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韩玉娘》的舞美设计

2013-01-30 01:48安耀民董永茂
演艺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全剧样式舞台

安耀民,董永茂

(1.国家大剧院,北京 100031;2.中国国家京剧院,北京 100035)

2012年10月,中国国家京剧院根据梅派名剧《生死恨》改编完成《韩玉娘》。该剧舞台美术设计为董永茂。本文主要谈谈该剧的创作体会。

舞台美术设计所呈现的舞台视觉造型因素及空间表现形式,对戏剧的展现和推动起到重要作用。由于戏曲艺术的特点,戏曲舞台美术也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舞台美术有明显区别,其首先要符合程式性、虚拟性与写意性等戏曲美学特征,才能在作品中呈现民族文化精神和传统审美价值。

《韩玉娘》剧情梗概:

南宋时金兵入侵,民女韩玉娘与书生程鹏举被金人掳去为奴,在患难中结为夫妻。玉娘鼓励程鹏举南逃归宋,自己却被转卖瞿姓人家为妾。瞿家夫妇得知玉娘身世颇为同情,应允玉娘寄住尼姑庵避难。纨绔子弟胡为竟欲霸占玉娘。玉娘借机逃走,投奔故国。一路上饥寒交迫、病倒路旁。幸遇李氏相救,认为母女,得住李家将养。程鹏举从军转战,身授襄阳太守,命人寻访玉娘。家人赵寻遍访不得,岂料在返襄阳途中与韩玉娘巧遇。玉娘见到夫妻当年的信物——鞋,悲痛万分,突发重病,程鹏举闻讯赶来迎接玉娘,不料玉娘已病入膏肓,卧床不起。夫妻相会,抱头痛哭,玉娘一恸而终,夫妻遂成永诀。

这是一出反映人物命运的悲剧题材剧目。设计者在接受舞美设计任务后,经过反复研读剧本,设想了多种方案,并在导演的指导和启发下,多次修改设计方案,最终采用现在的演出形式。

1 关于样式

读完《韩玉娘》剧本,首先考虑的是这部戏的舞台样式问题。每部戏都有它独特的样式,而样式是由剧本的内容、体裁与风格所决定的。样式又是舞台演出风格的具体表现。对戏曲舞美来说,深挖剧本内涵,样式应与演员表演的美学情趣统一,尊重虚实相生的美学风格,而不能凭借自己的偏好来决定。

《韩玉娘》全剧人物不多,故事情节通俗易懂。全剧通过演员大段的起伏动人的唱段和委婉细腻的情感表白,以及激越呼号的表演产生一种极为强烈的内在张力,在情与理的交织中与观众产生共鸣。时代塑造出玉娘这一典型的人物,该剧从国破家亡之恨转而着力表达弱女子的命运坎坷,穷途末路之时的孤苦挣扎,及主人公以女子的柔弱双肩独自承担艰难的历程。该剧生动刻画出中国古代妇女善良、坚忍、苦楚悲哀的形象,讴歌了一对情侣至死不渝的深情厚爱。理解了剧本的情感,与此相适应的舞台美术样式也就明确了。

该剧舞台样式基本上采用了非具象的凝重手法,以写意、大气势的“景”语突出主体结构的典型化来构成舞台场景的基本画面。在设计立意上,不拘泥于景物枝节的描绘,更非写实地去再现环境;而是以追求“空”、“灵”的写意美,以美的形态、美的境界、美的趣味表达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美的感受,创造时空转换的自由性与流畅性。一切场景的设计都应围绕这一大的表象形式来组织和设置。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来设计出每一场景的具体方案。

2 关于假定性

在具体场景的设计和体现上,还必须强调假定性的原则,力求以象征性与意境美的艺术手段来营造一种清新、典雅、抒情、优美的舞台空间画面。为了使舞台空间处理上不显得太空阔,在设计上采用前后两道分隔纱幕来切割舞台空间,使其形成多空间的舞台层次(见图1)。以不同样式图案的窗格,或简或繁来表现不同人物场景环境的区分;纱幕的巧妙运用,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环境与空间。纱幕虽不具体参与表现环境,但它却能使环境空间得到展示,使空间与表演动作构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这里,纱幕的运用使舞台做到了简洁、净化,达到“有若无处无还有”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周围环境的空灵写意化处理,使得舞台主体形象更加突出明朗,为表演创造出一个自由的舞台空间。

