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持续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肝细胞肝癌发生的新预测评分

2013-01-23 14:51杜霄凌,王明贵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利巴韦聚乙二醇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也是肝细胞肝癌(HCC)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腹部超声和甲胎蛋白(AFP)指标是监测慢性肝炎患者发生HCC的2个重要方法。荟萃分析显示,抗HCV治疗能够降低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率,并可能减少HCC的发生。目前,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是HCV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案,30%~50%HCV感染者能够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然而,达到SVR的患者仍有发生HCC的风险。与发生HCC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高龄、血清高HCV水平、HCV为1b基因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以及肝硬化等。

本研究包括2002年3月到2009年10月肝穿刺病理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CHC),接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治疗并达到SVR的患者(除外合并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IV感染、自身免疫型肝炎的患者及酗酒者)共871例。研究目的为确定HCC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以及发生HCC的风险预测评分。本研究从研究对象接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后24周起,直至HCC发生,或末次随访为止。

结论:高龄、高AFP水平、低血小板计数以及肝纤维化分级高是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还得出一个新的HCC评分体系:若评分大于等于分界值10分,即认为患者有发生HCC的风险。这一评分的灵敏度为89.2%,特异度为69.5%。按此评分体系将871例患者分为3组:低危(≤10分),中危(11~15分)和高危(≥16分),发生 HCC的风险分别为:低危组1.37%(9/657),中危组 9.14%(16/175),高危组30.77%(12/39)。上述风险评分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HCC发生的概率,这一研究结果可用于达到SVR患者的HCC筛查。

Chang KC,Hung CH,Lu SN,et al.A novel predictive score for hepatoc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after sustained response to pegylated interferon and ribavirin combination therapy.J Antimicrob Chemother,2012,67(11):2766-2772.

猜你喜欢
利巴韦聚乙二醇丙型肝炎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注意利巴韦林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这些人群慎用利巴韦林
丙型肝炎的最新传播途径与预防研究进展
功能化聚乙二醇及其在制革涂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胸腺肽α1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的影响
聚乙二醇渗透胁迫对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