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四穴逆灸法祛病保健应用

2013-01-24 00:30朱现民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7期
关键词:艾炷大椎百会

朱现民 卢 璐 郑 婕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郑州450008)

逆灸即古代世行的保健灸法。《针灸聚英》曰:“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无病而灸的方法又称长寿灸、养生灸、强壮灸。在身体健康未病之前或疾病发展尚轻之时,先用艾灸方法激发经气,增强机体抗病与应变能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古人在实践中注重督脉四穴的防病保健作用,其中百会灸健脑安神,大椎灸振奋阳气,身柱灸促进发育,命门灸温肾壮火,以供人们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自身体质选择施术。“逆灸”注重机体自身潜能开发与利用,在众多的养生方法中独树一帜,不但是我国古代应用的防病保健手段,至今仍以其独特的功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1]。

督脉逆灸施术方法

1.艾条温和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先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很快受热,再将艾条慢慢向上提起,距皮肤约2~3cm时即保持距离不再变动,每次灸15~30min,施灸部位可以得到持续温和舒适的灸感,一直延续到停灸为止。艾条温和灸可在督脉百会、大椎、身柱、命门穴处施术,具有温通经络、调理脏腑的功效。

2.艾炷直接灸法。先在施灸部位涂少许凡士林油,将麦粒或绿豆大小的艾炷黏附后点燃,燃至一半时皮肤烧灼疼痛,立即用手指压火,或用镊子快速捏起,再换上另1个小艾炷,每次灸5~7壮。该法燃点比较集中,热渗透力较强,能够达到组织深部。艾炷直接灸可在督脉大椎、身柱穴处施术,具有激发经气、温通气血的功效。

3.艾炷隔附子饼灸法。将附子研成细粉,加少许面粉增其黏度,用黄酒调和成泥状,捏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稍干后刺数孔以便热力传导,放于施灸穴位处,饼上置艾炷点燃施灸。一饼灸干再换一饼,火力较为温和,药物的作用能直透肌肤深处而有舒快感觉。每次灸5~7壮,以局部皮肤有温热舒适感和潮红为度。隔附子饼灸多在督脉命门穴处施术,具有温肾壮阳、填补命门之火的功效。

督脉四穴逆灸应用

1.百会灸健脑安神。《行针指要歌》载:“或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针灸歌》载:“心神怔忡多健忘,顶心百会保安康。”百会居于头顶最高之处,是督脉与手少阳、足少阳、足太阳、足厥阴多条经脉交会穴,犹如百脉朝会,可贯通诸经统治百病。巅顶之上唯风可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百会治风病最佳,外风可祛,内风可熄。常灸百会能振奋阳气,升提中气,熄风止眩,宣窍醒脑,增强大脑工作能力,并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多用以防治中风、高血压、失眠、神经衰弱、脱肛及子宫脱垂,亦适用于素体阳虚、羸弱多病、思维迟钝者的养生保健,对中老年女性尤宜。

百会灸治体弱之人髓海空虚、气血不能上举的头晕目眩、精神倦怠、少气懒言、心悸不安,每因劳累复发。左手食、中二指扒开头发,分张在应灸部位两侧,右手持艾条点燃后对准百会穴熏灸30min,灸至病人灼热疼痛为度,一般施灸数次即可减轻症状。美尼埃眩晕灸百会热力可从头皮渗入到脑内,眩晕耳鸣渐止。高血压病多在头顶百会出现麻木等异常反应,手持点燃的艾条由远处向百会穴接近,感觉灼痛后将艾条提起,再接近,再提起,反复多遍,每日或隔日灸1次,百会灸后可即时或数小时后血压下降。体质虚弱的失眠患者入睡困难,睡前温灸百会能较快地促进入睡。中老年人动脉硬化、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灸可使头晕明显减轻或消失,临床症状改善。灸百会可以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右侧大脑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显示,施灸后的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增加非常显著[2]。百会灸虽能调脑安神,但因头顶皮薄,又内应于脑,头为诸阳经之会,不宜多灸。头部大量施灸后为了防止热毒内攻,最好加灸足三里、涌泉等穴以导火下行。

2.大椎灸振奋阳气。《备急千金要方》载:“短气不得语,灸大椎随年壮。”大椎穴为“诸阳之会”,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交会穴。交会穴在经脉循行上体现了经脉之间的联系,大椎可作用于督脉本经与相交手三阳、足三阳多条经脉,有振奋机体阳气、提高免疫力的显著功效,应用范围极广[3]。灸大椎可培补阳气,强健全身,解表通阳,健脑宁神,消除疲劳,对体质虚弱者尤为适宜。大椎调节诸阳之经,灸之启太阳之开,助少阳之枢,和解表里而祛邪外出,是防治感冒、疟疾的常用穴。《备急千金要方》载:“凡灸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灸之,从头项发者,于未发前预灸大椎尖头,渐灸过时止。”常灸大椎还能增强肺脏功能,预防呼吸系统疾患。

大椎灸适用于阳气偏虚、抵抗力低下而易患外感人群,艾条温和灸每月10~15次,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4]。艾灸大椎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经常自汗之人动辄汗出不止,大椎灸益阳固表,使卫阳充足,腠理固密而控制出汗。阳虚畏寒怕冷者,用绿豆大小的艾炷直接置于大椎穴施灸3壮即可改善症状。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大椎灸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颈椎及周围组织的营养供应,消除局部炎症,缓解颈部不适。灸大椎还常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血管紧张性头痛等,并能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病的防治。

