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吴冠中油画风景语言特色

2013-01-28 16:44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0
大众文艺 2013年10期
关键词:吴冠中线条油画

司 静 (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 江苏南京 210000)

看吴冠中先生的油画风景,不禁让我眼前一亮,他画面中那大胆而又别具匠心的构图、几何块面的分割、点线面的合理安排、色彩的单纯中又有着丰富的内涵、炫丽的三原色以及作品所传达出的意境,我无不深深地被吸引。吴冠中先生的油画作品既吸收了西方现代画派注重画面形式的特点,在画面中强调色彩、节奏、线条和韵律,又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虚实变化、几何构成、知黑守白的意境,他把中西方的这些不同的观念、手法和表现特征通过独具特色的语言方式进行有效的融合,使他的油画风景体现出独有的中国式的用笔韵味和意境之美。

一、画面几何块面的构成美与对比

吴冠中曾说:“我爱上塞尚了,他的作品坚实,组织严谨,冷暖色的复杂交错有如某些带色彩的矿石”“他用锥形、圆形、球体等几何形因素建造形象,像结晶体一般组成坚实的整体。他运用色彩的冷暖转折造型,完全抛弃了靠明暗渲染的古老手法。他画苹果、人像,每幅都经多次的锤炼,不是由于画不像外表,而是为了追求其间整体的组织结构的紧密、坚实……”。

我们常说塞尚是现代艺术之父。他在画面的形式结构处理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的作品中总是着力于对画面物象的概括和对形体的简化处理。他曾经说过:“要用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来表现自然。”在他的画面中景物的描绘总是很简约,而且几何化的倾向非常明确,并且塞尚的画面喜用黑色来勾画物体的轮廓。我们说吴冠中是深受塞尚的影响。在吴冠中的油画风景中不仅没有忽视几何块面的造型手段,反而最大限度地使用块面。他经常用大的块面来表现对象,用大块平涂的手法在画面中做一些形体的切割。“我画过大量的江南民居,基于其黑白块几何形组合之美,逐步逐步,推敲几何之美、结构之美,房屋之具体状貌倒渐渐退居幕后。”如《秋瑾故居》(2002),大块的白色、黑色与灰色相互穿插,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地面,黑色的大门,大片的白色的墙,块面的组合极富有视觉冲击力、装饰性和意境。《青岛红楼》作于1975年,画面中红色的几何块面的屋顶,白色的墙,深色的小块面用来表示树。《苗圃白鸡》《长白山下的白桦林》《塞纳河》这些有树的油画风景里,常见他用线和面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树的枝干,先在下面用排笔画一些粗树干,然后在画的树干的块面上用黑色的线条寥寥勾画几笔,看似轻松而又灵动。

吴冠中曾说:“我的画是将西画的优点,表现在中国画中。我画的点和线,每一笔都包括了体面的结构关系。画中的点和线,不管是大点小点,长线短线,在运用上是严格的,都不是随便乱摆上去的。有时一点不能多也不能少,点多了对画面无补,我都想办法将它遮掉,对线的长短也是如此,都不是随便画上去的,要恰到好处。”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自然界的许多物体并不存在线,线只是艺术家为了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是艺术家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客观世界的一种语言方式,是形在画面中的一种存在形式。在中国画中,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吴冠中先生在油画民族化的探索过程中大胆地运用中国画的线条,在作品中突出线条的表现力,他的用线笔法灵动、自由和秀美,蕴含着节奏、变幻和呼应。我们说他的油画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中国传统的绘画的线注入到油画中,利用搬山倒海之力,使得油画更有利于表达情感。在油画《竹林》中,整幅画面都是密密的细条,但却没有让人产生不透气感,画面构图如此大胆,有极强的节奏和韵律感。

二、色彩语言的单纯性与三原色在画面中的强烈对比

色彩的单纯化是艺术走向炉火纯青的标志,是成熟的表现。

“知白守黑”出自中国古典哲学典籍《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清代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说的是在书法用笔中我们既要注意字形笔画密的地方,也要注意字画行间虚的部分。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画面构成中很重要的一个要诀。“黑和白”的视觉效果在吴冠中先生的画面中被提升到“美”的层面,尤其在画面的疏密节奏和远近的关系处理上。

