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混合型颈椎病338例

2013-01-24 00:30梁允青梁允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7期
关键词:曲度体征椎间盘

梁允青 梁允霞 徐 琨

(山东省诸城中医医院,262200)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cervical spondylosis),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慢性劳损、外伤、不良的姿势及颈椎的发育不良或缺陷是颈椎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笔者自2009年以来一直研究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研究338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就诊的门诊患者,其中男160例,女178例;年龄17~72岁;病程5d~16年。所有病人经颈椎X线片、颈椎MRI、椎-基底动脉多普勒以及临床症状、体征确诊。其中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者110例,反弓者20例,侧弯者17例,颈椎间盘突出、膨出者70例,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者71例。

治疗方法

1.运动治疗:①颈部绕环:取站位或坐位,双手叉腰,头轮流向左右旋转,动作要缓慢,幅度要大,每当旋转到最大限度时停顿5s,左右旋转10次。②大鹏展翅:身体直立,双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侧上举,上体前倾至最大角度,保持5s,还原,反复10次。③望空探月:身体直立,双脚并拢,双手放于身后互握住,双肩向后展开,手臂伸直尽量上抬,头部后仰,停顿5s,反复练习10次(背部肌肉有明显的挤压感)。④童子拜佛:身体直立,双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经体侧至头上,双手合十,停顿10s,然后双手分开,握拳曲臂下压至体侧,反复做20次。

2.牵引:患者坐在凳子上,用四头带固定住下颌及枕部,向上垂直牵引,以体重为反牵引力,重量可达2~8kg,每次0.5h,每日1~2次,可根据病情增加或减少牵引时间及重量,15d为1个疗程。

3.推拿:①患者坐位,术者站于患者背后,用轻度揉捏手法在颈项肩背部操作,使肌肉放松,再用拇指指腹沿胸锁乳突肌的桥弓穴由上而下抹揉数次。②点按风池,揉搓发际,端提正营。一手扶患者前额,一手拇指按风池穴由轻到重,待有酸胀感再重而复轻,反复数次。点按毕,双手屈指对称张开,从头维发际到风池,轻揉抓搓手法,反复数次,接着用双掌抱住头两侧,并斜向上用力端提正营穴。③捏颈。一手扶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提捏患者后枕部,可提捏5~10次。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生活、工作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有不适感。进步:症状与体征有明显好转,但手臂时有酸痛僵麻,影响工作生活。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结果:痊愈238例,显效70例,进步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8.52%。

讨论

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心慌、气短、恶心,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颈椎病患者需定时改变头颈部体位,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抬起头并向四周各方向适当地轻轻活动颈部,不要总是让颈椎处于弯曲状态。已经有颈椎病症状的患者,应当减少工作量,适当休息。症状较重、发作频繁者,应当停止工作,绝对休息。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颈、肩、背部肌肉的锻炼,正确的锻炼可以强化肌肉力量,强化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增加颈椎生物力学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

手法推拿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也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而缓解症状。

牵引可以有效拉伸和放松紧张的肌肉,加速血液循环,增强颈椎适应度,充分拉伸脊柱,恢复脊椎生理曲度,打开椎间距,解除对血管、神经根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椎动脉及大脑心脏供血情况,有利于局部瘀血肿胀及增生消退,使颈椎病症状迅速消失。

经过3年的探索,采用运动治疗法、牵引法、手法推拿法治疗颈椎病,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曲度体征椎间盘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颈椎不宜太直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颈椎曲度牵引器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变直48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