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式通针治疗颈源性综合征100例

2013-01-24 00:30袁学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7期
关键词:颈源头晕筋膜

袁学华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中医院王集社区卫生服务站,275234)

颈源性综合征是由颈椎病变引起的一系列相关性症候群的疾患,出现如头晕、手麻、颈部活动疼痛、失眠、多汗、耳鸣、视物模糊、后背发凉、心慌、憋气、咽部异物感或勒紧感、颈部疼痛不适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笔者2008年6月~2012年12月根据肌筋膜理论[2],用圆式通针治疗颈源性综合征1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男32例,女68例;年龄18~65岁;病程最短5d,最长20年。100例患者均做正侧斜位X线检查、CT或MRI扫描或B超检查,其中75例有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36例有寰枢椎间隙改变,28例有颈椎骨质增生,19例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2例椎间孔变窄,30例有椎间盘突出,29例伴有头晕或头痛,83例出现颈肩背酸困胀痛不适,18例出现手指或上臂麻木。

治疗方法

针具:采用自行设计发明专利针具,山东淄博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圆式通针。

治疗点:根据X线、CT、MRI或B超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在T1棘突旁开4~5cm处定点,一侧病变选患侧,两侧病变选双侧。有寰枢椎间隙改变或伴有头晕、头痛等临床表现者,在C2棘突旁开4cm左右的凹陷中(风池穴)定点,一侧病变选患侧,两侧病变选双侧。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根据病情选出1~4个点。龙胆紫作标记,常规消毒,1%利多卡因局部皮丘麻醉,开皮器开皮,选3号圆式通针沿开口直刺进入皮下,将针放平与皮肤呈15°,对周围的皮下浅深筋膜进行全方位立体疏通松解,以松为度,解除周围筋膜的紧张及对神经和血管的卡压[3],达到通神经、通血管、通经络的作用(一点三通疗法),有效缓解局部及周围麻、凉、胀、痛的临床症状。1次为1个疗程,15d治疗1次。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头晕、头痛、手麻、颈肩背部酸困胀痛不适等症状消失,颈部活动自如。好转:头晕、头痛、手麻、颈肩背部酸困胀痛不适等症状减轻,或部分症状消失。无效:治疗2个疗程,头晕、头痛、手麻、颈肩背部酸困胀痛不适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本组100例患者中痊愈81例,占81%;好转12例,占12%;无效7例,占7%。总有效率为93%。

讨论

颈源性综合征是由颈椎病变引起的一系列相关性的临床症候群。好发于体力劳动者,但由于电脑办公的普及化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变快,使这一疾病向脑力劳动者和年轻化发展,女性多于男性。本病包括了颈肩背部的多块肌肉关节和韧带的损伤,病情非常复杂,很难以某病来定义,目前临床上也没有特效的应对方法。

西医多采用激素、消炎镇痛等药物保守治疗,这类药物长期应用副作用大。

中医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牵引、膏药等方法治疗。我们根据肌筋膜理论,利用圆式通针的钝性疏通松解原理,将病变周围粘连、挛缩的浅深筋膜进行疏通剥离,解除肌肉和韧带的紧张,调整神经血管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神经血管的压迫得以解除,局部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消除了无菌性炎症,恢复了动态平衡,从而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圆式通针术后要注意局部保暖,改变工作姿势,经常枕颈椎枕,帮助颈椎恢复生理曲度。要劳逸结合,不要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工作期间每60min内要休息10min,做做肢体的伸展运动,活动一下颈椎,有利于疲劳组织的恢复。病情严重的患者最好调离本工作岗位,平时要多锻炼,加强各组织之间的协调性,增加组织的拉力和耐受力。

圆式通针针头钝圆,无尖无刃,不会损伤神经、血管,操作非常安全。既可以钝性疏通松解浅筋膜,解除皮神经和浅部血管的卡压,也可以到神经血管丰富的深部操作,使粘连、挛缩和疤痕得到彻底的解除。只要诊断明确、操作到位、松解彻底,疗效会立竿见影。通过大量临床验证表明,用圆式通针治疗颈源性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临床推广价值。

[1]胡超伟.超微针刀疗法[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9.

[2]吴汉卿,吴军瑞.筋骨三针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8-15.

[3]袁学华.圆式通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5):46.

猜你喜欢
颈源头晕筋膜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头痛,您查颈椎了吗?
老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