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的紧急防治

2013-01-25 21:38侯良春赖寿贵
中国兽医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水肿病每千克断奶

侯良春,赖寿贵

(1.顺昌县双溪街道畜牧兽医站,福建 顺昌353200;2.顺昌县畜牧兽医水产局,福建 顺昌353200)

仔猪水肿病是由特异血清型溶血性大肠杆菌分泌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011年12月25日在我县某养殖场发生仔猪水肿病,经诊断确诊121病例,经过采取隔离消毒、预防和对症治疗的综合性措施,治愈10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1年12月22日,该养殖场16~18日龄仔猪进行早期断奶,之后用自配饲料饲养。23日后气温下降,养殖场技术员认为让仔猪多采食可以提高抵抗低温的能力,故加大饲喂20%,25日该场技术员发现许多仔猪急水肿病。

2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为39℃~40℃,有的猪发生腹泻,严重的稀薄如水、收腹拱背,全身震颤,鼻端干燥,行走摇晃,皮肤呈暗红色,眼结膜高度充血,眼睑、结膜、齿龈、颈部和腹部皮下水肿。叫声嘶哑,后肢不能站立。有的猪横卧抽搐,四肢作游泳状划动,已接近濒死期。

3 病理剖检

共剖检4头病死猪。头盖部皮下、眼睑皮下、鄂凹、股前皮下高度水肿,呈清亮无色胶冻样液体。体表淋巴结切面多汁、水肿、充血。胸腹腔及心包积液,有纤维素丝。胃大弯部水肿,甚至扩展到食道、胃底,切面有无色至黄色渗出液或呈胶冻状,部分胃底黏膜脱落、出血。结肠和盲肠浆膜及黏膜下高度水肿,黏膜皱襞消失。小肠黏膜下轻度水肿,并有小出血点,常附着红色黏液,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胸腔、腹腔、心包有不同程度的积液,呈无色或淡黄色,遇空气后很快呈胶冻样;心内膜和心外膜附近出现淤血点;肺脏表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次级小叶有特征性的、斑块状的充血。肾、肝、脾、肺等充血、水肿。

4 疾病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头部水肿、不能站立、共济失调等特征性症状,及剖检头部、眼睑、胃壁、肠系膜高度水肿的特征性变化,可以初步诊断为仔猪水肿病。随后取病死仔猪肠系膜淋巴结制成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并上述病料分别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h,均出现圆形、隆起、光滑而湿润的红色菌落,将上述菌落分别接种在下列生化试管中37℃培养24h,葡萄糖、乳糖、蔗糖、甘露醇均产酸产气。靛基质与M.R.为阳性,硫化氢与V-P为阴性。根据致病菌的形态特征、染色性状、生长特征、生化反应可以确定为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水肿病。

5 紧急防治

5.1 隔离消毒 立即采取措施将病仔猪隔离,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搞好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用1%百毒杀或消特灵进行全场消毒,饲料、饮水保持清洁,及时清除积粪,水槽、饲料槽每天用0.02%高锰酸钾水消毒1次。

5.2 对症治疗 对发病初期的仔猪,肌肉注射恩诺沙星(每千克体重5mg)、复方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30mg)、维生素B 150mg,每天2次,连用3d。每天用硫酸钠或硫酸镁20g、大黄末6g、复合维生素B 100mg,研细加温水1次灌服,连用3d。对发病中后期或眼脸水肿严重的病猪,先强心利尿,肌肉注射10%安钠咖1ml;再静脉注射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1万单位)、复方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50 mg)、地塞米松5mg、配合50%高渗葡萄糖100 mL,每天1次,连用3d;同时肌肉射注水肿克星或海达王注射液1mL,每天2次,连用3d。同时,治疗期间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每千克料加1g),磺胺嘧啶片(每千克体重30mg)或痢特灵(每千克体重15mg),每天2次,连用3d。

5.3 适时预防 在饮水中加口服补液盐,1周内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每千克料加0.3g)或痢特灵(每千克料加0.15g)饮水中加入维生素E(10L水中加1 g)和食醋(10L水加500g)。同时,添加促菌生或调痢生,每头2g,每天1次。连用3d。同时对仔猪进行疫苗免疫,仔猪产后15d,每头肌肉注射1mL“仔猪水肿病多价油佐剂灭活苗”,或用仔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基因工程苗在母猪临产前40d和15d,各肌肉注射1次。

6 小结

仔猪消化器官发育也不完善 ,断奶后由于乳糖断绝来源,乳酸生成减少,而且此时胃底腺分泌胃酸的能力很弱,使胃pH值上升,胃蛋白酶原不能被激活,这就导致断奶仔猪对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率低。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尤其是植物性蛋白)进入肠道后引起过敏反应,肠绒毛受到损伤,消化吸收功能进一步下降,造成消化不良和腹泻。未被消化的蛋白质、淀粉及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在肠道内成为细菌良好的营养来源,使微生物菌群发生改变,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大量增殖并产生毒素,形成致病性因素。因此仔猪自断奶前1d,适当降低日粮中蛋白质合量5%和减少饲喂量10%,1周后逐渐恢复正常饲量。

在天气突变时,仔猪因皮下脂肪层薄、体温调节能力差而无法适应引起胃肠受凉,导致消化不良,胃肠痉挛,腹泻,抵抗力下降诱发水肿病。所以要注意气候变化和防寒保温,特别要注意防止贼风。

饲料中的硒和维生素E的不足,免疫器官正常结构受到破坏,使仔猪免疫功能降低,使致病性大肠杆菌乘机得以增殖,同时也引发肝等消化器官病理性损伤,导致消化过程生理失调,引起消化不良,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增殖、附着和毒素产生与吸收创造了条件,诱发仔猪“水肿病”。因此,我们常发现断奶仔猪中大个体的先发病,因为生长旺盛的猪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相对要大,造成其相对缺乏。

由于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上对仔猪应加强护理,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治疗期间,猪舍要保持清洁卫生,进行彻底消毒,饲料和饮水中暂停添加食盐,用易消化、含乳清粉5%~20%的乳猪料进行诱食,适当增加断奶仔猪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增加酸化剂和复合消化酶。病愈仔猪继续用磺胺类药物或痢特灵拌料饲喂2~3d,以防复发。

猜你喜欢
水肿病每千克断奶
仔猪水肿病的营养调控及预防方法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一道利润问题的变式思考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未标明每千克体质量用量时应如何换算
宝妈给孩子断奶“心如刀割”该怎样断奶才更好呢
何谓“开鬼门”和“洁净府”
仔猪水肿病及其综合防控体会
活鱼当成死鱼卖
大苹果小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