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能力

2013-01-16 05:29史慧峰
陕西教育·教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思考问题多角度智力

史慧峰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而智力的发展又是与引导学生学会换个说法的有效途径。由于受能力、年龄、知识和经验的局限,中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普遍单一,思维不够开阔。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创新教学环节中的核心,学生的同步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在数学教学实施中,我们教师更要提出一些有价值、有质疑的问题,创造诱发学生积极思维的环境,提供于学生更多训练思维的机会,才能全面开发学生的思维智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我们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这些思维特点,有意识地进行全面训练,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用换一个说法的灵活性思维去想象我们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的有效途径与解决办法,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理解题意,也有利于我们提高教学质量。从思维角度来看,这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尤其对于我们解数学题,能够促进学生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的积极作用。

有效地扩展学生的思路,全面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优化课堂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在教学实施与平时训练中,切记不能满足于一种学习方法,必须要根据学生好强的心理,开启学生多向思维的心灵,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这对学生学会灵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他们异想天开的特性。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的奇异思维,先应给予中肯的评价和及时的表扬,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各种学习方法的利弊、优劣关系。这不仅是对学习方法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学生的视野广阔了,想象丰富了,理念也新颖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也有利于问题的全面分析、深入探讨和最后定论。其实好多问题就需要辩论、分析、再辩论、再分析,直至大家意见统一,完全明白,这样问题得到自然解决。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其思路大开、方法得当、思维合理、创意新颖就能激发出他们多维发散能力,提升他们的多向思维能力。

对于一些具体抽象问题或学生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先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搞几个假设,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思考,套用几个公式,联想几个定理,验证几条思路,甚至采用同一事物做两面对比,通过对比,通过反思,在对比中选优劣,在反思中得真知。多方推测就是对某个问题的结果进行多角度猜想,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同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发挥学生的多向思维,拓宽他们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广阔的思维品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立意的奇特观念。

我们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定要选择结构新颖、趣味性强的数学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触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的上进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人不是早已说过“好奇是知识的萌芽”,这就说明我们应该选择趣味新颖的数学内容来吸引和诱惑学生追求知识,探索奥秘。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来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和创新的冲动。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和适应当代青年的思维要求。运用科学合理及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热爱数学,不断探究,不断创新。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综上所说,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仅仅依靠兴趣的激发、智力能力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而发散思维正好是彰显了创造性思维“尽快联想、尽多假设与多方案解决问题”的特点 ,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营造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让更多的学生发挥特长,发挥优势,自由地发散思维。

作者单位 陕西省府谷县前石畔九年制学校

责任编辑 杨博

猜你喜欢
思考问题多角度智力
班主任如何正确的管理班级
多角度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按图索骥
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一道圆锥曲线问题的多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