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运气“七篇大论”与《素问》的关系

2013-01-24 15:09郭梅珍张留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甲子时令素问

郭梅珍,张留超

(黄河科技学院,郑州 450006)

曾有学者通检历代中医大家对“七篇大论”同《素问》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大都是泛泛而论,并无详细解读。近阶段有学者展开了该方面的专题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并未得到洞彻性的结论。本文通过引经据典对命题进行分析,对“七篇大论”同《素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详见下文。

1 “七篇大论”所载的内容

研究证实,“七篇大论”所涉及的内容自成体系,包括有:(1)记载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历法知识,演绎工具则是采取干支甲子法,因此使其被称作是五运六气历法,为《素问》中所记载的一种特殊历法;(2)同样是采取干支甲子演绎法,对60年为1周期的气象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并且对60年气象变化周期间不同时段的气候变化特点以及气候变化对生物界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3)对不同时段气候变化对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实现对临床诊断以及临床用药进行指导;(4)除以上内容外,还对运气理论发生的天文学背景,譬如说日地、日地月、五星运行规律等有所涉及。“七篇大论”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然均以医学为核心展开,为《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1]。

2 《阴阳大论》的相关内容

《阴阳大论》起源于东汉末期,主要记载气候变化同外感病包括伤寒、温病以及时行病等之间的关系,在北宋时期所著的“新校正”作者也未见到《阴阳大论》的真面目。曾有学者检索至王冰时期的文献发现,多数文献均阐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王叔和《伤寒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王焘《外台秘要方》4处均对《阴阳大论》有所引,然均未进行详细明确的阐述。总而言之,自古至今对于《阴阳大论》的认识均证实其为对气候变化同外感病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医学文献[2]。

3 “七篇大论”与《阴阳大论》的客观评价

3.1 “新校正”中的疑问

“新校正”对《素问》王冰序的注文中便有对“详《素问》第七卷亡已久矣的详细记载。按皇甫士安,晋人也,序《甲乙经》中也有云,亦有亡失。然在《隋书·经籍志》所载的梁《七录》中也有云:止存八卷。全元起,隋人,其所著的注本乃无第七。王冰,唐宝应中人,上至晋皇甫谧甘露中,已六百余年,而冰自谓得旧藏之卷,今窃疑之。”以上证据均对《素问》第七卷亡失依旧产生了高度的怀疑[3]。还有一个疑点为:“七篇大论”“篇卷浩大,不与《素问》前后篇卷等”,且“七篇大论”“所载之事,与《素问》余篇略不相通”。并给出了《阴阳大论》亦古医经,终非《素问》第七卷的结论,且具有较高的合理性[4]。

3.2 “七篇大论”是《阴阳大论》之说依据不足

在“新校正”中指出,“七篇大论”便是《阴阳大论》中的内容,是由王冰将其所丢失的内容进行补充的说法,然证据显然不足,存在诸多的疑点。疑点在于王冰以《阴阳大论》为名所著的文章主要为:《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伤寒例》和《外台秘要方》,其中仅《伤寒例》与《外台秘要方》与“七篇大论”文献名相符,然《外台秘要方》为节录《伤寒例》的内容,因此最终与“七篇大论”相符者只有《伤寒例》一文,该文全文仅2400多字。若将《伤寒例》对伤寒各经病证进行论著的内容去除,仅有1200字左右是对外感病同时令气候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的内容[5]。然“七篇大论”篇幅浩大,仅1200字连摘要也无法叙述完全,因此“七篇大论”便是《阴阳大论》中的内容的说法无法立足。

3.3 唐代以前所传载的关于时令气候与疾病关系的医学论著

出于对“七篇大论”与《阴阳大论》之间的关系进行客观评价的目的,因此应对王冰之前关于时令气候与疾病关系研究的医学论著进行回顾分析。曾有学者对唐·王冰之前的关于时令气候与疾病关系研究的医学论著进行检索发现,不但《内经》中对该方面进行了论著,在《难经》也对时令气候与疾病关系进行了阐述,然所述内容同《伤寒例》有一定的相似度。在检索中我们还发现,《小品方》对该方面的内容也有所涉及,然对比发现,《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千金方》中引用《小品方》中的内容同《伤寒例》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结果证实,《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千金方》四者所著的关于时令气候与疾病关系的阐述均源于《伤寒例》[6]。

3.4 “七篇大论”是另有所本、自成体系、专事运气理论的古医籍

曾有学者将“七篇大论”同《素问》做了横向对比,结果发现“七篇大论”自成体系。在“七篇大论”中,采取干支甲子演绎工具对时令气候的变化规律同临床疾病诊治中关系进行了阐述,而《素问》则主要论著疾病,仅有少许涉及有干支甲子以及时令气候变化在疾病诊治中的作用。两者的行文风格以及遣词用字特点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对于干支甲子以及时令气候变化在疾病诊治中的作用的论述深度也较为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别[7]。因此经过横向对比可知,“新校正”中的疑问具有合理性,从而能够得出以下结论:(1)“七篇大论”并非是《素问》丢失的第七卷的内容;(2)“七篇大论”自古便是古医经《阴阳大论》中一部分的观点根本无法立足;(3)“七篇大论”为自成体系的一本中医学文献,属于一部另有所本的专论五运六气理论的医学古籍[8]。

4 小结

综上所述,“七篇大论”为《素问》丢失的第七篇章的说法以及“七篇大论”为《阴阳大论》中内容的说法均无法立足,惟一可以证实的便是,“七篇大论”为采取干支甲子演绎工具对时令气候的变化规律同临床疾病诊治中关系进行阐述的一部自成体系的医学古典,其对《素问》其余篇章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且两者相得益彰。

[1]王庆其.《素问》运气七篇大论的启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23(3):192-194.

[2]陶广正.《黄帝内经·素问》中“七篇大论”的归属问题刍议[J].中医杂志,2010,21(11):173-175.

[3]杨威,张宇鹏,孙明杰,等.《素问》运气七篇的概念体系特征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23(2):291-293.

[4]杨威,刘寨华,于峥,等.基于《素问》运气七篇概念体系的运气理论范畴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22(6):872-874.

[5]杨威,刘寨华,孙明杰.《素问》运气七篇之概念及其体系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22(1):734-735.

[6]邢玉瑞.运气七篇大论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认识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4):782-784.

[7]陈震霖,张景明.论运气“七篇大论”与《素问》的关系[J].陕西中医,2007,15(10):283-285.

[8]魏崇,周新,王海明.从《黄帝内经》运气七篇看五行学说[J].甘肃中医,2009,23(2):183-185.

猜你喜欢
甲子时令素问
春季时令尝鲜
时令湖——艾尔湖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Jerry&Judy:苏州印象是彩色的,四季分明时令如期而至
百年甲子园的育人之道
卜算子·清明
沈鹏《迎戊戌双甲子》
一首春季时令菜 差点要了宝宝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