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乙拉西坦片治疗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伴临床下放电患儿临床观察

2013-01-30 17:59王雁芬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哌啶左乙拉西

王雁芬

左乙拉西坦片治疗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伴临床下放电患儿临床观察

王雁芬

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片治疗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伴临床下放电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左乙拉西坦片治疗的11例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伴临床下放电患儿进行自身对照随访研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左乙拉西坦片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为90.9%(10/11),不良反应包括乏力9.1%(1/11),嗜睡9.1%(1/11),皮疹9.1%(1/11)。上述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在1~4周内自然消失或减量后消失,未导致停药。结论左乙拉西坦片用于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伴临床下放电患儿不仅能较好地控制抽动症状,而且能控制临床下放电,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下放电;左乙拉西坦片

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TS)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的慢性神经、精神、心理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清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日常节奏的加快,其报告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学龄初期儿童尤为多见,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学习与心理。现治疗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主要药物是多巴胺D受体阻滞剂(氟哌啶醇片、泰必利),但复发率高、起效慢、易产生锥体外系症状等副作用。因此,探寻有效治疗方案是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疾病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伴有临床下放电时选用何种药物治疗,国内罕有报道,现就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1例患儿均系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门诊患儿,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关于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其中男9例,女2例;病程1~3年,平均病程(1.5±0.8)年。11例患儿行动态脑电图检查均有临床下放电,既往无癫痫发作史,亦无癫痫家族史,三大常规、电解质、血沉、链球菌抗体及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

1.2 治疗方法11例患儿均进行左乙拉西坦片单药治疗,服药前向家长详细讲解药物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征得家长同意。左乙拉西坦片片剂为比利时优时比公司生产。全组患儿左乙拉西坦片服用方法基本一致,起始剂量为每日10mg/kg,每1周增加上述剂量一次,3~4周加至目标剂量每日20~40mg/kg,平均剂量为每日25mg/kg,将每天剂量分2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服药前均进行动态脑电图、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血沉、链球菌抗体检查,服药后第一、三及六个月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服药后第六个月复查动态脑电图;观察服药后发作频率及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疗效判断标准以症状控制的百分率为标准。无效:症状控制<50%;有效:症状控制≥50%;完全控制:症状控制100%;加重:症状增加>25%。总有效率=完全控制率+有效率。

1.5 随访方法向每例患儿父母详细说明左乙拉西坦片的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并建立门诊病例档案。采取门诊定期复查为主和电话追踪的方法进行随访。11例患儿父母均提供了联系电话。定期(服药后第一、三及六个月)门诊随诊,重点了解患儿发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是否按照治疗方案规律服药,解答家长遇到的各种治疗药物和疾病的相关问题,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第六个月复查动态脑电图。

2 结果

11例患儿坚持规律服用左乙拉西坦片并定期复诊,其总有效率为90.9%(10/11),完全控制72.7%(8/11),有效18.2%(2/11),无效9.1%(1/11)。全组患儿中不良反应包括乏力9.1%(1/11),嗜睡9.1%(1/11),皮疹9.1%(1/11)。上述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多出现在服药的加量期,患儿均能耐受,在1~4周内自然消失或减量后消失,无一例因不良反应停药者,未发现过敏及血液、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对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目前首选氟哌啶醇,该药为多巴胺D受体阻滞剂,可阻断多巴胺受体而产生效应,其有效率为70%~80%[1],但它只是对症性的控制抽动,当受到心理应激、感染等因素影响时易复发。氟哌啶醇敏感性高,用药后可很快控制症状,但依赖性强,停药后极易复发从而导致该病短期内复发或长期反复发作。而且当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伴有临床下放电是否能选用氟哌啶醇治疗,目前国内外尚无报道。但刘智胜等[2]对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记忆功能和记忆模式缺陷的研究结果提示,氟哌啶醇可对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记忆功能产生影响。

临床下痫样放电与短暂认知功能受损(TCI)有密切关系。一些从未诊断为癫痫者出现学习训练能力和社会能力障碍,其中部分存在较频繁的短暂局灶或广泛痫样放电[3]。

左乙拉西坦片(Levetiracetam, LEV)是一种新型的AEDs,具有理想的药动学特征,同时耐受性良好。1999年,左乙拉西坦片被FDA批准用于添加治疗成人难治性癫痫。此后,陆续有研究观察了左乙拉西坦片在非抗癫痫领域方面的应用和疗效。新近有一项关于评估应用左乙拉西坦片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报道,为前瞻性开放性研究,结果显示抽动严重度评分获得改善,平均YG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S抽动总评分从67分降至44分(P<0.01)。

本组资料显示,左乙拉西坦片治疗6个月后,90.9%(10/11)的患儿抽动症的症状基本控制,72.7%(8/11)的患儿动态脑电图恢复正常,提示左乙拉西坦片治疗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不失为有效和易于接受的方法。

[1] 蒋锴,尹玉柱.健脑开窍平肝法治疗小儿抽动症医案2则[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1):102.

[2] 刘智胜,杨立志,王芳琳,等.多发性抽动的记忆功能和记忆模式缺陷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06).

[3] 王洁.张天文主任辨治小儿抽动症经验举隅[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3).

R749.94

A

1673-5846(2013)04-0117-02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药械科,河南郑州 450006

王雁芬(1969.6-)女,河南郑州人,理学学士、主管药师,研究方向:抗精神病药物。

猜你喜欢
哌啶左乙拉西
帕利哌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照研究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氟哌啶醇对血清剥夺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冰糖葫芦
癫痫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N-(1-(5-溴-2-((4-氯苄基)氧基)苄基)哌啶-4-基)-3-氯-N-乙基苯甲酰胺的合成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