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8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01-24 03:37黄亚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6期
关键词:胃肠道胰腺炎外科

黄亚辉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同济咸宁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80例临床疗效观察

黄亚辉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同济咸宁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

目的:研究外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外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并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68例患者已痊愈出院。其中,一个月内基本痊愈者53例,两个月内达到营养基本线目标的有10例,三个月内达到营养全量的有5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导管损坏1例、导管错位4例,导管接口感染6例,导管自行拔出3例,腹痛腹泻8例,呕吐3例,尿失禁1例。然而,以上症状者均在一天内得到有效治疗,预后良好。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对治疗外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临床疗效

外科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在治疗时,传统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场外营养或者禁食的方法进行治疗,此法虽说比较简单廉价,基本能够维持肠道功能运行,但疗效一般。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医疗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对外科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的治疗也研究出了新的方法,即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此种方法是在肠内进行,同常人无异,不仅能够使胃肠道功能正常运行,还能解决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感染等问题,可谓安全、有效。因此,今后在治疗外科重症急性胰腺炎时,不应受传统方法的限制,要勇于创新,实现由肠外营养支持向肠内营养支持的大转变。同时,要做好善后的护理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重庆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外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18~61岁,平均(40±5.2)岁。所有患者均行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治愈率达85%,预后良好。

1.2 方法

1.2.1 插入导管 80例外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统一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导管插入方法:首先进行X线辅助观察,将营养导管插入空肠;其次在内镜观察下将带导丝管置入。开始记录导管下营养供应量,直至此阶段完成。

1.2.2 严格选择营养制剂 由于肠内营养的方式有异于正常进食,所以,摄入营养品的选择至关重要。合理的营养制剂有利于疾病的愈后效果,反之则不然。因此,首次进行营养摄入的制剂应以性质缓和的素食为主,主要包括百普素、百普力等。此类制剂不含脂肪,容易被肠道吸收,有利于保护胃肠道粘膜。营养摄入2周后,胃肠道已适应摄入环境,则应以蛋白质、脂肪含量高的制剂为主。只有这样搭配合理、营养全面的方法,才能有效治疗外科重症急性胰腺炎。

1.2.3 摄入量及速度 肠内营养支持进行时,每次摄入量都有一定的规定,一次性摄入过多,则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及胃肠道不适等并发症。所以,应严格控制量的多少,建议量为每日3000ml;同样,摄入的速度也会影响到疗效,过快会导致营养的流失,过慢则无法正常供应体内所需能量,建议速度控制在20~30ml/h,2~3小时后,增加速度至40~50ml/h。在摄入过程中,应实时检测各项数据,实时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

1.2.4 观察指标 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应检测好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出现,记录此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实时检查导管是否移位、是否自行拔出及导管堵塞等情况。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及时向责任医生汇报,以确保肠内营养的正常进行。

1.3 护理措施 由于肠内营养方式需要将导管置入,势必会导致患者身体的不适应,可能会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严重者出现拒绝治疗的后果。因此,医护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说明情况,并将肠内营养支持的必要性向其讲清。同时,应鼓励患者增强信心,让患者在精神上与医护人员一致,以协助治疗。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80例外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3个月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25例患者基本痊愈,其余55例均有好转,其中,28例患者获得明显好转。各项指标如下:痊愈占31%,好转占68%,明显好转占35%。

2.2 护理疗效 80例患者对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配合良好。在此期间,8例出现腹痛腹泻的患者均在出现后5小时内得到有效控制,原因为初次营养摄入2~3小时后,因提速而导致患者胃肠道强烈反应;5例患者由于心理上对营养导管的置入产生排斥情绪而导致导管拔出,也在责任护士的精心陪护下恢复正常;由于患者出现不适,用手触摸矫正导管,而出现6例导管接口处感染的患者,已在出现此情况1小时后,经责任护士的清洗消毒而解决;3例出现呕吐的患者,是由于初次营养摄入量过多而导致,经医护人员的调试后得到改善。其余患者均显示正常,未出现类似并发症。

3 讨论

3.1 防治导管自行拔出 外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常因营养导管的置入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排异现象,或者因患者无法承受导管对身体带来的不适,而对此产生排斥情绪,导致营养管无法正常置入人体,或者移位、脱落。因此,在此期间,责任护士应时刻进行观察,稍有异象,则立即与患者沟通,说明一切,以确保营养管能够正常置入。

3.2 防治并发症的出现 早期肠内营养期间,常因营养制剂摄入的速度、摄入量的多少等因素,而出现腹痛腹泻、呕吐、便秘等并发症。因此,医护人员应时刻检测摄入数据,实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稍有不适,则立即进行摄入调试,并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同时,及时对患者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相应治疗。

3.3 防治导管接口感染 早期肠内营养期间,由于营养管的置入可能对患者造成不适,而导致患者用手接触导管,可能引起接口处的感染。另外,由于肠内营养患者长期处于禁食禁水状态,胃肠道分泌物及各种活性酶分泌有限,经常因口腔及胃肠道干燥而导致的感染。鉴于此,医护人员应实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稍有不适,则立即与患者协商,直至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经常用酒精棉球擦拭导管接口处,并让患者经常漱口,以保持口气清新。

R473

A

1007-8517(2013)16-0139-02

2013.06.12)

猜你喜欢
胃肠道胰腺炎外科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