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用人体形态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2013-01-30 19:15华,沈健,王征,陈健,仇容,张
浙江医学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形态学人体教学模式

季 华,沈 健,王 征,陈 健,仇 容,张 琦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杭州 310053)

·教学研究·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用人体形态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季 华,沈 健,王 征,陈 健,仇 容,张 琦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杭州 310053)

通过分析实用人体形态学课程存在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兴趣欠缺、师生间互动少等现状,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围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推广PBL教学模式以强化形态与临床病例联系讨论、完善网络互动平台促进教与学间反馈及网络“第二课堂”教学这3条主线,构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结合PBL教学模式和建立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的人体形态学教学新模式。

人体形态学;教学模式;改革

Abstract:The teaching status of Practical Human Morphology was analyzed. There were several problems, such as monotonous teaching methods, deficiency of student learning interest, the inadequat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is course.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we encourage teachers play a leading role in order to optimiz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promote PBL teaching mod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ntact of morphological and clinical cases, perfect the net interactive platform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feedback and network "second class" teaching, Based on these, a new human morphological teaching model was structured.

Keywords:human morphology; teaching model; reform

实用人体形态学是以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为指导思想,对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3门课程进行合理整合所建立起来的新课程,主要面向临床专业和护理专业学生[1]。该课程的设立打破了传统医学基础类课程现行的“学科型教学”课程设置体系,淡化了学科界限,同时该课程也是高职高专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桥梁。因此人体形态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院校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探索构建一个既以学生为中心,又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并增强学生能力培养的人体形态学教学模式,对于充分发挥人体形态学衔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桥梁作用而言,十分必要。

1 现行人体形态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手段单一,课程内容相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欠缺

目前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人体形态学课程教学,大多为大班理论课,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记忆为主。这种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反应消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人体形态学知识,而对于提出的临床问题及需要讨论的临床病例,却不能进行分析及做出诊断,无法满足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需求。同时高职高专医学生自主学习及接受能力都有所欠缺,且刚进入医学院校学习,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相对缺乏,学习习惯形成相对较差,因此面对相对枯燥、需要记忆较多且与临床有些许距离的医学基础课程往往提不起兴趣,学习热情不够[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一直是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虽然我们也进行了教学新方法的尝试,引入了启发式教学、模块教学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总体效果不佳。

1.2 师生间互动少,教学间反馈不够及时准确

反馈机制是师生间信息沟通的桥梁,授课教师发出的各种教学信息,必然会引起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及学习态度的变化,这些相应的变化又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反馈信息,成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3]。然而现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师生间只是一种单向的、被动的授受关系,课堂上应有的互动因为课时安排紧张而被压缩,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互动[4],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参与,个性和创造精神被忽略,导致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较弱。

2 基于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体形态学教学模式构建的理念

新的人体形态学教学模式依据多媒体技术进步、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成熟和网络课堂基本建立这3个现有条件,围绕提升课件质量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推广PBL教学模式以强化形态与临床病例联系讨论、完善网络互动平台促进教与学间反馈及网络“第二课堂”教学这3条主线构建。因此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体形态学课程教学质量,增强人体形态学作为衔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桥梁的作用。

3 基于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体形态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3.1 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

(1)依据人体形态学自身特点,借助动画、flash等多媒体技术制作优质课件,上传至人体形态学网络教学平台的课件资源库,方便学生预习复习,并使教学内容丰富、直观、生动和形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强调系统形态—功能—疾病三者间的联系,以点带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并启发学生,通过理论学习结合标本观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学习能力。

3.2 实施PBL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方法基于学教并重,目前已比较成熟。我们精心编写出若干临床典型病例,围绕学生已学知识,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这些临床病例与授课内容相吻合,同时紧扣课堂目标及知识点,简明扼要且难易适中,并配备相应大体标本和病理组织切片。所选择的病例经人体形态学教学基地骨干教师协同临床外聘教师集体备课讨论及修改,并上传至人体形态学网络教学平台的PBL教学资源库。在脉管系统、消化系统等重点章节授课结束时,将相关的临床病例讨论题通过网络平台发放给每位学生,并在班内以每组10人的规模建立讨论组,要求学生自行组织去图书馆及网络上查阅文献资料,并经小组讨论,写出病例分析报告。教师要及时对病例分析报告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并安排1~2个学时在课堂组织讨论。讨论会由学生自行组织,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推理、分析、讨论,直至解决问题,要做到逐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形态学知识,培养临床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总结出正确结论。

3.3 建立并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库和互动教学平台

(1)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建立并完善人体形态学网络教学平台的课件资源库和PBL教学资源库,通过完善网络第二课堂教学来克服人体形态学这一整合课程学时相对较少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形态学知识,拓展思维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建立论坛讨论区、QQ群等以加强网络互动,加强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增加教与学间反馈,调动学生学习人体形态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 初步成效

此次人体形态学教学模式改革已经首先在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中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后,我们对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04份,收回有效问卷20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对改革后人体形态学课程的总体评价”问题时,95.1%的学生选择“很满意”和“较满意”,4.9%的学生选择“一般”。由此可见,人体形态学教学模式改革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并肯定,他们普遍认为教学形式新颖,内容系统,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效果良好,所学内容与临床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合理应用网络平台和讨论区也加强了师生的联系,并能帮助他们答疑解惑,促进他们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与采用同一试卷库的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期末考试成绩比较也发现: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74.10±9.95)分,实物标本考试成绩为(67.50±10.89)分;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80.57±8.03)分,实物标本考试成绩为(86.25±10.60)分,教学模式改革后的学生理论和实物标本考核成绩明显优于教学模式改革前的学生(t=1.86、2.36,P均<0.05)。

教学模式改革对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大有裨益,改革前学生科研活动几乎没有,而2012级学生中已经有多名学生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科研活动,积极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等课题。在人体形态学授课教师和相关实验人员的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教学模式改革后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参与临床病例讨论和网络互动讨论的热情很高,这也表明教学模式改革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人体形态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结合PBL教学模式和建立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的实用人体形态学教学模式改革符合当前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需求。然而人体形态学这一整合课程教学改革牵涉面较广,我们还需通过不断探索、总结、改进,使之进一步深入。

[1]季华, 沈健, 王征, 等.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实用人体形态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浙江医学教育, 2012, 11(1): 12-14.

[2]张海红, 董晓华. 互动教学法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 27(4): 64-65.

[3]彭贵军, 吴耀松.论互动式教学对高校师生关系的良性促进作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12): 106-107.

[4]徐晓, 初国良, 余菁, 等. 人体解剖学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解剖学杂志, 2006, 28(3): 234-235.

Reformresearchonteachingmodelofpracticalhumanmorphologycoredwithabilitytraining

JIHua,SHENJian,WANGZhen,CHENJian,QIURong,ZHANGQi

(Zhejiang Medical College, Hangzhou 310053, China)

G642.4

B

1672-0024(2013)05-0010-03

季 华(1979-),男,浙江杭州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人体形态学教学与科研

浙江省医学形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浙教高教[2010]90号);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项目(编号:2012XJJG12)

猜你喜欢
形态学人体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人体可笑堂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前交通动脉瘤形成和大脑前动脉分叉的几何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Budd-Chiari综合征肝尾状叶的形态学变化
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常见血液病诊断的意义分析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