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腐败成为生活方式

2013-01-30 17:40林木
中国储运 2013年2期
关键词:索马里海盗罚款

文/林木

上期俺的拙文谈了路之痛、路之殇,同一期木子的文章也说了公路运输潜规则。其实,俺与木子的文章都是上一年11月份的稿件,因杂志是月刊,所以只能在一个月后刊发。俺觉得,在2012年年尾为物流业吼几声,指摘体制上的弊病,也不枉《中国储运》设此专栏为物流业呐喊的苦心。尽管《中国储运》是一份很有影响的物流主流媒体,但终究是行业经济类刊物,受众有限,俺们这几篇文章只能说是尽了人力,医治不了物流沉疴,倘若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发声,可能效果就会不同,毕竟它们是官方的喉舌,而后有关部门极有可能会出狠招治理。

真是说风来风,说雨来雨,几日前,央视“再问物流”又曝光了公路“三乱”问题,这也是继2011年5月后再次曝光物流顽疾。

要说中国物流顽疾真是厉害,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央视的两次曝光,时隔也就是一年多,中间国务院两次发文“国八条”、“国九条”来匡正物流,扶持物流,但顽疾仍似那不死的野草,给点雨露就发芽,给点阳光就灿烂。一年2700亿元罚款,这是何等的大手笔,何等的气魄!索马里海盗闹得这么欢,整出了这么大动静,也没敛得赎金2700亿元。对此,俺真鄙视索马里海盗,不由说道:索马里海盗你算个屁!惊动那么多国家海军动了真家伙,你才敛了几个钱。

还有,咱这儿的垄断央企们,整天牛气哄哄的,一年才多少利润?最赚钱的工商银行还真好意思腆着脸说银行挣利差挣的不好意思啦。比起公路上罚款的大壳帽,你不觉得气馁吗?40万名员工,4万多个网点,一年的盈利利润不才是2048亿元!

监管公路运输的大壳帽们,牛气得很啊,创造了全球最赚钱的商业模式,让世界上自以为最聪明、满脑子想赚钱的资本家们黯然失色,让横行亚丁湾的索马里海盗自愧不如。

列位看官您瞧,从1994年治理公路“三乱”开始,至今已经有18年了,“三乱”现象非但没有绝迹,反而花样翻新,愈演愈烈,其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俺以为,凡是与既得利益有联系,与钱能挂上钩的,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腐败。对于18年来屡打不绝的“三乱”,不能说我们制度不健全,不能说中央不重视,不能说各级机关单位在提高觉悟的学习上有欠缺;然而,制度是贴在墙上的,觉悟是挂在嘴上的,该敛钱时照敛不误,所以只能归结到腐败上喽。当腐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于是这一切也就显得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而且会形成上上下下都知道,都默认的“惯例”。如果“创收”有功,上级领导还会给有功人员升官加爵呐。像央视曝光的小店区运管所年罚款超过一千万元,交由财政返还80%给小店区交通运输局,然后小店区交通运输局再返还40%给运管所,就是对这个“惯例”的最好说明。靠罚款来讨生活,来自收自支,看官您说,这是体制上的腐败还是运管所人员的腐败呢?

对于腐败,国人深恶痛绝!现在,从央视曝光的公路“三乱”上看,公路上的腐败已然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正常进行,罚款居然占运输企业运营成本的10%,这是一个法治国家绝对不能容忍的。

也许有人认为俺说的有失偏颇,咱这儿反腐败力度很大,若干年来很多贪官落马了。俺说,落马的只是一小部分,看官您瞧,2011年央行官网首揭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外逃贪官18000人,卷走8000亿元人民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发布的《“裸官”监管调研报告》称,38.9%的公职人员认同配偶拥有外国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46.7%的公职人员认为其子女可以拥有外国国籍或永久居留权,其中省部级、司局级、县处级对此认同的人数均超过半数,分别为53.3%、53.4%、51.7%。正因为如此,铁道部运输局原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早就把妻儿送往美国并在美国和瑞士有存款28亿美元,其妻在美国洛杉矶有三处豪宅。

反腐败如此艰难到底难在哪里?俺以为难在中国尚未从法制走向法治。以官员公布财产为例,从1994年我国的《财产申报法》进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至今,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而且还有官员公开说,让国人提高对腐败的容忍度、对官员公布财产要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看官您瞧,官员尚如此,那些公路上的大壳帽们的腐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腐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需要法治动真格地去匡正,需要进行具有宪政精神的政治体制改革。因此,俺期望刮起廉政的风暴,让2013年成为中国反腐败的一年,成为法治的一年。

猜你喜欢
索马里海盗罚款
海盗
“海盗”变身暴走狂
疯狂“涂鸦”不会被罚款吗?
我才不想当海盗
煤质超标企业将处3万元罚款
海盗,又见海盗
索马里海盗报复美国
索马里首都发生交火
“罚款通告”与“收款指南”
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