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促进情感升华

2013-01-16 05:29常江涛
陕西教育·教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写字台伯父周总理

常江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中应积极发挥语言魅力,在推波助澜中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情不自禁地走入文中,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进而促进理解与感悟,提升语文素养。

一、层层引导,诱发情感的高潮

我们知道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活动中,限于学习水平,往往容易停留在感受、感知的层面上,感受混沌而肤浅。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感受与顿悟之间,巧妙运用搭桥性语言,在层层引导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如执教《一夜的工作》一课时:

师:让我们一起拿起书,再来读读,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周总理的聚精会神,感受周总理的呕心沥血。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钢笔在后面画上小圆圈——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师:同学们,总理这样的审阅仅仅是这一份文件吗?

生:不是。

师:让我们用读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些组准备——(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敬爱的总理坐在他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打开了今天晚上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

生: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师:夜很安静了,只听到时钟洋,滴答的声音,我们敬爱的总理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只见他——

生: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师:越夜越来越深了,人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依然坐在不大的写字台前,只见他——

生: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师:东方发白,天色迷茫,总理坐在不大的写字台前,拿出了昨晚上要审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

生: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不难想象,教师用语言创设的“傍晚,夜静了、夜深、东方发白”这几个具体的细节,让学生细致地感受漫长的一夜中周总理始终如一地认真审阅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在反反复复的朗读中,情感逐步得到了升华。

二、体悟感受,掀起情感的波澜

在具体的文本里,主旨的体现点往往是丰富的。即事物的特征是由众多相关信息共同所反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这些信息,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达到强化分配体验、深化认识的目的。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

师: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是比较难读的,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生:(自由读)“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的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伯父的爱抚了。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回头再读这一段话,我想现在的理解比刚才更深刻了(投影出示:“我呆呆……一滴一滴地掉下来。”生读)。

师:(学完第二个故事后)鲁迅经常受到敌人的迫害,受到很多挫折。为了刊登一些革命文章,鲁迅先生曾用一百多个假名字,多不容易呀!他就是这亲同敌人作斗争的。(略一停顿,教师用低沉的语气说)同学们,伯父多么富有斗争精神!他的语言多么幽默、风趣!是伯父逝世了,周晔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再次出示那句话,生读。)

师:(学完第三个故事后)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对黑暗的旧社会十分憎恨,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的伯父,就是这样一位对下一代特别慈祥的伯父逝世了。他过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当时他56岁。从此以后,周晔再也见不到伯父的面了,见不到他慈祥的面容了,她怎能不万分悲痛(又一次投影出示那句话,师动情地范读。生读。)!

如此反复分配体验,对人物的了解越多,对作者的悲痛之情就领悟越深,一种越超普通亲情的情感悄悄渗入了学生的灵魂。这样的情感熏陶教育才是智慧的有效教育。

三、剖析引导,共鸣情感的和弦

一篇文本中有深度、令学生生疑的地方往往是文本的难点、重点之所在,它对促成深层感悟、突破主旨、达成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找准这类着力点,运用灵活的、学生感兴趣的形式,以富于鼓动性的语言促使学生逐步走进语言材料感人的精神内核、能激活思维,开启深层情感。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同样的美好情感,对课文进一步感悟、升华,也是学生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

综上,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发挥语言魅力,用充满激情的、诗一般的教学语言渲染课堂气氛,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深化情感的体验,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的有效策略。

作者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镇川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杨博

猜你喜欢
写字台伯父周总理
周总理“喝”饭
写字台
一幅油画
在阳光下拍照
在阳光下拍照
伯父的黄昏恋
写字台
永远的愧疚
周总理用身体保护毛主席
梦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