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功能部件:发展中不能承受之轻(二)——望闻问切定“风波”

2013-01-28 00:03顾问Consultant黄祖尧HUANGZuyao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3年5期
关键词:天工风波数控机床

顾问/Consultant:黄祖尧/HUANG Zuyao

撰稿/Writer:谭弘颖/TAN Hongying

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期间的综合目标很具体,比如:在2015年要实现工业总产值8 000亿元;数控机床年产量超过25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全年出口额达到110亿美元,其中机床出口占40%以上;全行业平均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0%;全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10%;重点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4%。而作为需要重点突破的薄弱环节之一的功能部件能否一偿夙愿,这是个让每一个热爱这个行业的人都无法淡定的问题。

自2011年始,在经历过一段“无以言语的幸福”式发展后,整个行业似乎坐上了时光机器,又回到了从前:发展减缓,更有敏感的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即将面对的凛凛寒冬。2012年,我们在各个协会的理事会上听到的最多的也是“如何过冬”这个话题。作为这个行业的媒体人,我们同样很想知道答案。为此,我们抛砖引玉导入这一话题,期待更多关心支持这个行业的读者和业内人士,一起来关注、讨论、思考,为其“望闻问切”,找出一个理想的方案。

行“望闻问”,始知路长

事实上,我们最常从各类渠道看到、听到我国大多数行业的总结之言莫过于“虽然近几十年来我国某某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当今世界工业国家的水平相比,依然存在明显差距。”正是有了这个“明显差距”的存在,已取得的成就所带来的欣慰之情亦明显打折,此消彼长所带来的沉重感,使国人不得不感叹“仍需努力”。就我国滚动功能部件行业而言,这样的评价言如其实。

在综合为整个功能部件企业分类后,从它们出身“背景”来看,可分为国有企业(如南京工艺、汉江机床、博特精工、大连高金、JCS精密天工等 )、民营企业(如启东润泽、深圳威远、浙江丽水DLY等)、中外合资企业(如高新凯特等)。据统计我国固定资产达到1 000万元以上的功能部件生产企业有70多家,占全部生产企业的10%以下。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个家大而化之到企业,“经”难念如故。企业还不够大的时候,要考虑怎样才能更好生存;企业做大后,又要考虑如何才能做强;企业隐隐成为排头兵的时候,责任和担子亦随之而来——振兴民族工业是共任。在这个可说是漫长的过程中,每个企业就像闯关者一样每过一关都会遇到一道尤其深重的坎,跨过来了则收获满盈,跨不过来则颓靡不振。为此,本刊记者拮取其中几个企业为例,通过他们负责人来行望闻问。

南京工艺,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汪爱清认为印象深刻的那道坎莫过于当时面临繁荣市场,公司是集中精力抓住眼下的市场还是投入很大精力去搞技术研发。市场和技术研发虽然不是对立存在的,但当力有未逮或有轻重缓急之分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代表北京机床研究所的JCS精密天工,副所长兼JCS精密天工董事长的王晓林认为,如何跳出窠臼、真正实现产品转型升级是公司的最大的那道坎。百折不饶地纠结在低档产品竞争、目不斜视目光所及之处唯见一处方圆是不可取的。

博特精工,董事长兼总经理李保民则从整个行业谈这道坎,他认为,我国的功能部件行业对机床行业的依赖性太强是个很根本的问题,如何摆脱这个掣肘,特专并举、全面发展是公司的那道坎。生存环境得以改善,畸形得以矫正,企业方能健康持续发展。

采访完功能部件行业几个排头兵企业的负责人后得出:从发展现状而言,我国滚珠丝杠、数控刀架、数控系统、电主轴等数控机床功能部件虽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但仅能满足中低档数控机床配套需要。衡量数控机床水平的高档数控系统、高速精密电主轴、高速、高精度滚动功能部件、数控动力刀架等还依赖进口。在我国滚动功能部件行业这块土壤上,有着得天独厚优势的国有企业尚且如此,其他企业可想而知。

切诊定计,才有未来

虽然各自遇到的问题不同,际遇亦不同,但是这些年来借助的主要机遇则十分相似——契机起于国家的“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以及与之相关的“专项”承担。南京工艺藉此得以将技改目标明确,在“大型、高精、高速”方面独具特色。JCS精密天工由此跳出了既有格局,向高速、高精高档丝杠和特种丝杠发展。博特精工也藉此做了很多实在的事情,如提升配套水平和工艺手段、引入先进管理制度以及注重专业人才培养等。

在现今市场日渐疲软、企业竞争不单靠技术和质量、强手林立的今天,要想振兴民族品牌是真正的任重而道远。通过对几位负责人的采访,可以感受到他们深切的忧患意识以及迫切想要谋求突破的期望。

他们认为,为今之计在于:从国家层面上来说,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整机和功能部件发展脱节,厚此薄彼。国家政策规划的支持对企业来说不啻于强心剂和定神剂,而企业为此可做的也绝不是等靠要那么简单。这一点,从已付诸实践的系列“专项”可知其效。

从行业角度来说,针对产业基础薄弱、力量分散且小等问题进行整合。这种整合,不只是功能部件行业内的整合,还是功能部件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整合;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式的整合,而是取长补短集中力量的整合。

从企业角度来说,要学会“潜心做事”,去掉浮华、去掉浮躁,真正沉下心来打好基础、练好“内功”。思想观念和模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稳健、踏实的作风才是靠谱的。

从个人角度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优秀的人才就好比一条鲇鱼,“鲇鱼效应”对一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行业升级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要发展,最宝贵的素来是人才,在日益竞争激励的当下,引进个别人才只是杯水车薪,各企业自己去培养专业人才、留住人才才是正道。

2012年是整个机床工具行业较为低迷的一年,延伸至各个具体的行业,所遭遇的影响不一而足,或有停滞不前,或有不进反退,或有一枝独秀的。像是又走到了一个迷茫失措的路口,但那只是像是,也只会是像是,透过这阵阵痛苦与希望的迷雾,我们很期待这个行业来一场嬗变。

猜你喜欢
天工风波数控机床
天工缀网
天工云锦继梦涟漪佳地
“打断腿”风波
迟到风波
非正交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后置处理算法开发
数控机床的节能应用
“强国工匠”朱小坤 率队成就大“天工”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巧夺天工
PLC在数控机床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