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水资源管理探析

2012-12-28 12:26魏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8期
关键词:松花江吉林市水务

魏敏

(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吉林 吉林 132011)

早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联合国和一些专家就多次疾呼:“当前地区性的水危机可能预示着全球危机的到来,迫在眉睫的水资源危机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之一”。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世界人口增加了近3倍,而全球对水的需求却增加了6倍。如果对水资源及相关的生态系统不能更好的加以保护和管理,那么到2025年,2/3的人将面临严重的缺水或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从吉林市水资源安全看也存在各种问题需研究和探讨,做出长远规划。

1 吉林市水资源特点

1.1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国内数丰水城市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2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但吉林市得天独厚,地处第二松花江畔,上有围水面积550km2,库容108亿m3的松花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水平的1.8倍,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2,在国内数丰水城市,在世界仍属贫水城市。

1.2 水资源补给年内与年际变化大

吉林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74mm,因受季风影响,夏秋季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4%,一日最大雨量可达119.3mm,冬季最大积雪深度可达46cm;吉林市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7.6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404m3/s,松花江最大洪峰流量为8300m3/s,满足城市用水要求的最小流量为161m3/s,春灌期间的最小流量为361m3/s,近年来最枯流量为90-100m3/s。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异常气候影响和人为对水环境的生态破坏,水资源年际变化有所增长,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降水量的3-6倍。

1.3 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

吉林市第二松花江水源属Ⅱ-Ⅲ类水体,除CODmn和漂浮油类时有超标外,其他指标均符合Ⅱ类水体要求。一年四季有300天原水浑浊度低于30NTU,水质良好,水量充沛。是主要的生活水源:地表水源除松花江外,还有牤牛河(松花江支流)潜流渗渠水,市政供水地表水总取水能力55万m3/d。

吉林市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内河漫滩中,受大气降水和松花江径流的地下补给,含水层较浅,水量也较丰富,但大部分井重金属含量较高,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经常检出(致癌物),不适合饮用,不适合做为大型的集中水源。吉林市1990年部分用于工业和生活的地下水量为83000m3/d,目前,在远离城市供水管网的边缘地带尚保留103眼井,每日取水量为21000m3/d,仅为1990年的25%。开采地下水除水质水量无保证外,还一个弊端是:久而久之引起地盘下沉,影响建筑物寿命,吉林市九站也出现过地下水与城市供水管网联接引起污染的事例。基于上述原因,吉林市应以地表水源为主。

1.4 人为因素造成溃堤、溃坝、主流改道等地质灾害

多年来,我市的水源,在水源的水源防护带内乱挖砂石、道路施工、修建堤坝,是江中出现暗坑、暗沟,致使主流改道。取水戽头搁浅现象严重,威胁取水安全。

2 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2.1 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太快,生产生活需水量增加

2000年我市取水人口为140万,2012年用水人口160万,增长率为14%,人口的增长使我市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下降12.3%,加之生产、生活用水量的增加,加剧了水源危机。

2.2 水资源污染仍然比较严重

吉林市是建国初期兴建的,以化工、电力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多年来环境问题与水污染比较严重。虽然政府在上个世纪末,关闭了一些严重污染的单位,但仍有个别企业屡禁不止。

基于上述水源及水质现状提议如下措施以保护和利用松花江水资源:

3 加快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

3.1 加大污水厂建设的投资,提高排放标准

吉林市现有两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为53万m3/d,其中吉化污水厂日处理工业污水23万m3/d,吉林市水务集团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设计能力为30万m3/d,现该厂处理能力已满负荷,甚至超设计能力。同时由于当时设计时排放出水水质为国家一级B,为保护松花江水质,在“十二五“乃至今后应加大对生活污水处理投入:一是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二是提升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的标准,达到国家标准的一级A。

3.2 加大投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吉林市水务集团现有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30万m3/d,现已达满负荷,甚至超处理能力。由于水务集团属公益性服务行业,现行水价又偏低,保本甚至略有亏损,无力投资。希望政府考虑投资性融资,尽快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期扩建,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杜绝污水的直排。

4 提高污水处理费价格,提升排放标准

吉林市水务集团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排放标准为国家标准一级B,为保护松花江水体,排放标准应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但现污水处理厂存在一定困难:一是由于现处理能力已满负荷;二是由于现行污水处理费0.4元/m3,而现处理成本接近0.8元/m3,处于亏损状态。为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一是政府投资加快污水厂二期的建设,同时对原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二是提高污水处理费的价格,确保处理费用的投入,使污水厂的排放标准达到一级A,尽快改善松花江的水体和生态环境。

5 提高中水的处理率和利用

吉林市从水源上为丰水城市,但水源单一,没有备用水源,由于取水方便,各工业、企业都自行从松花江中取水,且各单位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不重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重复利用率不高,特别是中水的利用没有高度的重视和认知。吉林市水务集团污水处理厂已投资建设了再生水(中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处理能力4万m3/d,由于附近工业、企业对中水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及认知不高,不愿接受,望政府及主管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对生产作业过程中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如热电厂、钢铁厂、园林绿化、洗车等用水行业强制利用再生水,以提高再生水的利用率,稳步推进再生水的处理率,节约水资源。

6 加快供水厂建设及管网改造,降低产销差率

吉林市水务集团始建于1927年,现供水设计能力50.5万m3/d,多为老水厂,设计标准低。为保证满足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只能降低负荷,同时四水厂取水头由于河道改变及水位下降,导致取水窗口外露,取水困难。但随着城市发展及用水人口的增加,实际用水量逐年增加,现已造成“有量无质,有质无量“的供水局面,为保证供水安全,需对一、二、四水厂进行工艺改造,同时为满足用水量的增加,特别是南部新城的建设及高新北区发展的用水(规划40万m3/d),三水厂后10万m3/d的续建已迫在眉睫,六水厂的建设亦应提到日程上来。规划部门已规划在大蓝旗江畔,占地16公顷,规划设计能力60万m3/d,可分两期建设,以解决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保障安全优质供水。

吉林市水务集团现有供水管网(DN100以上)1000余公里,由于受资金的约束,对一些老的管线尚未改造,解放前管线尚存70余公里,特别是船营区为老城区,管线老,埋深大,漏点多且不易发现和维护困难。同时由于接收后的物业弃管小区二次网质量差、漏点多、有些管线已成筛网状,无法维护,造成损失率的偏高,成立集团前损失率45%左右,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集团领导高度重视,筹措资金加大产销差率的治理,现已降至35%以下,但仍存在资金不足,尚存老的管线无力更换。

以上两问题,由于水费中不含有水厂建设改造及管网改造的费用,为保障供水安全和节约水资源,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和筹措,早日实现水厂的扩能改造及市政管网的更新。

[1]张晓宇,窦世卿.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J].2006.

[2]杜威漩.论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中的角色定位[J].2007.

猜你喜欢
松花江吉林市水务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松花江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水务智慧巡检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NB-IoT的智慧水务建设探讨
水务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探讨
松花江緑石硯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