从色彩的语言角度看,吴冠中是做色彩的减法,将色彩的微差整合为黑、白、灰三种色阶,他对黑白的理解和把握有他独特的语言。在画面中多采用平光,强调黑白灰,追求单纯和简练。尽管他油画的用色及造型源于西方现代派,但却给人很中国化的美学感受,我们总是从他作品中得以窥见西方现代绘画中黑白灰之间的整体组织关系,黑白与色彩之间的和谐与呼应。

作于2003年的油画作品《四合院》中,大片的黑色在画面中进行着大范围的块面分割,黑白灰高度协调与均衡,整个画面都在向我们展示着“计白当黑”的叙述技巧。他让中国画的黑、白、灰受控于块面的指挥,画面中黑白之间的灰色的处理实际上缓冲了黑白二色之间强烈的对比,同时也丰富和协调了画面。白色随意勾画的屋脊,看似无意,实则有意,这与在庭院中间大片白色的空间里画的一白一黑两只鸡的表现,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整幅画表达的黑白关系有着明显的国画意蕴。

油画《瓜藤》整幅画面用色单纯,灰色的天空及深灰的远山,远处淡绿的田地上站着些许辛勤的劳作者,画面用绿色藤蔓和黄色黄蕊作对比,垂头的小乳瓜显得稚拙又唯美。

吴冠中先生曾戏称自己是“好色之徒”,我们看他的色彩浪漫且富有个性化,朱德群可以说是影响了吴冠中的一生,他是直接引领吴冠中踏入艺术生涯的第一人,他的抽象绘画作品极善于用红黄蓝绿等强烈的色彩,在业界我们常称他为“以色彩写诗”的艺术家。在吴冠中晚年提炼的用色系统中,除了黑白灰之外,已经简练到红、黄、蓝等极少的几种颜色。《舟群》《小市》《红墙》,用色都是精简到红、黄、蓝三色的运用。其中,油画《红墙》里蓝色的天空,整个大面积的深红色背景,用笔纵横挥洒,加上点缀着一些具有速度感的柠檬黄的线条和斑斓的红色的黄色的点,白色和黑色的线条穿插其中,整个画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画面充满着激情。

三、意境美

吴冠中曾说:“传统的形式是多样的,形式本身也是永远在发展的,油画民族化当然不是向传统形式看齐,我先不考虑形式问题,我只追求意境,东方的情调,民族的气质。”

意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超越有限的、具体的时空和物象,从而感悟到一个与理想人生相契合的审美对象。由于东西方的观念和各自表现形式的不同,我们认为西方风景油画的意境主要来自两大情形,一是模仿自然,一是形式美。当评鉴吴冠中的风景油画时,会发现他所塑造的意境大多是“中国式的”“本土化”的,一点也不亚于用笔墨直接抒意所表现的那样,他的意境建立在以本土化的美学为前提,是生命中精神性的体验。我们看七十到八十年代之交,吴冠中开始深入中国的“意境”美学和恬淡境界,色调由浓转淡雅,用笔由奔放转向随意洒脱,逐渐由写景向小写意转化,创作了大批富有东方意味的油画。

油画《江南人家》是吴冠中以西方现代艺术的几何构成为主,构画着中国江南民居的屋顶和门窗。黑色的大块面表现屋顶,小的黑色块面表现门和窗,大片的白墙,黑白强烈的对比,黑色块面之间冷暖变化大,白色块面明度层次微,同时画面用绿色、红色点缀,排列整齐的横线的小台阶,简单概括,横竖线条的配合,黑白灰的层层叠加,给人一种中国诗词里面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的无限深远的错觉空间,真是妙在其中,意在其中,情在其中的江南意境。

我们在吴冠中的创作中可以看到由于其受到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和抽象意识的影响,他认为艺术应触及人们的情感深处,因之意境还是最根本的。我们汲取一切有利的表现手法,将西方现代派的“形式结构”和中国绘画的意境进行巧妙的融合,在油画创作中采用中国画的一些手法,用油画的色彩和写意的笔墨手法着力创造出富于东方特色的画面,都是为了便于传递多样复杂且难于传递的意境。

1.吴冠中.《吴冠中画作诞生记》,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12).

2.吴冠中.《画外音》,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3.吴冠中.《我负丹青》,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吴冠中.《画里阴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5.贾万雄.《简论吴冠中绘画风格的成因》,大舞台,2010(4).

6.吴冠中.《吴冠中谈美》新作本,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0).

猜你喜欢
吴冠中线条油画
万类霜天(油画)
春江水暖
吴冠中追画
线条之美
吴冠中追画
吴冠中追画
《岁月长又长》(油画)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油画《惊涛拍岸》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