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病治疗过程中传导麻醉失败原因分析

2013-01-23 04:48尹荷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3期
关键词:感受器局麻麻药

尹荷花

牙髓病在治疗过程中一般都采用局部麻醉,有效的局部麻醉是牙髓病治疗时疼痛控制的关键。在牙髓病治疗的时候局部麻醉一般采用传导麻醉的方法,所谓传导麻醉就是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该神经所分布的区域麻醉。做为阻滞麻醉的一种,传导麻醉正常的成功率在75% ~90%左右[1],就是说传导麻醉有10% ~25%的失败率。本文只针对牙髓病过程中传导麻醉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2012年在我院接受了牙髓病治疗的患者共有52例,气肿男30例,女22例。年龄最大的52周岁,最小的8周岁,平均36周岁。52例患者均采用的传导麻醉方法进行的麻醉。

1.2 方法 传导麻醉的方法:在本院接受牙髓病治疗的患者,均采用了下颌注射的传导麻醉方法。进行的传导麻醉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通过患者麻醉的实际情况,分析传导麻醉失败的原因。

2 结果

52例牙髓病患者,均接受了传导麻醉,其中一次麻醉成功的患者44例,占总数的85%,失败的患者8例,占总数的15%。失败的8例患者经分析,找出原因后进行二次麻醉均取得成功。

3 讨论

探讨治疗牙髓病过程中传导麻醉失败的原因,首先要从传到麻醉的机制说起。传导麻醉是阻滞麻醉的一种,其主要的机制就是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该神经所分布的区域麻醉。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主要是通过限制钠离子流动,从而阻滞神经传导功能[2]。

了解了传导麻醉的机制,我们就可以分析传导麻醉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失败的原因。

(1)炎症对局部组织pH的影响。局麻药以未离解的碱性形式进入细胞膜,而以离解的酸性形式阻断钠通道,局麻药这两种形式所占百分比取决于药物的离解常数pKa和局部组织pH[3]。(2)炎症对疼痛感受器的影响。①组织损伤或化学炎性递质激活或致敏疼痛感受器如缓激肽能激活细胞表面的缓激肽受体(BK1或BK2),使无髓鞘C纤维的疼痛感受器兴奋。②改变神经元的结构性质,炎性组织神经末梢的增加能增加感受区面积,提示疼痛感受器更易由刺激物的空间总和所激活。③改变疼痛感受器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炎症可引起牙髓组织神经末梢向牙髓中释放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等神经肽,而这些神经肽则可引起逆行性血管扩张。④改变疼痛感受器上钠通道的成分、分布和作用TTX耐受型钠通道包括PN3和NaN,此类钠通道对利多卡因较不敏感,而且当暴露于炎症递质PGE2后其敏感性能提高两倍以上。(3)炎症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局麻药是血管舒张剂,因此常需与血管收缩剂联合使用,以提高局麻的成功率。但采用较高浓度的血管收缩剂是否会产生较深或较长时间的麻醉,临床实验结果仍不十分明确,而且尚未有关于牙源性疼痛患者的临床实验报道。(4)局麻药物的快速免疫。因局麻药常与血管收缩剂一起使用,药物在组织中的停留时间较长,可能使药物在钠通道上有足够的时间产生快速免疫反应,从而降低麻醉效果,尤其是重复注射后。然而局麻药在临床条件下是否产生快速免疫仍不十分清楚。(5)炎症对中枢神经致敏作用的影响。牙髓和根尖周组织疼痛感受器的激活或致敏可使冲动发放到三叉神经节和大脑,使中枢敏感,引起疼痛过敏,导致局麻的失败[4]。(6)其他因素。①解剖因素,对麻醉组织的神经支配、注射位置的解剖及变异的了解以及正确的麻醉操作技术对防止局麻失败至关重要。②心理因素,牙科焦虑症在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调查显示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局麻注射是易引起患者焦虑的因素之一。③ 药物因素,不同的药物所产生的麻醉效果是不同的,相应的不同的体质针对不同药物的麻醉反应也不尽相同。

通过对传导麻醉机制的分析,找出传导麻醉失败的原因,可以为今后再进行传导麻醉中起到借鉴作用,从而提高传导麻醉的成功率。

[1] 李家伟,胡永升,张引成,等.介绍一种准确进行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5,02:120-121.

[2] 盛汝勤.下颌传导麻醉失败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综述.北京空腔医学.1997,2:88-90.

[3] 刘振华,王铎.牙髓病治疗局麻失败的原因分析和处理.口腔医学.2004,2:117-118.

[4] 张红梅,詹斌,牟雁东.口腔拔牙术局部麻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防治对策.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5:143-144。

猜你喜欢
感受器局麻麻药
大蛾卵跳小蜂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局麻剑突下单切口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研究获奖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化学感受器瘤诊治经验
脱单
麻药
手指为什么比其他部位敏感?
好麻药
五官科局麻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