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子宫肌瘤100例

2013-01-24 00:30李春梅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7期
关键词:化瘀扶正经期

李春梅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皮肤病医院,46600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属于中医学“癥瘕”、“积聚”范畴。《内经》中记载:“生于胞宫者称之。”多发于30~50岁的妇女,是妇科临床常见病、难治之病。由于生长位置不同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子宫体肌瘤、子宫颈肌瘤,临床上绝大多数在子宫体部,多为良性肿瘤。西医学多采用手术或激素干扰等方法治疗,因其对女性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少患者特别是青年女性难以接受。笔者2007年5月~2012年5月根据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素体强弱,采用经间期用桂枝茯苓汤加减、行经期用四物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观察10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年龄38~55岁58例,45~55岁42例;就诊时间最短为B超确诊后5周,最长150d,平均93d。其中8例肌瘤B超检查大于10周妊娠子宫大小,且每次行经月经量多,已继发失血性贫血,建议转手术摘除。中医辨证气血两亏型65例,气滞郁结型35例。

治疗方法

主要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分行经期、经间期两步,行经期化瘀调经,经间期化瘀散结,病久者导致气血两亏,则可扶正化瘀,不宜急于求成。

经间期以活血化瘀、软坚为主,采用桂枝茯苓汤随症加减。基本方:茯苓12g,桂枝6g,赤芍10g,牡丹皮10g,桃仁10g,皂角刺30g,穿山甲9g,石见穿10g,鬼箭羽20g,海藻12g,莪术10g。如体质强壮者可以加大黄、芒硝凉血化瘀、软坚散结,同时加白术以制约其烈性。外擦或取汁敷小腹部其消炎活血止痛效果更佳。方中亦可加入黄药子、鸦胆子、水蛭、地鳖虫以增消坚搜刮之力。体虚者加党参以扶正祛邪。

行经期以化瘀调经为主,如无特殊症状可用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减:炒当归10g,熟地黄10g,川芎5g,白芍10g,柴胡8g,制香附10g,牛膝10g。如经量过多兼有较大血块一般不单纯固涩止血,因产生肌瘤的病因是宿瘀内结,所以治疗以化瘀为主,方药:炒当归10g,丹参6g,白芍10g,蒲黄30g,血竭5g,花蕊石15g,益母草10g,仙鹤草20g。如果出血甚者加三七末;气滞加香附;腹痛加延胡索;寒凝加艾叶;气虚加党参、黄芪。上述方药根据个体临床症状加减,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判定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妇检子宫正常大小,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肌瘤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B超检查瘤体较前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B超检查瘤体无变化。

治疗100例,痊愈38例,有效5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

典型病例

患者,女,43岁,2011年5月15日初诊。月经先期3个月。月经史:14岁初潮,经期29天,经5日净,末次月经4月24日。近3个月,月经每次提前10日,3年前妇科普查B超发现子宫肌瘤,平素经行过多,有血块,腰酸疲惫,经前小腹隐痛,四肢酸麻。近复查,子宫大小约6.0cm×5.8cm×5.6cm,前壁肌瘤,4.1cm×4.0cm低回声区,回声欠均。苔薄舌尖偏红,脉细。证属气血不足,瘀滞成癥。治拟扶正化瘀,调摄冲任。方剂:党参15g,黄芪15g,炒当归10g,熟地黄10g,川芎6g,赤芍10g,白芍10g,炒杜仲15g,续断15g,蒲黄30g,花蕊石15g,仙鹤草15g,血竭3g。每日1剂,水煎服,连用7剂,忌酸辣。二诊:2011年5月22日。腹痛消失,腰酸,精力稍振,经期将届,脉细,苔薄,边微红,再拟扶正化瘀,调摄冲任。方剂:党参12g,黄芪10g,炒当归10g,熟地黄10g,炒杜仲12g,续断12g,川芎5g,赤芍10g,香附10g,白芍10g,蒲黄20g,花蕊石15g,墨旱莲12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忌酸辣食品。三诊:2011年5月29日。经期尚准,量一般,有小块,5日净。以上症状基本消失,出现多梦,脉细,苔薄白,边嫩红,再拟扶正化瘀兼安神:党参12g,炒白术10g,茯神10g,茯苓12g,远志5g,夜交藤30g,桂枝9g,赤芍10g,牡丹皮10g,穿山甲12g,皂角刺30g,海藻10g,水蛭6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忌酸辣。复诊检查B超前壁肌瘤1.5cm×1.1cm,低回声区正常,以上症状基本消失。上述方药连用3个疗程,复查B超,瘤体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体会

笔者认为,子宫肌瘤的成因,不外六淫之邪乘经之虚侵袭胞宫胞络,又因多产房劳、产后积血、七情所伤,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冲任损伤,以致气滞血瘀,血结胞宫瘀积日久而成。治诸癥积,宜先审身形之壮弱,病势之缓急而论之。如虚则气血衰弱,不任攻伐,病势虽盛,当先扶正,若形证俱实,当先攻病。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但由于肌瘤患者多数有月经过多甚则崩冲、血失气弱、体质虚衰、正气不足之标证,若过于攻伐,易犯虚虚之戒。笔者在治疗期间分行经期、经间期,根据不同症候分段辨证施治。早期患者一般体质较盛,宜攻为主;后期因长期出血,导致气血两亏,则可加扶正化瘀,不宜急于求成;更年期前后患子宫肌瘤者,应催断其经水,促使肌瘤自消。气血调和,冲任通盛则病自愈。现代临床大量医学研究资料证实,中草药能改善结缔组织代谢,对增生性病变有不同程度的软化和吸收,改善微循环,促进病变组织的吸收消散。由于肌瘤生长部位不同、症状各异,同时易与子宫腺肌症、卵巢肿块混淆,笔者主张治疗前必须根据临床症状,通过B超和妇科检查明确诊断。如肌瘤过大或出血过多,则主张手术为宜。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保持乐观精神,调护情志,遇事通达,定期检查身体,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切勿滥用激素药物。

猜你喜欢
化瘀扶正经期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主要成分的配伍研究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画说中医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贞芪扶正胶囊中10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