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母亲河文化 建设美丽石鼓镇*

2013-01-25 13:07杨桂芳和继光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石鼓柳林母亲河

杨桂芳 和继光

1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 云南丽江 674100

2 丽江老君山景区管理局规划建设科 云南丽江 6741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做出的重大贡献。 “美丽中国”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景象,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建设美丽乡镇就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具体行动。

1 景观资源特色

丽江石鼓镇是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的一个小镇,位于“万里长江第一湾”畔,因镇上有一面汉白玉雕刻的鼓状石碑而得名,距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仅53 km,是进入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景区黎明、格拉丹、虎跳峡的必经之地。

1.1 神奇的自然景观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与怒江、澜沧江同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发源,然后几乎彼此平行地一齐向南流淌,形成“三江并流”自然奇观。在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内,金沙江从德钦县羊拉乡进入迪庆香格里拉藏区,大致沿金沙江断裂呈南北走向,奔流于云岭和香格里拉大雪山间,由北向南流至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时突然以一百多度的急转弯冲开崇山峻岭的重重阻拦,掉头北上又东去,形成“大江东去”的格局,造就了著名的“万里长江第一湾”自然奇观[1]。

1.2 和谐的生态景观

长江第一湾周围群山环抱,金沙江水宛如蓝色的缎带缠绕着中央的山体,层层梯田绵延伸向远方,蜿蜒的柳林犹如一排排卫士默默守护堤岸,色彩缤纷的农田镶嵌其间,人与自然共同营造出美丽动人的山水田园景观。山位居中心,构成景观的第一层,围绕山体的江水和农田为第二层,江岸环山、柳林、农田和村舍构成第三层,形成一种融山体、河流、农田、村舍等自然和人文要素为一体的和谐景观生态空间格局。

2 母亲河文化的历史积淀

长江之水从雪山一路奔腾而来,所到之处,滋养万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长江第一湾的地理环境养育了流域内的人民,当地居民对金沙江始终持有依恋之情,这种依恋之情久而久之凝聚为博大精深的母亲河文化。石鼓人民在长期与金沙江互动的关系中,不仅创造了田园文化,也创造了宝贵的治水护水的柳林文化。这些自然的、乡土的生态景观与石鼓镇的历史文化一起构成了一方的传统乡土园林环境,有着与城市园林不同的自身特色和生态文化内涵。

2.1 田园文化

长江第一湾江流平缓,河谷开阔,四周有层峦叠嶂的云岭山脉,当地村民充分利用地形坡地的起伏变化辟为多级台地,精心筑造出农田生态系统,营造出与自然和谐的梯田农业景观。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春天麦浪翻碧翠,油菜泛金黄,秋天稻谷飘香,形成一片金黄的稻浪,丰收美景衬托着母亲河,热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2]。

2.2 柳林文化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巧妙地利用地球上各种各样的水,并同各种各样的水患进行斗争。石鼓镇西江湾堤岸上有一片护堤柳林,由于柳树盘根错节,与江岸的土体形成一体,犹如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抵御江水的冲刷,默默守护着长江第一湾的生态环境,保证了江岸的稳定与安全。这片柳林是清光绪年间当地农民为防止金沙江洪水灾害而种植的。到民国年间,柳树成林,扩大了固沙淤泥面积,农民就在此开垦种田,扩大耕地[3]。柳林在执行防洪护堤的重要生态功能的同时,还体现出生态旅游功能。石鼓柳林生态廊道景观像一条绿色的飘带,令长江第一湾景观独具姿色,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特别是春、夏季更有一番诗情画意。

3 母亲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任何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和地域特点。丽江石鼓镇田园文化和柳林文化是一种与金沙江河谷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本土文化,是流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对生态规律的总结过程中形成的生态智慧。时过境迁,随着社会的进步,石鼓镇母亲河文化也将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石鼓万里长江第一湾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的南大门,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的叠加效应为石鼓镇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才能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弘扬母亲河文化,建设美丽石鼓镇,提高石鼓万里长江第一湾的综合吸引力,就是把握机遇的重要举措。因此,应在传承石鼓镇田园文化和柳林文化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查找缺憾,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付诸行动。

3.1 在田园中开挖小池塘,创建“荷塘清韵”景观

没有水就没有田园生命,田园文化是石鼓镇母亲河文化的基本内涵。长期以来,田园的主要产品是小麦、油菜、水稻、玉米、马铃薯、烤烟、白芸豆以及各种瓜果蔬菜。这些农作物的茎、叶、花、果的色彩和形态营造出多彩多姿的田园景观,使人在生理和心理层面得到愉悦而健康的体验。当地居民在辛苦但惬意的田园生活中编织出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和传说,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山水田园也成为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山水田园诗、画应运而生。春季是石鼓镇田园最美的季节。为改善夏季景观,可适当开挖小池塘种植荷花,营造“荷塘清韵”景观,为盛夏石鼓镇的田园再添锦绣。

