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书写中国梦法治篇章检察答卷而不懈努力

2013-01-30 04:16文◎郭彦*
中国检察官 2013年17期
关键词:公平正义检察检察机关

文◎郭 彦*

为书写中国梦法治篇章检察答卷而不懈努力

文◎郭 彦*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确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号令。作为执政党的一名党员,作为国家的一名检察官,就是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将个人梦融于国家梦、人民梦、时代梦,立足检察职能和工作岗位,奋力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中国梦法治篇章检察答卷。

一、着眼于富强中国建设,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自由有序的市场环境

实现中国梦,首先就要实现国家富强。发展是实现国富民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经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际上是中央顺应时代要求和世界潮流,对国家发展作出的历史定位和战略定位。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首先就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保持经济发展的旺盛生命力。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参与和保障富强中国建设中负有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首先,要牢固树立服务发展的大局观。坚持把保障和服务经济发展作为检察工作的中心任务。其次,要找准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坚持把营造自由有序的市场环境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打击、保护、监督、预防、教育等职能作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人身、财产和契约等自由,大力提升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同时,推动建立规范、有序、诚实、信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全力保障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有序发展。

二、着眼于平安中国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稳定、和谐、平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历史阶段,人民群众的需求从最初的温饱需求向更高层次的安全需求和发展需求转变。除了广泛关注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之外,人们对网络信息安全、生态环境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推进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广大群众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平安中国建设的内涵在不断深化,外延也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产生,一方面来自对各类犯罪的有效控制和打击,有效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社会个体的人权是否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检察机关作为维护稳定的重要职能部门,任何时候都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依法打击犯罪,依法保障人权,加强犯罪预防和法制宣传,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谱写伟大中国梦奠定和谐稳定平安的社会基础,为人民群众过上平安幸福的日子营造国家和平、社会和谐、近邻和睦、个人和乐的社会环境。

三、着眼于法治中国建设,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公平正义的政务环境

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任务,是铺就美丽中国梦的健康底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导致各种利益矛盾突出,人们心里失衡,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问题凸显,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人民价值选择的天平逐渐向社会公平倾斜,也成为我们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重要价值取向。法治是公平正义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检察机关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守护者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要通过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推动公正司法,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参与社会建设,平等享有改革成果,依法当家作主,体面地劳动,有尊严地生活。要通过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创业发展、奉献社会、追求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同等机会,让每一位社会成员在法律、制度面前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承担责任,平等地受到保护,从而引导全民守法,保障全民护法,以法治之光映照公平正义的中国梦底色。

四、着眼于美丽中国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美丽清新的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来强调。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围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找准生态文明建设与履行检察职能的结合点,通过依法打击严重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各类刑事犯罪,突出查办环境与生态资源领域的职务犯罪,积极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从制度上、源头上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四川,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着眼于检察自身建设,努力提升检察工作法治化、科技化、人文化水平

在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中国建设中,检察机关自身也要通过大力推进法治检察建设、科技检察建设和人文检察建设,不断提高检察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一)大力推进法治检察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全新表述,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两个层面指明了依法治国的具体路径。检察机关在通过强化法律监督,促进社会各项事业进入法治化轨道的同时,自身也要通过强化法治思维,践行法治方式,使各项检察工作都符合法治建设和法治精神的要求。要紧紧围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认真落实中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各项部署,通过深化检察改革,从体制和机制上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和自身管理的法治化水平。要坚持严格依法办事,规范公正执法,认真执行修改后的刑诉法、民诉法等法律规定,切实做到实体与程序并重、公正与效率并重、质量与效果并重,通过具体的执法办案行为让老百姓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二)大力推进科技检察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检察工作的发展同样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需要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有效应对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日益开放透明的执法环境,向检察信息化和现代科技装备要战斗力和执法公信力。要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强检战略,不断提高检察办公办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力提升检察工作的科技含量。要通过信息化应用和现代科技装备建设,推动检察机关管理从传统经验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的转变。要强化科学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推进检察管理变革,以行之有效的制度为基础,以网络化、信息化为支撑,注重管理的系统性、流程性、协调性和规范性。要借鉴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中的成熟理论和成功经验,将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检察机关的性质、职权、组织结构、工作规律、诉讼角色等理论有机结合,形成理念先进、契合实践的现代检察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最终转变为提高办公办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现实生产力。

(三)大力推进人文检察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懈精神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检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队伍的精神和灵魂,是检察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人文检察建设是检察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检察理念,具有引导、凝聚、示范、规范、制约等功能和价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坚持理性、平和、公正、文明、规范、廉洁执法观念,在检察执法办案和队伍建设中融入更多的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凝聚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610031]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检察检察机关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探析
检察机关强化刑事诉讼监督权的法理阐释
关爱弱势群体 维护公平正义
浅议检察机关会计司法鉴定的主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