武汉晚报》)

一封家书抵万金,虽然此“家书”非彼家书,但其珍贵性更胜一筹,特别在大学阶段更具有开创意义。“寄家书”得到100%的家长和90%学生的支持。或许有人会说,大学生已经成年,没有必要再过度介入他们的独立空间。但进入21世纪,我国加快了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随着各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学生的在校人数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毋庸讳言,扩招满足了广大学生上大学的需求,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问题,出现了诸如诚信缺失、考试作弊、暴力倾向、自私自利、满口脏话、崇拜金钱、追求享乐等不良问题。

特别是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据调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正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加强管理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大学生在入学之前,一直接受的是封闭式教育,个体的独立性还很差,保持教育方式一定程度的延续性,才能避免其由过度的管束到完全放松的不适,从而帮助他们度过适应期,从而更好地走向独立与自立。

当大学教师写“家书”成为一种常态,让家长对孩子的状况有真实的了解,才能对学生出现的诸如思想、学习、恋爱、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孩子出走而家长浑然不知的事件频频发生。

教育的本义除了传授知识,还有强化和塑造人格,因而无论什么层级的学校,都应当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与抓好教学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时下,过度依赖学生自律而轻视学校管理,已经出现了很多悲剧。在大学校园里出现的马加爵杀人案、广东东莞理工杀人案,以及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不当行为所引发的社会舆论谴责,已愈演愈烈。

大学教师给学生家长寄“家书”是可贵的教育责任的表达,其不仅是教师个人责任的体现,更是符合教育本身的要求,具有很重要的示范意义,值得鼓励和提倡。

猜你喜欢
杀人案家书过度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清晨忆家书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30年前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告破
墨凶杀案又创新纪录美国《时代周刊》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工作期间坠井身亡后被查涉嫌杀人案能否认定为工亡
一封家书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