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2013-01-23 07:55余华丽李建良雷后兴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卷柏药名根茎

余华丽 李建良 雷后兴

(1.浙江省丽水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浙江 丽水;2.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 丽水323000)

畲族多数居住我国东南部的山区或半山区,多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适宜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繁殖。我们在开展野生畲药资源调查工作的同时,通过采集、鉴定畲族药用植物标本等方式[1,2],对畲族常用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专项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畲族常用药用蕨类植物名、畲药名、分布与应用

畲族蕨类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遍及浙江、福建、广东、江西和安徽等省。经整理,有24科,37种,1变种。

1.1 石杉科(Huperziaceae):畲药名:坛头松,岩松。石杉科植物柳叶马尾杉 Phlegmariurus cryptomerianus(Maxim.)Ching的全草。分布于浙江、福建;生于山地林下阴湿岩石上苔癣丛中。鲜坛头松适量,捣碎,加入米酒,敷患处。用于无名肿毒。

畲药名:石壁果果,小杉树。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Trev.的全草。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于阔叶林或针叶混交林下阴湿处。石壁果果适量,捣碎,以热黄酒调敷患处,每日3~6次。用于跌打损伤。

1.2 石松科(Lycopodiaceae):畲药名:坛头刷,灯笼刷。石松科植物灯笼草 Palhinhaea cemua(L.)Franco et Vasc.的全草。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多生长于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坛头刷20g,水煎服,用于跌打损伤;坛头刷适量,捣碎,加适量米醋,敷患处。用于带状疱疹。

畲药名:山裹猫,山猫绳。石松科植物石松 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全草。分布于秦岭以南地区;生于山坡灌草丛中或林间湿地。山裹猫30g,鸡方尾15g,黄芪g,升麻g,浸酒ml,浸天,每天服次,每次50~100ml。用于肌肉劳损。

1.3 卷柏科(Selaginellaceae):畲药名:岩柏,卷柏。卷柏科植物兖州卷柏 Selaginella involvens(Sw.)Spring的全草。分布浙江、江西、湖北至陕西、西南、华南等地;生于林下、山谷、路边、沟中等有腐殖堆积的岩石上或灌丛下。岩柏60~100g,两头牢10~15g,水煎服。用于肝硬化腹水。

畲药名:石壁松,鸡方尾。卷柏科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 Hieron.的全草。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北至陕西南部;生于林下、林缘、农田边、溪边。石壁松g,阴行草g,乌韭g,水煎服。用于肝炎。

畲药名:还魂草,九死还魂草,七死八活。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的全草。分布在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湖南、陕西、河北、山东、辽宁、吉林等地;生于向阳山坡或岩石缝内。还魂草3~5g,水煎服或根水煎服,叶开水泡。用于小儿高热惊风,小儿咳嗽。

畲药名:地塌蓬,穿龙岩柏,鸡娘草。卷柏科植物翠云草 Selaginella uncinata(Desv.)Spring的全草。、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生于山谷林下、溪边阴湿处、以及岩洞内、湿石上或石缝中,常成片聚生。地塌蓬适量,水煎服。用于肝炎,水肿,肾炎,产后风。地塌蓬适量,碾细粉敷患处。用于外伤出血。

1.4 木贼科(Equisetaceae):畲药名:笔管草。木贼科植物笔管草 Hippochaete debilis(Roxb.)Ching的全草。分布于我国华南、西南、长江中上游各省区;生于水边沙滩、林缘灌丛中或草地上。笔管草20~30g,水煎服。用于高血压。

畲药名:洗桌草,接骨草,擦草。木贼科植物节节草Hippochaete ramosissima(Desf.)Boerner的全草。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于山涧、溪边沙滩上或石堆中、水田的田梗边。洗桌草30g,水煎服,另取鲜品捣烂敷患处。用于骨折。

1.5 阴地蕨科(Botrychiaceae):畲药名:独脚郎衣,蛇不见。阴地蕨科植物阴地蕨 Scepteridium ternatum(Thunb.)Lyon的带根全草。分布于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福建、贵州、四川、广西等地;生于丘陵灌丛阴地或山坡草丛。独脚郎衣10~15g,水煎服。用于小儿高热惊风。独脚郎衣15~20g,水煎服,未溃者还需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每日2次。用于疮痈。

1.6 紫萁科(Osmundaceae):畲药名:黄狗头,郎汤头。紫萁科植物紫萁 Osmunda japonica Thunb.的根茎及叶柄残基。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于林缘、林下较湿润处或溪边。鲜郎汤头适量,捣烂加黄酒敷患处。用于无名肿毒。

1.7 里白科(Gleicheniaceae):畲药名:孬巨,蒙干笋。里白科植物芒萁 Dicranopteris padata(Houtt.)Nakaike的根茎,叶、幼苗和茎髓。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生于无林或疏林的山坡。孬巨茎髓适量,捣烂敷患处。用于骨折。

