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源头防腐”带动财政监督顶层设计的思考

2013-01-21 07:27李冬云
财政监督 2013年8期
关键词:财政管理财政监督全过程

●李冬云

财政监督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一把“利剑”。作为财政管理的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监督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促进科学发展、建成和谐社会奋勇担当。

当前,财经领域的违规违法行为仍然时有发生,有的还比较突出;财政监督还不能满足党和政府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盼;财政监督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还有明显差距。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机制尚未健全;二是财政监督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还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三是财政监督机构和队伍的自身建设还大有可为。

过去的经验弥足珍贵,应当倍加珍惜;未来的任务责无旁贷,应当奋勇前行。进一步磨砺财政监督剑锋,发挥保驾护航作用,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完善全过程机制。财政监督必须落实“三个贯穿”,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逐步完善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机制。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监督应急机制,保证中央重大政策落实;建立民生资金监管的长效机制,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树立大监督理念。充分发挥专职监督机构的牵头组织作用、业务管理机构的日常监管作用和专员办就地监管的优势,实现内部监督资源的整合,纵横联动,加强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强化法制建设。《财政监督办法》的颁布实施,为规范监督行为提供了基础性的制度保障。必须进一步总结探索,提升财政监督的立法层次,完善配套办法,为推进依法监督提供法律保障。

强化预算监督。预算管理是财政工作的核心,财政监督要服务中心,就必须健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加强对资金分配、使用、绩效到内部控制各个环节的监督,要以“结构性减税”和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综合监管为抓手,提升预算监督水平。

强化“两基”促“两化”。加强财政管理,基础是关键,基层是重点。要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贴近群众、身处一线的有利条件,发挥 “摄像头”、“联络员”、“信息员”作用,使财政政策“接上地气”,防止“水土不服”,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打铁先要自身硬”。要通过健全纪检组织、监督制约、考核奖惩和教育警示机制,强化监督机构和队伍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实现“三公开”、推行“三分离”、加强“三级复核”,防止行政权力个人化、商品化,确保财政资金和干部安全。

完善披露、公告和案件移送制度。当前,民主理财、预算公开呼声高涨,财政政策制定、资金分配以及监督过程和结果都置于媒体和社会监督之中,必须正确处理依法公开和保守国家秘密的关系,完善监督信息披露、公告和案件移送制度,扩大监督影响。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综合素质。加强财政监督机构和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文化建设和能力素质教育,保证财政监督事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

“宝剑锋从磨砺出”。只要财政部驻地专员办站在历史的高度,担负起历史的责任,就一定能够发挥财政监督“利剑”的保驾护航作用。■

猜你喜欢
财政管理财政监督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直面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
加强财政监督探索创新之路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与税收在财政管理服务中的运用
我国财政管理内部控制研究述评与建议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及制约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现代财政管理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