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安教授甲型流感治验举隅

2013-01-24 00:30吴晓红杨效华孙海燕张晓梅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7期
关键词:生石膏甲流内热

吴晓红 杨效华 孙海燕 张晓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100078)

2009~2012年,甲流在世界各地爆发流行,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周平安教授为我国知名中医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流感防治专家组成员,多年来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有独到经验。他对甲型流感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病机、辨证处方用药有独特之处。现将周平安教授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周平安教授认为甲型流行性感冒(简称H1N1流感),是外邪病毒通过口鼻,经呼吸道而犯肺,因此表现为肺系症状。甲流在冬季为高发季节,冬季气候寒冷,寒为其主气,朔风凛冽,风寒相合,更易伤人,尤其在气候骤变,寒流袭来之时,机体抵御外邪能力下降,寒邪乘虚而入而发病。周平安教授认为,甲型流感病毒经口鼻侵犯,分为初期、进展期和重症期,其病机为初起外邪侵犯卫表、外寒内热,继之邪犯肺胃,毒热炽盛加湿、肺气郁闭;重症患者毒热湿浊瘀血阻闭于肺,甚至出现胸片大量渗出影、Ⅰ型呼吸衰竭、ARDS等危急症,导致肺气衰败,患者死亡。

甲流初期可见发热、高热,头痛,周身酸痛,无汗或汗出不畅,咽痛,咳嗽,舌红苔白,脉弦浮。周平安教授认为甲流初期风寒外束、卫阳被遏则见发热、高热、头痛、周身酸痛、无汗或汗出不畅,热毒内蕴则咽痛,肺气失宣则咳嗽,舌红苔白、脉弦浮为外寒内热之征。甲流初期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热毒内蕴。

甲流进展期可见壮热、高热不退、咳嗽、少痰、气喘、胸闷、憋气,痰黏,恶心、呕吐,脉弦数,舌红舌苔黄腻。周平安教授认为甲流进展期为外感病邪深入、毒热炽盛、邪犯于肺、肺失宣降会出现壮热、高热不退、咳嗽、少痰,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数;若外邪犯于胃,胃失通降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胃为“水谷之海”,邪热内犯则生湿热。肺主气司呼吸,热毒内蕴加湿闭阻于肺,肺气不能流津,故气喘、胸闷、憋气,痰黏。甲流进展期为邪犯肺胃,毒热炽盛加湿、肺气郁闭。

甲流重症期可见高热、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呕恶,烦躁,脉弦数,舌绛红,舌苔黄腻或垢腻,甚至肺气衰败而死亡。周平安教授认为甲流重症期为病邪不除、毒热深入、热灼营血则形成瘀血,瘀血与毒热湿浊阻闭于肺,肺无力宣降,会出现高热、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呼吸窘迫,舌绛红,舌苔黄腻或垢腻;胃气受扰、通降不利则呕恶;毒热湿浊瘀血扰动心神则烦躁不安。甲流重症期为毒热湿浊瘀血阻闭于肺,病情危重,甚至肺气衰败而死亡。

辨证治疗

甲流初期,周平安教授首先重视解表清里之法,内外兼顾、表里同治,以散寒清热、表里双解,使寒邪得散,热邪得清。常用双解合剂,方中以麻杏石甘汤散表寒清里热,蝉蜕、薄荷、苏叶透达宣散,葛根、羌活解肌发表,柴胡、黄芩清里热从少阳而解,牛蒡子、桔梗、射干清热利咽。

甲流进展期,周平安教授注重清除湿热、开畅肺气、健运脾胃。以清热祛湿、宣肺健脾为主,常用青蒿、黄芩、金银花、连翘、藿香、佩兰清热化湿,杏仁、桔梗等开畅肺气,砂仁、厚朴、白豆蔻等健运脾胃。

甲流重症期,周平安教授重视清热解毒化湿、开闭通络,以清热解毒祛湿、宣肺平喘、活血通络为主。常用茵陈、连翘、生石膏、知母等清热解毒,石菖蒲、厚朴、草豆蔻、滑石等祛湿,瓜蒌、桑白皮、射干、苏子等宣肺平喘,郁金、丹参、桃仁、地龙等活血通络。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32岁,2012年12月6日初诊。发热恶寒3天,体温38.7℃~39.4℃,头痛、身痛、背痛,无汗,咽干,咳嗽,痰少,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已经自服感冒清热冲剂、清开灵口服液、白加黑等药。就诊时查血常规:白细胞3.1×109/L,中性粒细胞53%,淋巴细胞34%,单核细胞10%,血色素156g/L,血小板73×109/L。胸部正侧位片:双肺纹理粗乱,咽拭子H1N1病毒检测阳性。诊断甲型H1N1流感,外寒内热型。

治宜外散风寒,内清里热。方药:金银花15g,连翘15g,炙麻黄6g,生石膏30g,杏仁10g,苏叶10g,白芷10g,羌活10g,防风10g,柴胡10g,黄芩10g,青蒿10g,蝉蜕10g,桔梗6g,生甘草6g。3剂水煎服。