1.8 海金沙科(Lygodiaceae):畲药名:过路青,铜丝藤。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 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干燥成熟孢子,根或全草。分布于浙江、广东等地。生于林中、林缘、灌草丛中、路旁、田头地角等。铜丝藤30~50g,龙须草30~50g,毛筋草30~50g,哈蟆衣~50g,水煎服。用于肾炎浮肿。铜丝藤、灯心草、山里黄根、细叶水团花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白前、香菜菜、茵陈、水苦益、车前草、岩柏、白山毛桃根各适量,水煎服。用于肝硬化。

1.9 鳞始蕨科(Lindsaeaceae):畲药名:高骨墙鸡。鳞始蕨科植物乌蕨 Sphenomeris chinensis(L.)Maxon的全草。分布于产浙江南部、福建、台湾、安徽南部、江西、广东、海南岛、香港、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及云南,生于山坡、田边、路旁、溪沟、林下。性喜温暖半阴环境,适生富含腐殖质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常与杂草混生,有时单独群栖。高骨墙鸡30~50g,水煎服,用于腹泻;高骨墙鸡30g,山里黄根30g,水煎服。用于肝炎。

1.10 蕨科(Pteridiaceae):畲药名:蕨丝。蕨科植物蕨Pteridium aquilinum(L.)Kuhn var.latiusculum(Desv.)Underw.的根茎、幼苗。分布于全国各地,集中生于灌草丛中、丘陵荒山或开垦地上。蕨丝嫩根7个,捣烂敷患处。用于跌打损伤。

1.11 凤尾蕨科(Pteridaceae):畲药名:乌脚鸡,凤凰尾巴。凤尾蕨科植物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 poir.的全草。分布于华东、中南、山西、陕西等地,常生于阴湿墙脚、水沟边、井边和石灰岩石上。内服煎汤10~20g,鲜品30~100g;外用适量。用于腹泻,肝炎,肝肿大,尿路感染,厌食(消化不良)。

畲药名:白脚鸡,白脚金鸡。凤尾蕨科植物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 Burm.的全草。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和四川,生于林下、路边石缝中。鲜白脚鸡g,猪爪尖只,水煮,服汤食肉,每日剂,7天为1疗程,用于急性肾炎。白脚鸡~15g,石榴皮~1.5g,陈皮2~3g,水煎服。用于小儿腹泻。

1.12 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畲药名:高骨青柏,阴地柏,乌韭,丝米草。中国蕨科植物野雉尾Onychium japonicum(Thunb.)Kunze的全草。分布于华东、华中、东南、西南,向北达陕西、河南、河北西部,生于山地的林缘、路边,灌丛阴处。高骨青柏30g,水煎服。用于黄疸。1.13 书带蕨科(Vittariaceae):畲药名:树上草浦,岩山菖蒲。书带蕨科植物平肋书带蕨 Vittaria fudzinoi Mak.的全草。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附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树上草浦50g,水煎服。用于小儿惊风。

1.14 蹄盖蕨科(Athyriaceae):畲药名:鸡尾巴,墙春山鸡尾。蹄盖蕨科植物华中蹄盖蕨 Athyrium wardii(Hook.)Makino的带根茎的全草。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山谷林下或溪边阴湿处。鸡尾巴嫩枝叶适量,捣烂敷患处,用于无名肿毒;适量,捣烂加烧酒适量外洗,渣敷患处,再加苦爹菜g,捣烂,加适量烧酒内服,用于毒蛇咬伤。

1.15 铁角蕨科(Aspleniaceae):畲药名:墙串,吓草,墙边柏。铁角蕨科植物铁角蕨 Asplenium trichomanes L.的全草。广布长江以南各省区,生林下山谷中的岩石上或石缝中。墙串30~50g,水煎服,用于吐血;鲜品适量,洗净,捣烂,敷患处,用于外伤出血;墙串g,石菖蒲g,千年霜15g,白茅根15g,水煎服,每日两剂。用于肾炎。

畲药名:鹅口药,墙春草。铁角蕨科植物虎尾铁角蕨Asplenium incisum Thunb.的全草。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以南,生于林下湿岩石上。鹅口药30g,石菖蒲15g,千年霜15个,白茅根15g,水煎服。用于肾炎。

1.16 乌毛蕨科(Blechnaceae):畲药名:贯众花。乌毛蕨科植物胎生狗脊 Woodwardia prolifera Hook.et Arn.的根茎。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西。生于溪边或阴湿山坡。贯众花15~30g,水煎服。用于感冒。

1.17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畲药名:鸡公吊,墙厥。鳞毛蕨科植物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Smith的根茎。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和陕西南部,生于山坡林边、岩石湿地。鸡公吊g捣碎,加入白酒ml,浸天后,外洗伤口,每日数次,用于毒蛇咬伤后伤口不愈;鸡公吊30g,水煎服,用于小儿疳积。

1.18 肾蕨科(Nephrolepidaceae):畲药名:带脚郎衣,凤凰卵。肾蕨科植物肾蕨 Nephrolepis auriculata(L.)Trimen的块茎。分布于浙江,常地生和附生于溪边林下的石缝中和树干上。带脚郎衣30~60g,水煎服。用于小儿疝气、黄疸、腹泻。