3.身柱灸促进发育。《养生一言草》曰:“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有虫气之小儿可不断灸之。”身柱穴属督脉,位于脊背,横连两膊而为一身之支柱。身柱为小儿健康保健要穴,通治儿科百病,促进生长发育。小儿灸身柱可健全神经系统机能,完善消化系统功能,防治呼吸系统疾患。《日用灸法》曰:“身柱灸,小儿必灸者也。出生七十五日以后灸之,如若疳疮满身,或患惊悸,虽七十五日以内可灸之。”小儿无病灸身柱以保障健康,一般在出生2~3个月始灸。若有病则不受时间限制,随时用灸,但要根据儿童体质决定,身体素质较差的可早灸、多灸,身体素质强健的可晚灸、少灸[5]。

身柱灸为小儿保健的重要措施,可促进健康发育,防治儿科百病。古代多用直接灸法,将艾绒搓成麦粒样细小艾炷,每次3~5炷。现在多用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置于距穴位皮肤2~3cm处缓慢施灸。小儿不会准确地反映灼热程度,需细心观察,艾火距离随时稍加调动,以皮肤红晕、不烧伤为度。一般每次灸10~15min,始灸时隔日1次,灸10次后可每周1次或每月灸1~2次,可使儿童不易患病,身体健康。身柱灸有助于完善消化系统功能,小儿胃体呈水平位,胃肌尚未发育完全,贲门肌较弱,幽门肌紧张度高,哺乳后每易吐乳,消化吸收功能未发育完善易患消化不良、泄泻、食欲不振、营养不良[6]。幼儿吐乳之类灸身柱穴3~5d即可痊愈,因吐泻所致的婴幼儿病情加重,灸身柱可以转危为安。身柱灸可健全神经系统功能,小儿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低,受到外界刺激后易疲劳而进入抑制,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而小儿大脑皮层对皮层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弱,熟睡时易惊跳,高热时易惊厥,故2~3岁的小儿发烧如果出现惊风先兆,或小儿精神委靡、夜啼哭叫,身柱便为必灸之穴。身柱灸还能防治呼吸系统疾患,体质虚弱常易感冒的患儿,每周在身柱穴温灸1次,有预防保健之功效;对小儿百日咳、哮喘、支气管炎,艾灸身柱也不可缺少。成年人常灸身柱也可防治神经衰弱、失眠、头痛,改善疲劳状态,促使精力恢复。

4.命门灸温肾壮火。《医旨绪余》曰:“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命门在腰部正中而穴属督脉,处于两肾俞之间,正与脐中前后对应,为元气之根本,精道之所出,生命之门户。命门为肾间动气所在之处,有维系人体生存的重要作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无不借命门之火而得以温煦。命门真火的功能与肾阳有密切关系,肾阳一衰,人体各种机能会衰减,诸病丛生。常灸命门穴温肾培元,壮命门之火,可使下元固护,元气充足,激活机体活力,改善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老年人久病体虚者尤为适宜。

命门灸可增强身体素质,年老体虚常易罹患感冒之人,将艾条点燃后对准命门穴温灸25min,使局部皮肤微见潮红,肢体有温热感,每天1次,连灸1周,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7]。阳痿软而不举或勃起时间短而不坚,尤其每次性生活后少腹空虚拘急凉痛,用艾炷隔附子饼灸以增补真火,温壮下元。老年人夜间尿量多而频数,命门穴施以隔附子饼灸也能加强膀胱的约束功能而固缩小便。肾阳不足,下元亏虚,使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的各种妇科病如带下、月经不调,灸命门穴能温肾调经,固本止带。

督脉“逆灸”法选择百会、大椎、身柱、命门四个特定穴位,借助艾灸火力缓和、透达力强的优势,调和气血,通行经络,温煦脏腑,祛疾防病,成为中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扶助正气养生保健大法。督脉四穴“逆灸”法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小品方》载:“夫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只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特点和病理状况,掌握好正确的施灸部位和方法,持之以恒,就能够祛除病灾,保障健康,益寿延年。

[1]李晓泓,翟景慧,周登芳.谈“未病”、“治未病”与“逆针灸”[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6):404-406.

[2]赵宁侠,任秦有,郭瑞林,等.艾灸健康人百会穴对右侧大脑中动脉、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J].针刺研究,2004,29(1):59.

[3]周章玲,刘丽平,赵文汉.人体保健经穴的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3,7(9):1458-1459.

[4]罗本华,于建春,韩景献.艾灸养生防病方法探讨[J].陕西中医,2011,32(1):79-81.

[5]穆腊梅.小儿保健灸身柱[J].中华养生保健,2011,1:50.

[6]陈浩.小儿身柱灸的保健作用[J].中国针灸,2003,23(6):349-350.

[7]朱志强,吕春燕.外用温灸命门穴治疗风寒感冒[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5):152.

猜你喜欢
艾炷大椎百会
艾灸大椎、百劳、涌泉穴缩短静脉输液反应病程的疗效观察
Chinese Acupuncture
电针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炎症因子的影响
“三才逆灸法”干预高血压前期即刻效应临床观
地震云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67例
隔姜灸治疗五更泻1例
周围性面瘫用苇管灸
大椎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
大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