2012年12月9日二诊:发热减退,体温37.1℃~37.8℃,头痛、身痛、背痛基本消除,咽干口渴,咳嗽,少痰,舌红苔薄黄,脉滑。复查血常规:白细胞:4.2×109/L,中性粒细胞61%,淋巴细胞30%,单核细胞7%,血色素166g/L,血小板110×109/L。诊断甲型 H1N1流感,内热伤津型。治宜清热养阴兼以透表。方药:苏叶10g,柴胡10g,黄芩10g,金银花15g,青蒿10g,蝉蜕10g,牛蒡子10g,白芷10g,沙参10g,麦门冬10g,浙贝母10g,杏仁10g,生甘草6g。5剂水煎服。后患者热退咳止痊愈。

例2.患者,男,43岁,2012年1月19日北京某三甲西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请周老会诊。患者高热7天就诊于该院发热门诊,体温39℃以上,伴有身痛、咳嗽、气喘,门诊查白细胞3.0×109/L,中性粒细胞56.8%,淋巴细胞21%,单核细胞16.4%,血色素168g/L,血小板67×109/L,C反应蛋白54g/L。胸部正侧位片:双肺散在斑片影。血气分析:氧分压60mmHg,二氧化碳分压31mmHg。咽拭子H1N1病毒检测阳性。诊断为重症甲型H1N1流感肺炎,低氧血症,于2013年1月17日收入该院重症监护病房,给予达菲、中药金花清感颗粒口服,静脉点滴双黄连注射液3.6g,阿奇霉0.5g、甲强龙80mg以及营养支持治疗。住院后患者持续高热,体温最高达40.3℃,患者呼吸困难加重。1月18日胸片显示片状影显著增加,心电监护示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1月18晚血气分析:氧分压52mmHg,二氧化碳分压49mmHg;白细胞3.1×109/L,中性粒细胞52.1%,淋巴细胞 20%,单核细胞15.3%,血色素157g/L,血小板73×109/L。诊断为Ⅰ型呼吸衰竭,予无创呼吸机支持呼吸。1月19日上午请周老会诊:患者高热,体温39.6℃,喘息烦躁,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咳嗽时有,痰黏难咯出,便秘3日未行,舌质红绛,舌苔黄垢浊,脉弦数。辨证湿热闭阻肺络,治以清热祛湿、宣肺平喘。处方:生石膏30g,知母10g,茵陈15g,连翘15g,僵蚕10g,蝉蜕10g,石菖蒲15g,厚朴10g,草豆蔻6g,瓜蒌30g,桑白皮15g,苏子10g,杏仁10g,酒大黄6g,生甘草6g。3剂,水煎服。

2012年1月22日再次会诊:患者发热明显减低,体温最高38.5℃,喘息、呼吸困难减轻,口唇紫暗,咳嗽时有,痰黏难咯出,大便通畅,日2次。间断使用无创呼吸机,舌质红,舌苔黄浊腻,脉弦数。氧分压68mmHg,二氧化碳分压37mmHg;白细胞3.8×109/L,中性粒细胞59.4%,淋巴细胞31%,单核细胞11.2%,血色素152g/L,血小板125×109/L。胸片:双肺斑片影较前有所吸收。辨证为湿热闭阻肺络,治以清热祛湿、宣肺平喘通络。处方:生石膏30g,知母10g,茵陈15g,连翘15g,僵蚕10g,蝉蜕10g,石菖蒲15g,厚朴10g,瓜蒌30g,桑白皮15g,苏子10g,杏仁10g,郁金10g,丹参15g,生甘草6g。3剂,水煎服。后电话诉:发热退,喘息好转,可以停止使用呼吸机,血气分析血氧正常,咳嗽痰黏色白,口干气短,舌红苔黄腻,考虑湿热减气阴伤,上方减生石膏、茵陈、连翘、厚朴,加生黄芪15g,金银花15g,麦门冬15g,浙贝母10g。7剂,水煎服。后好转出院。

讨论:病案1为发热4天,属外寒内热,治以外散风寒、内清里热。二诊外寒散里热减、已有内热伤津之象。治以清热养阴兼以透表。病案2为高热10天,喘息呼吸衰竭,肺多量渗出影,属湿热闭阻于肺,治以清热祛湿、宣肺平喘。二诊热减喘息减,加通络之郁金、丹参。三诊湿热减气阴伤,加生黄芪、金银花、麦门冬、浙贝母之属。

猜你喜欢
生石膏甲流内热
外出踏青排内热
助磨剂EDTA在超细石膏粉体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六偏磷酸钠对制备超细生石膏粉体的助磨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黄芪当归汤益气又补脾
治三叉神经痛
基于PMV 模型和FCM算法的车内热舒适评估方法
内热针临床应用研究概述
骆驼怕甲流?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