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医整体观念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全身多系统损害*

2013-01-22 19:44姚玉强
中医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中医学五脏脏腑

张 伟,姚玉强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气道持续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慢性进行性加重的疾病。COPD的发展过程中常伴随肺系疾病之外的其他表现,如心、血管、肝、肾、脑等器官组织的损害,常见病变如心功能下降、神志异常、骨质疏松、肌肉功能障碍、血管病变、血栓形成、血糖异常等。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导致病死率增高。该病在中医学中没有专门论述,但多见于“肺胀”“喘证”“咳嗽”“胸痹”范畴。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很多疑难病的诊治中取得了显著疗效[1]。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COPD对全身多系统的损害。

1 中医学的五脏一体观

整体观念是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内环境的统一性思想。五脏一体观认为: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把全身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传变[2]。COPD虽然是局部器官生理功能失调,但机体是一个由许多细胞、组织、器官组成的整体,作用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病理上则相互影响[3]。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因而探求局部病变与相关脏腑及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进行调节,确立适当的治则治法,在中医药治疗COPD至关重要。

COPD病位在肺。肺主气,司呼吸,即指肺是呼吸器官,为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而且肺有主一身之气的作用,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肺通过宣发的作用把机体的精微物质输送、散布于皮毛,使腠理致密,从而起到抵御外邪、固护肌表的作用。肺主宣发与肃降,保证了呼吸运动、水谷精微及正气的输布和水液代谢的正常[4]。肺气虚,不能宣发正气,卫表不固,易致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心为君主之官,主神志,五脏六腑在心的领导下进行着正常的生命活动,心主血,血为气之母,气的正常有赖于心血的濡养;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运化水液,脾胃通过其运化腐熟水谷的功能,将精微物质输送到机体各个脏腑,使脏腑、经络之气得养,气血津液等物质得以充盛而各司其职[5]。脾虚者多见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紊乱。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现代免疫学认为:其兼有现代医学的胸腺和骨髓等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

由于五脏六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灵枢·终始》)都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COPD的发展中常常伴随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治疗COPD过程中,整体观念和整体治疗原则是不可缺少的。

2 天人相应与COPD

中医整体观认为:人作为宇宙的万物之一,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如果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6]。《灵枢·岁露》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COPD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一年间气候变化规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人体生理也随季节气候的规律性变化而出现相应的适应性调节。此外,地理环境与体质偏颇有密切关系。所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中医学重要的治疗原则。COPD作为一个慢性疾病,往往由于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替而使病情加重或复发,故应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治疗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年龄、生活地区、体质的阴阳盛衰特点进行遣方用药,辨病审因,顺应四时、地理、机体的变化。

3 心身统一论与COPD

心身医学是医学科学研究心身问题的一门新学科,研究和探讨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素质因素和躯体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躯体疾病[7]。这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是相通的。在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考虑疾病的合理治疗,以中医学的理论和立法研究社会因素、精神因素对COPD的影响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节奏的紧张、生活不规律、饮食结构改变等,人体的正气也出现盛衰变化。因此,减少大气环境污染,平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全身机体免疫力,减轻心理压力,亦能减少COPD的发生发展。

4 整体观念与免疫

COPD会导致全身免疫变化,改变局部免疫应答,增加感染的机会和病情加重风险。在COPD患者中,AECOPD患者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程度与下呼吸道的炎症程度成比例,高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能反映下呼吸道局部的炎症情况,CRP还能诱导单核细胞表达组织因子,启动凝血过程,增加血栓形成危险。在COPD伴有肺心病患者中,心脏形态与抗心脏M2受体抗体有相关性,说明在此过程中有自身免疫的参与[8-10]。免疫学认为:COPD是免疫网络结构整体调控异常所致,是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参与的复杂的炎症反应。中医整体观念与免疫网络结构有许多联系之处,二者在观察方法上也有共同点。免疫系统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组成的防御系统。现代免疫学研究[11]认为:机体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的有机整体,各个组成部分都有其各自的免疫功能,相互之间又有着普遍的联系,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构成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整体观念把脏腑和体表各组织器官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以五脏为中心,分为五大系统,以经络为联系通道,气血津液为信息物质,构成五脏整体网络调控系统,其每一组成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抗病御邪作用,发挥着护卫机体的作用。中医学与西医学均认为机体存在一个调节体系,即五脏调节体系和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12]。因此,中医药整体观念与现代理论对COPD发病机制的认识是相通的,运用整体观念指导中医药治疗COPD可以获得较好疗效。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的所有领域,其核心是治疗疾病要以整体观来考虑,要以人为根本,不能局限于某一证[13],对COPD的治疗亦不例外。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整体观念来指导COPD的治疗工作,可以为该病的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途径。

[1]何伟.整体观念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J].江苏中医药,2008,40(5):1 -2.

[2]刘燕池,郭霞珍.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

[3]张曙平,蒲晓丽.强化护理整体观念,防止耳鼻喉科并发症[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8(3):106-107.

[4]王鹏,陈铁清.中医哮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9,22 -23.

[5]陈锋,徐艳玲.徐艳玲教授从中医整体观念论治支气管哮喘[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81 -82.

[6]孙朝文,周鑫堂.中西医结合有关“整体观念”对临床护理程序的刍议[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4(13):15-16.

[7]李毅.试论中医整体观念与心身医学[J].河南中医,2007,27(9):9 -10.

[8]Magnusson Y,Marullo S,Hoyer S,et al.Mapping of a functional Autoimmune epitope on the β1-adrenergic receptor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J].J Clin Invest,1990,86:1658 -1663.

[9]Fu ML,Magnusson Y,Bergh C,et al.Localization of a functional antoimmune epitope on the muscarinic acetylcholin receptor-2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J].J clin Invest,1993,91(5):1964 -1968.

[10]John WA,Joan HB.G-protein in growth and apoptosis:lessons from the heart[J].Oncogene,2011,20(13):1626 -1634.

[11]Basedovsky HO,Sorkin E.Network of immune-neuroendocrine interactions[J].Clin Ex Plmmunol,1977,27(1):1 -12.

[12]孙理军.论整体观念的免疫学意义[J].现代中医药,2002(3):11-12.

[13]姚献花.谈“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临床儿科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指南,2008,6(24):377 -388.

猜你喜欢
中医学五脏脏腑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从五脏相关理论浅析祛风退翳法在风轮疾病的应用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论筋性脏腑病❋
西洋参防护放疗旁效应损伤的中医学机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