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检测结果探讨

2013-01-24 03:37姚红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6期
关键词:拷贝乙肝病毒乙型肝炎

姚红莲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向塘分院检验科,江西 南昌 330201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检测结果探讨

姚红莲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向塘分院检验科,江西 南昌 33020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监测结果。方法:观察245例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检验,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45例患者中,大三阳患者占42.86%;有99.12%的患者血液标本中的乙肝病毒定量值大于103拷贝/ml,有64.47%的患者血液标本中的乙肝病毒定量值大于107拷贝/ml;小三阳患者占40.0%;有34.86%患者血液标本中的乙肝病毒定量值大于103拷贝/ml,有14.47%的患者血液标本中的乙肝病毒定量值大于107拷贝/ml。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主要包括大三阳和小三阳两种,且HBeAg和抗-HBe与HBVDNA之间的关系密切。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临床检测

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导致。大约10%的人都会携带或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表现为急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等临床症状,严重的会导致肝硬化或肝癌[1]。通过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标志物进行检验来进行诊断,是当前乙型肝炎主要的诊断方式,为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检验结果,提高检验诊断率,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245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确诊为乙型肝炎。

1.2 检验方法 采用ELISA检验法对乙肝两对半进行检验;采用美国生产的BIO-TEKELX800全自动酶标仪进行检验;采用FQ-PCR对HBVDNA进行定量检测,仪器为MJOPTICON实时动态荧光PCR仪。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进程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245例患者中,大三阳患者占42.86%;有99.12%的患者血液标本中的乙肝病毒定量值大于103拷贝/ml,有64.47%的患者血液标本中的乙肝病毒定量值大于107拷贝/ml;小三阳患者占40.0%;有34.86%患者血液标本中的乙肝病毒定量值大于103拷贝/ml,有14.47%的患者血液标本中的乙肝病毒定量值大于107拷贝/ml。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为不完全双链状DNA,两条链中,短链为正链,长链为附链。完整的乙肝病毒直径约为42nm,包括有双衣壳和核心两个部分,外壳上的蛋白质主要为表面抗原,释放于血液中,但并无传染性。病毒核心部分为环状双股的DNA、DNA凝聚酶、e抗原和核心抗原,是病毒进行复制的主体,且具有传染性。乙型肝炎病毒的半衰期较长,且繁殖快,容易变异,因此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

3.1 HBV-M的检测 HBV-M,即俗称的乙型肝炎二对半,是对乙型肝炎进行实验室检测的常用指标。HBsAg,是最早发现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当前HBsAg检测阳性时,说明患者为乙肝病毒感染或携带者。但HBsAg检测阴性并不排除感染或携带,因在潜伏期、分泌量过少和存在变异株等情况时,会产生假阴性的结果。抗-HBS,属于HBsAg对机体产生刺激时产生的特异保护性抗体,能够起到抑制乙肝病毒和防治感染的作用。抗-HBS一般在人体接受HBsAg疫苗之后出现,表示机体获得免疫能力,是判断乙肝病毒感染终止的标志。HBeAg,属于乙肝病毒的核心部分,检测阳性既可判断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或携带,在乙肝急性期,HBeAg与乙肝的病情发展之间密切相关,检测结果持续阳性,说明病情在不断反复发作,预后不良。此外,还包括有抗-HBe和抗-HBc血清标志物,分别为HBeAg和HBcAg的抗体。抗-HBe的检测表现较为复杂,一般结合对HBVDNA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抗-HBc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检测阳性表示体内存在HB-cAg。

3.2 HBV-M检测模式 二对半检测的组合模式多种多样,难以辨别。临床研究显示,对HBV进行常规检测,结果主要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两种结果模式为主。在感染早期,一般表现为大三阳,表示病毒具有复制和传染性,处于发展期;在感染后期,一般表现为小三阳,表示病毒停止复制,发展停止,传染性减弱。抗-HBs出现,还会伴有其他结果模式,因此只能说明病情出现好转,具体的情况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2]。

3.3 HBVDNA检测 HBVDNA检测是对乙肝进行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传统方法,临床往往以HBeAg阳性作为HBV具有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但是由于乙肝病毒的多变异性,仅靠HBeAg阳性作为对乙肝病毒是否复制传染的标志,结果不够确切。采用分子生物学对HBVDNA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能够对乙肝病毒的复制和传染情况进行了解,与其他血清标志物指标检测结果结合,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组合模式多种多样,因此要求医疗人员不但要掌握常见的常规模式,还要对其他检测结果模式做好解释和报告,通过对多种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来提高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

[1]丁娟.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评价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06):275.

[2]朱丽坤.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评价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10):22.

R512.6+2

A

1007-8517(2013)16-0130-01

2013.06.22)

猜你喜欢
拷贝乙肝病毒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文化拷贝应该如何“拷”
文化拷贝应该如何“拷”
苦参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