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脑出血术后植物状态患者的护理

2013-01-24 00:30秦剑剑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7期
关键词:褥疮颞叶导尿管

秦剑剑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山东 青岛266071)

病历资料

患者,女,56岁,2012年1月11日入我院康复治疗。诊断:脑出血(右颞叶),高血压病1级,高危。

患者2011年9月19日晨起时突感头部剧烈疼痛,头晕,脸色苍白,大汗淋漓,无恶心、呕吐,逐渐出现四肢无力,呼之不应,120送至某医院,当时测血压148/66mmHg,行颅脑CT检查示脑出血(右颞叶)。急诊行“右扩大翼点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以利于痰液排出,经脱水、止血、抗炎、醒脑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可回答问题,四肢可活动。2011年9月27日出现体温升高(达39℃),意识模糊,颅脑CT检查提示右颞叶再次出血,即行“脑内血肿清除+右侧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术后经综合治疗,生命体征平稳,但仍处于植物状态(患者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但皮质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跳,此种状态称“植物状态”),四肢无自主活动。今为求康复治疗入我院。患者自发病来持续植物状态,留置导尿管、鼻饲管。

护理诊断

①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皮肤受大小便、汗液刺激有关。②有窒息的危险:与患者长期卧床口、咽分泌物多、舌后缀有关。③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流质饮食、进食少、营养不均衡有关。④有误吸的危险:与意识不清、鼻饲留置胃管有关。⑤潜在并发症:泌尿系统感染,与长期留置导尿管有关。

护理措施

1.褥疮的预防及护理。为了预防和减少褥疮的发生,要保持床铺的平整、清洁、干燥、无皱折,每2h给病人翻身1次,搬动病人时应将病人抬离床面,避免拖、拉、拽,以免擦伤皮肤。晚上翻身每4h1次,有利于病人的睡眠从而提高病人的抵抗力,晚上的卧位采用仰卧或俯卧。每次翻身,要使病人处于比较松弛的状态。在褥疮的好发部位应放衬垫,随时观察、记录受压部位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防止局部继续受压。

2.肢体功能锻炼。床上、床边、下床的被动训练时间从5~10min/次开始,逐渐增加到30~45min/次,每天进行2~3次,不可过度用力或憋气。各关节部位要防止过展、过伸的位置,保持肢体功能位置,足底放托足板或穿硬底鞋,防止足下垂。被动运动关节和按摩肢体,以免形成关节强直、手足挛缩、变形及神经麻痹。

3.口腔护理。长期留置鼻饲管的患者,由于缺乏食物对口腔内腺体的刺激,而使唾液分泌减少,易造成口腔内膜干燥,也易造成细菌的繁殖,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3次。防止齿龈及黏膜的感染。

4.预防逆行感染。避免引流管牵拉、曲折、受压。定时夹管,尽早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注意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切忌高于膀胱,防止尿液逆行引起感染。每天进行会阴护理2次。给患者多喝水,保证摄入量在1 500~2 000ml/d。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插管时动作轻柔,深浅适度,气囊内注水10ml,每日更换引流袋1个,每2h放尿1次,每次放尿量不超过500ml为宜,保持会阴部清洁,便后及时清洗会阴,保持导尿管通畅,尿袋提高超过膀胱位置时须夹闭尿管,防止逆行感染。

5.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有规律排便,防止便秘,避免排便时过度屏气,可加强腹部按摩,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猜你喜欢
褥疮颞叶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记性不好?可能是久坐伤脑
卧床老年人使用防褥疮气床垫预防压疮的护理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选用褥疮垫,视病情而定
颞叶癫痫患者全脑皮层厚度分析
昏迷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循证护理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