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文特点巧练交际能力

2013-01-16 05:29方决
陕西教育·教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口语交际

方决

现代社会交际活动空前广泛、活跃和频繁起来,口语交际能力日益重要。除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进行口语交际实践外,巧妙地在课文教学中设计口语交际内容,进行交际实践,增加口语交际训练指导的次数,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创设情境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语言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是无法进行语言交际活动的。营造愉悦、民主的课堂气氛,精心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产生“我要说”的交际欲望,才能使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样的交际情境能让学生产生似曾相识、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起学生交际兴趣,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而且还能产生栩栩如生、如同生活再现的交际效果。

二、填补空白

书画作品有“记白当黑”之说,文章也一样。为了使文章重点突破、详略得当,作者往往不把话说透,有意留下一些“空白”,以达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艺术效果,让读者去思考、去想象、去理解、去品味。巧在文章“空白”处设计口语交际练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

课文《卧薪尝胆》里写到: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其中“纷纷要求”只做概括,在交流朗读之后,我便不失时机地马上引导想象:“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个谋臣,你会怎么说?假如你就是这个吴王,你又会怎么说?”让学生小组练说后再上台表演,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到了谋臣的担心和吴王的骄傲。

三、延伸情节

所谓延伸情节,就是在文章末端的基础上,创设适当情境,设置交际话题,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以深入了悟文章之理、文章之情。这样的交际训练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控自悟,没有理性的分析和呆板的说教,还可以激发儿童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既理解了课文,又练习了交际。

在教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后,我让学生想象: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小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它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学生展开想象来练说,一个扮演小骆驼,一个扮演小红马。通过练说,不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思想感情,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的课文有好多,如《小稻秧脱险记》、《蜗牛的奖杯》、《蘑菇该奖给谁》等。

四、模拟采访

口语交际能力是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和谐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的能力。这种能力要得到提高,必须不断给学生提供这种交往过程。“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在交际的过程中才能学会交际,提高交际能力。模拟采访就是为了多给学生提供比较逼真的交际情况,交往过程。一些以介绍知识的课文,老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当解说员或当导游,以锻炼其说话能力。

五、提供辩题

当今学生观念新、信息灵、个性张扬。引导学生辩论就是为他们搭建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雄辩的口才要比准确的子弹更强。”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通过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起学生的表现欲望,针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使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渴望表达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如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爸爸说的那句话的含义:“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遵守社会公德”,以“我到底应不应该把鱼放回去?”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辩论。通过“辩”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争辩中,引导学生说话的理由要充分,训练学生说话要规范、有礼貌。要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发展了合作精神和说话能力。

六、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是口语交际练习的好方法、重要方法。复述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记忆课文;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能促使学生吸收课文语言,发展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我们不妨让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简要复述,在复述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如《小作家的大老师》、《放飞蜻蜓》等课文。

现在语文教学推行素质教育,口语交际训练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新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完美地表达出来,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因此,我们要结合课文特点,创设交际情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能说会道的人。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善成小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口语交际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两块磁的交际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