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开展灾害医学救援训练的做法与体会

2013-01-24 13:27王世东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卫勤预案灾害

王世东,杨 军

我院开展灾害医学救援训练的做法与体会

王世东,杨 军

灾害医学;医学救援;组织训练

我院抽组的应急分队承担着各类灾害医学救援重要任务,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实战演练,现已初步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训练方法、救治队伍、技术储备和组织体系,在历次重大行动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圆满完成任务。现就组织训练中的主要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1 主要做法

1.1 加强训练管理,做到常备不懈 医院党委高度重视抽组分队的应急建设,针对灾害种类多、发生突然、难以预测、环境背景各异等特点,我院着重加强了遂行各类灾害医学救援的准备工作,将灾害应急管理纳入常态化医院管理之中,深入开展各类灾害卫勤保障特点的研究,遵循筹备的超前性、组织的灵活性、指挥决策的实效性、控制的科学性原则,预先准备多种类型的保障预案,确保应急救援有案可循。同时,从组织制度上建立应急体系,狠抓教育和训练,保证在应急医学救援中快速反应、科学应对、高效处置。医院特别注重培养全院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有任务才有地位”激励大家的光荣感、使命感、紧迫感,提高了队员的士气,使他们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来应对各种任务。

1.2 紧密围绕重点,细化保障预案 在应急医学救援工作中,医院需要具备在短时间内紧急救治大批伤病员的能力。为此,我院结合自然灾害、突发疫情等行动特点,制定了有针对性和较强操作性的应急保障预案。预案内容包括院前急救、院前接诊、院内接诊、收容、救治、洗消隔离等方面的紧急救治预案、药材储备保障预案、后勤保障预案等,并根据人员、装备和器材变化情况,及时修订预案。按照权威精干、灵敏高效的原则,建立常态化的指挥机制,院部领导直接担任救援队正副队长,共同筹划指挥各部门同步展开作业,确保了受领任务快、指挥决策快、行动展开快,保证一旦出现情况能拉得出、展得开、救得下和治得好。

1.3 注重打牢基础,提高救治能力 我院每年按照抽组方案和计划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复杂环境下的应急保障能力。一是注重理论学习。我院针对灾害医学卫勤保障特点,把学习专业知识与学习灾害医学救援技能结合起来;把总结自身经验与吸取他人所长结合起来;把请进来教和走出去学结合起来。先后请专家来院进行现场授课,组织人员学习应急救援基本理论、国家基本政策;组织队员到有灾害救援经验及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经验的上级医院参观学习;选派专业骨干参加上级组织和灾害医学救援培训等,为队员们熟悉卫勤保障和战创伤救治基本理论,熟悉各类灾害医学救援原则和流程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救治技术训练,组织队员岗位练兵,坚持不懈抓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训练,切实把平时必备、战时急需的知识技能训精训强。医院依托机动卫勤分队现有装备,每周安排两天时间,组织医疗队模块化训练、人装结合训练,既实现了训练针对性,又实现了平战结合,提高了队员的急救技能。三是开展专题模拟应急演练。如围绕抗洪救灾、冰冻雪灾、矿山事故、地震塌方、交通事故、重大活动保障等想定科目组织演练,使医务人员熟悉预案要领,加强配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机动能力、紧急处置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进而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1.4 不断探索新途径,完善指挥协调机制 当发生各类灾害时,建立反应快速、权威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搞好整体规划与统筹,是有效实施医学救援工作的前提和关键。为此,根据应急医学救援涉及军队和地方多个部门、单位,组织协调困难的情况,经与地方有关部门沟通,构建了军地协同的长效机制,建立了渠道畅通、精干快捷的军地联合指挥机制。除突发事件发生时建立协同工作小组外,平时也成立了军地协同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席会议制度,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交流与沟通,共同研究解决有关问题,修订相关的预案和标准,不断完善医学救援的军地协同机制,同时建立了医药卫生机构统一指挥调度的军地一体协同指挥体系。

1.5 着力强化支撑,加大基础建设 一是按照年度训练计划,以抽组分队为平台,按照功能配齐配强人员和装备,储备一定数量的药品器材、仪器设备,并做到经常补充和更换,保证随时使用,达到常规急救能力的高水平化;二是通过医务人员轮岗代职,结合日常救治工作,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急救技术,促进快速反应和应急救治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是利用军地卫生资源的兼容性、通用性和互补性特点,参加地方医疗机构的联训联动,熟练掌握协同融合流程,熟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和转送渠道,促进形成任务匹配、军地衔接、功能互补、力量耦合的救治整体。

2 体会

2.1 加强理论学习和救治技术研究 军队医院担负着平时和战时卫勤保障任务,做好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是军队应急保障的首要任务。同时,随着新形势下我军历史使命的变革,对卫勤应急保障力量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根据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从理论与实践、平时与战时、眼前与长远的结合上进一步深化卫勤应急保障研究,不断完善方法、措施,加强平战一体的应急医学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此,军队医院应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提高医学救援的理论水平,加强技术、装备、救援预案、灾害防护手段的研究,增强预见性和应变能力;加强砸伤、炸伤、烧伤、电击伤、冲击伤、挤压伤、外伤感染、多脏器衰竭和多元性休克等救治能力。在此基础上,增加反恐防护知识、提高核辐射、化学毒剂和生物战剂防护技术及不同类别伤员的诊疗、急救技术,以适应各种应急救援的需要。

2.2 加强人才培养 目前军队医院医师编配少、分科细、定科快、流动大,而应急救援面临的大多是危重伤员,不但需要紧急救治经验丰富的急诊医师,也需要技术全面的医师。因此,既要注重医师的急救能力培养,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全面培训。通过轮转、岗位代职、交流学习等方式增加各种外伤的救治实践机会,大力培养全科医师。

2.3 加强军地协调 灾害应急医学救援需要军队和地方医疗机构共同参与。军队医院作为应急卫勤力量要纳入军、地统一的联合指挥系统,并自觉服从统一指挥,做好和地方医疗机构的协同分工。军队医院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战伤救治方面的优势特色,圆满完成各种救治任务。

2.4 加强机制创新 在不断完善灾害救援的应急组织、工作程序的同时,必须健全应急处理机制,以确保应急工作健康发展。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有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参与的运行机构,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责任制;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医院领导——应急办公室——应急模块——全体应急队员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急救现场——应急指挥中心——急救站点——救护装备各环节链条实时畅通的紧急救援体系;救治机构建立专门的药材储备库和接诊收治场所,制定应急药器材、储备药品和物资目录,探索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用机制。

(收稿:2012-09-13 修回:2012-12-10 编校:史忠梅)

R 129

A

2095-3496(2013)02-0127-02

134001 吉林通化,解放军206医院医务处(王世东,杨 军)

猜你喜欢
卫勤预案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抽组卫勤力量应对重大疫情的应急培训模式探讨
军事卫勤一体化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上)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海外卫勤机构配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