随剧情的发展与演员的表演,观众就能意识到舞台景物的存在与拓展,它不是静止的、而是有生命力的。几道纱幕的运用打破了原有布景设计中以景论景的舞台设计模式,强调了布景的假定性,舍弃了对真实环境的直接描绘,使空间处理上灵活多变。初看舞台“一无所有”很简单,然而融声、光、色、形(体)为一体相互衬托,创造出诗一样的整体氛围,产生出强烈的舞台艺术效果。

3 场景处理的光色运用

图1 纱幕的运用

图2 机房一场

在舞台上,充分运用灯光的变化,是提高景物造型表现力的重要手段。设计者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为灯光的舞台处理提供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空间条件。例如,机房一场:机房里玉娘挑灯夜织,舞台上孤灯残月,一束追光投射到玉娘和纺车上,构成一幅凄冷孤苦的画面(见图2)。通过演员的表演及色调,观众感觉到了韩玉娘正值落难之时。在每一场戏中,设计者都十分强调根据剧情的发展、情节的不同,利用灯光来处理。通过灯光强弱对比、冷暖变化、色彩浓淡来完美地渲染舞台气氛,丰富舞台布景的表现力,帮助揭示剧情的思想内涵和人物性格特征。

又如,梦中接亲的情景变化处理:韩玉娘从梦中到梦醒,灯光的丰富变化,从开始机房内的冷光到接亲轿子上场的灯光变换,随着音乐一起由冷光转换为暖红色光铺满舞台,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尾声,也是全剧的最高潮。导演要求,舞台上一切艺术手段都要在这一刻表现出来,就如以一部交响乐终结的最强音去震撼观众的心灵。此时,剧情为:程鹏举寻得玉娘栖身之处,前来迎娶玉娘,哪知玉娘因思夫劳累已经病入膏肓。夫妻相见,百感交集,玉娘没能上轿,已经香消玉殒。为此,设计了一乘带机关的轿子,当韩玉娘将要上轿时,轿子突然断裂,瞬间消失,幻化呈现出洁白的莲花,以此象征程韩二人历经坎坷、忠贞不渝的纯洁爱情。同时,天幕上出现盛开的洁白的玉兰花。此时,舞台上光、色、景、乐及表演融为一体,把情绪推向高潮。场面十分感人(见图3)。

图3 全剧尾声

图4 传统二道幕与本剧二道幕对比

4 关于二道幕

《韩玉娘》二道幕的运用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二道幕的开合方式,而制作成四扇可推拉的门,它不仅可以自由滑动,还可以出现多种组合开闭形式,形成多种舞台画面的艺术效果(二道幕对比见图4)。

传统二道幕的表现形式变化较少,相对单调、沉闷;本剧中的二道幕切换流畅便捷、灵活多变,舞台画面干净、简洁;二道幕的装饰图案、色调又与全剧的舞台造型语汇相协调,同剧情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效果,很好地贯穿全剧。场景转换也采用音乐来衔接,一改过去用锣鼓经的强节奏衔接处理的手法。从演出效果来看,此剧二道幕的运用是成功的。

京剧《韩玉娘》的舞美设计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也是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自始至终追求一种诗意、情意、意境,且较好地把握了这一宗旨,做到清新、典雅、优美、简洁,尤其是以简洁凸显情浓意深。正因为《韩玉娘》简洁,才创造了戏曲舞台空间的空灵美,才更加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才显现出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

京剧的舞台美术是写意的表达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变化,新编京剧《韩玉娘》的舞台美术设计在舞美表现形式和呈现风格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戏曲舞台美术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大胆创新,让舞台更好看,让戏曲更好看。

猜你喜欢
全剧样式舞台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创业剧《追梦》央视开播
看见校园霸凌
陈晓颖儿《舒克的桃花运》杀青播出指日可待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