3.2 在柳林旁列植桃树,创建“桃红柳绿映长江”景观

石鼓镇的先辈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长江第一湾流域创造了柳林生态景观,当代石鼓人应在此基础上创建更加美丽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色彩美是园林植物景观的构成要素之一[4]。“桃红柳绿”曾一度被引为城市滨水植物造景的范本。丽江种植桃树历史悠久,将早中晚熟品种的桃树依次种植在柳林旁,形成紧靠柳林的桃树带,春季各种品种的桃花盛开,可以营造出“桃红柳绿映长江”的生态景观。满树的桃子与金沙江水相互映衬,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香甜的桃子不仅能美化长江第一湾,而且能为当地居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3.3 在江岸公路边丛植芦苇,创建“芦苇长廊”景观

芦苇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植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有第二森林之称。芦苇用途广泛,可固堤、护坡、控制杂草、净化污水、药用、造纸和编织等。芦苇除本身的生产价值外,还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秋季开花之际,稍下垂的顶生圆锥花序,随风摇曳,此起彼伏,犹如浩瀚的海洋。在江岸公路边丛植芦苇,可形成“芦苇长廊”景观,使得同一环境中由于季节的差异而形成景观的变化[5]。

3.4 在道路两侧列植桂花,创建“银桂飘香风送爽”景观

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的桂花自古就有“独占三秋压众芳”的美誉。桂花终年长绿,金秋时节,缀满叶腋间的密集小花,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有很多以桂花为名或为主景的景点,如苏州留园中“闻木犀香轩”[6]。丽江人更喜好花色淡雅、清香飘逸的银桂,在石鼓码头道路两侧现已列植了数十株银桂,长势良好。为形成景观效应,建议在石鼓镇主要道路、街巷列植桂花行道树,创建“银桂飘香风送爽”景观。

3.5 在公路面山插种槭树,创建“山林红叶”景观

丽江分布有青榨槭、丽江槭、五裂黄毛槭、色木槭等槭树属植物[7],极具观赏价值。在自然条件下,长江第一湾沿途山林中偶见槭树分布,但量少不能形成景观。如果在公路面山插种不同种类的槭树,秋叶颜色从绿到黄、从橙到红地渐变,整片山林会呈现出各种层次色调的时间序列,形成“山林红叶”景观,能够延长观赏期,增加游客景区游览时间。

3.6 在空地种植观果植物,创建“红果冬韵”景观

石鼓镇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石楠、柿树、头状四照花等秋冬季观果植物。石楠为常绿小乔木,树冠圆整,初春嫩叶紫红,春末白花点点,秋日果实由黄渐渐变红,冬季则红果累累,极富观赏价值[8]。柿树体大、叶厚浓绿、冬季柿子满树,如盏盏红色的灯笼高悬于树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夺目。头状四照花由于其果实形似鸡嗉子,当地群众将该植物直接称为“鸡嗉子”。头状四照花树形美观圆整,叶片光亮,入秋变红,秋冬季红果满树,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红果冬韵”景观不仅可以成为石鼓镇秋冬季的又一道美景,还能吸引鸟类等动物在此栖息、觅食,提高了小镇环境的生物多样性,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色景观。

4 结语

生态良好、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和高尚的心灵境界,是构成美丽中国的基本要素[9]。上述6 条建设性意见能够增加石鼓长江第一湾的景观效应,给游客提供一个景观序曲,为吸引游客进入三江并流核心景区作铺垫。园林的主体永远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绿色空间,即“人化自然”[10]。依托长江第一湾的区域特征,通过绿化构建一个有序、高效、稳定的生态系统,可以使有限的空间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经济利益。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石鼓镇母亲河文化建设也必将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1]杨桂芳. 丽江生态旅游基础知识[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

[2]杨桂芳,李小兵,和仕勇.少数民族地区世界遗产地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云南为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3]丽江地区行政公署林业局.丽江地区林业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4]黄琛,余红兵.彩叶树种在湖南城市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 南方农业,2009(5):31.

[5]许大为,张俊玲,李雷鹏.哈尔滨市马家沟绿地现状分析及生态廊道的构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30(2):93.

[6]园林.桂花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J].湖南林业,2008(4):26.

[7]吕正伟.丽江地区高山园林与种子植物名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8]杨桂芳,和仕勇,李琼.丽江古城绿化建设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9]江泽慧.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J].今日国土,2013(1):7.

[10]刘秀晨.关于北京园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些思考[J].中国园林,2012(12):18.

猜你喜欢
石鼓柳林母亲河
石鼓响了
母亲河、忆江南
《柳林风声》:治愈系童话
周野鹿鸣——石鼓山西周墓葬群
中英双语阅读 柳林风声
“母亲河”到底有多长
母亲河情缘
我爱你母亲河
“中华第一古物”:故宫石鼓
烟雨柳林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