1.19 骨碎补科(Davalliaceae):畲药名:石差豆。骨碎补科植物阴石蕨 Humata repens(Linn.f.)Diels的带根茎的全草。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附生于溪边岩石上或树上。石差豆60g,水煎服,用于跌打损;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用于骨折;石差豆g,九节兰g,平地木g,地骨皮g,洗桌草g,红藤g,青藤15g,兰香草15g,水煎服。用于中风。骨碎补科圆盖阴石蕨 Humata tyermanni Moore的带根茎的全草。分布于我国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地,多附着于树干、岩石上生长。老鼠尾巴30g,水煎服。用于关节炎。

1.20 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畲药名:岩石藤儿,仙人指甲,豆爿草。水龙骨科植物抱石莲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s(Bak.)Ching的全草。分布于长江流域、陕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多生长在沟谷林下岩石上或山坡岩壁上。岩石藤儿、多花勾儿茶、华山矾、木槿、构树根、蜈蚣草各适量,水煎服。用于肺脓疡。

畲药名:山海带,七星剑。水龙骨科植物江南星蕨Microsorium henyi(Christ)kuo的带根茎的全草。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多生于山坡林下、溪谷边树干或岩石上。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用于跌打损伤,山海带30g,车前草20g,铜丝藤根15g,水煎服。用于尿路感染。

畲药名:金鸡脚。水龙骨科植物金鸡脚 Phymatopsis hastate(Thunb.)Kitagawa ex H.Ito的全草。分布于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陕西、甘肃、河南等地,生于林缘湿地或林下少阴处。金鸡脚3g,研细粉,开水送服。用于小儿疳积;金鸡脚120g,煎汤,加粳米、肥肉适量,煮食。用于便血。

畲药名:石缸头,石蚕。水龙骨科植物水龙骨Polypodiodes nipponica(Mett.)Ching的根茎。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等地,生于阴湿岩石上或树干上。石缸头15g,水煎服。用于牙痛。鲜品适量,加米酒适量捣烂敷患处。用于跌打损伤。

畲药名:石刀。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 Pyrrosia sheareri(Bak.)Ching的全草。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生于林下石上或树干上。石刀20g,白鸡冠花15g,水煎服。用于崩漏。石刀适量,研细粉,每次~5g,每天次,开水送服。用于尿频。

畲药名:石壁蓬。水龙骨科植物石蕨 Saxiglossum angustissimum(Gies.)Ching的全草。分布于浙江、附生于岩石或树干上。石壁蓬30~50g,水煎服。用于红眼病。

1.21 槲蕨科(Drynariaceae):畲药名:猢孙姜,猴姜。槲蕨科植物槲蕨 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ith的根茎。分布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附生于树干或水边山岩石壁上。猢孙姜10~12g,水煎服。用于老人腿抽筋。猢孙姜g,糯米50g,黄鳝血适量,先将糯米蒸熟,与本品一起捣烂,做成饼状,取黄鳝血涂于饼面,贴于瘫痪面,一般10小时见效。用于面神经麻痹。猢孙姜g,铜钱枚,酒糟适量,在密封坛内浸1天,取本品捣烂敷患处。用于骨折。

1.22 蘋科(Matsileaceae):畲药名:水铜钱,浮萍草。田箬蘋科植物蘋Marsilea quadrifolia L.的全草。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华北、东北,生于水田或1年内有季节性干旱的浅水沟内或低洼地等。水铜钱~20g,水煎,冲黄酒服。用于伤后狂笑。

1.23 槐叶蘋科(Salviniacae):畲药名:水蜈蚣,蜈蚣萍。槐叶蘋科植物槐叶蘋 Salvinia natans(L.)All.的全草。分布于长江以南、华北、东北、秦岭等地区,生于水田、池塘、静水沟渠等浅水水域。鲜水蜈蚣适量,食盐适量,捣烂敷患处。用于疔、疖。

1.24 满江红科(Azollaceae):畲药名:红苹,天女散花,仙女散花。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 Azolla imbricata(Roxb.)Nakai的全草。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于水田、池塘、水沟中的淡水水域中。红苹3~6g,水煎服。用于热感冒。

2 结 论

畲医药是畲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经过不断探索、积累、世代承传的经验总结。畲医药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与用药习惯,在医治跌打损伤、蛇伤、风湿、骨髓炎无名肿毒、妇科病、儿科和黄疸肝炎等疾病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1,2]。本次调查发现,蕨类植物药分布广,共有24科,31属,37种,1变种,同时发现蕨类植物药具有取材方便,疗效确切的特点。通过调查,我们初步查清了我国畲族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分布情况,为今后进一步综合开发畲族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利用提供了依据。

[1]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第一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337.

[2]雷后兴,李水福.中国畲族医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51-371.

猜你喜欢
卷柏药名根茎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会行走的植物
基于超声波的根茎类中草药净洗技术的研究
黑果菝葜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会走的卷柏
药名
买药
医药谜语
散议中药药名的文化内涵
会走路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