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阁藏本 《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的贡献

2013-01-31 07:35刘理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证治杂病论

刘理琴 张 炜 张 亚

(1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南阳473060;2 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院2011级,西安712046)

白云阁藏本 《伤寒杂病论》[1](以下简称白本),相传为仲景第十二稿,是叔和之前的原文,为研究仲景学说的珍贵资料,是 《伤寒论》的珍贵版本之一。

白本不仅结构严谨、说理明细,经文排列并然有序,而且订正诸本脱讹之处不遑枚举;不仅使伤寒、杂病合壁连珠,而且使伤寒、温病得到完美的统一。其中有论治温病之文计二卷七篇,详细论述了温病的发病机理、分类证治,奠定了三焦辨证的刍型,出现了卫气营血理论的萌芽,并且将脏腑辨证运用于温病的脉因证治之中,为重新认识 《伤寒》详于寒而略于温之说提供了确切的注脚。白本中的温病学主要体面在以下6个方面:

1 面影印月辨温病别于伤寒

在中医理论发展中,自宋、金、元以后,医家们提出了温病不同于伤寒,其治也应有别。如金代刘完素据《内经》热病之说,倡 “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作寒医”,其后王安道、吴又可、喻嘉言诸人又大倡之。到了清代,杨栗山痛斥叔和撰次 《伤寒论》后,致使 “无人不以温病为伤寒,无人不以伤寒方治温病,混淆不清,贻害无穷”[2],虽然这是冤枉的。事实并非如此,只是叔和撰次之 《伤寒论》未能络仲景全文而已。

白本中,仲景通过对伤寒、温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进行的不同描述,以画影印月的手法指出温病别于伤寒。首先指出伤寒、温病二者的病因病理不同。伤寒为霜降至春分5个月间感受寒邪即病之疾;而温病为感受六淫之邪,中而不病伏藏于内所发之疾。例如白本 《卷三·伤寒例》说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则名伤寒耳”,“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说明伤寒为新感,温病则属伏气,而 “伏气温病……实际是指发于里的温病”。

伤寒、温病二者的临床表现也是不同的。“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白本·卷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这些简明扼要的论述,说明伤寒恶寒必备,温病发热而渴必备,使伤寒、温病之别泾渭分明。白本中,还详细列举了春温、秋温、冬温、风温、湿温、大温、伤暑、热病、湿病、伤燥的临床表现。例如白本·卷四 《温病脉证并治》说“病春温,其气在上,头痛咽痛,发热、目眩,甚则谵语,脉弦而急”,此与伤寒之症状明显不同。细玩白本经文,自知其异耳。

再就是二者的分类证治方面,伤寒以六经统之,而温病则分为风温、春温、秋温等十二种病证,这也使伤寒、温病得以明确的区别。若将白本关于伤寒、温病的这些论述总结起来,则更明确地看出二者有霄壤之别。

2 袭承 《内》《难》阐温病之病因病理

仲景 “撰用 《素问》、《九卷》、《阴阳大论》、《八十一难》、 《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而著 《伤寒杂病论》。因此,《伤寒杂病论》承袭了 《内经》、《难经》的理论体系。而白本中,在 《内》《难》温热病理论的基础上,阐发了温病之病因病理,认为温病的发生,皆起于伏气。

白本·卷四 《温病脉证并治》云 “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卷三 《伤寒例》谓“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充分体现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精神实质。并且认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乃 “必然之道”(白本·卷三 《伤寒例》)。

同时,由于邪气所伏部位不同,所产生的温病种类也异。如卷四 《温病脉证并治》云:“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发为温病,名曰春温”,“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日秋温”。

白本还进一步解释了伏气为温的两个主要条件:一是张介宾所说 “冬不藏精,春则病温”。如白本·卷四《温病脉证并治》云 “此由冬不藏精,气失其正”。二是时邪诱发,如 “春时阳气,发其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仲景还认为温病的另一个原因,为感受非时之暖,这与后世的新感温病说颇有相似之处。只是这一病因说在白本中不占主要地位。如白本·卷四 《温病脉证并治》曰“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应寒而反大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说明冬温不仅是初冬时不当至而至之大寒之气伏于厥阴而成,也是由于冬至后不当至而至的温暖之气伤人所致。

白本对温病病因病理的认识,从现在来看还不十分成熟,侧重于伏气致温,虽然也意识到非时之暖致温的存在,但与宋以后崛起的新感温病之说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这是历史条件所致,也与温病学在唐以前重伏气轻新感的规律是相符的。值得提出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 “近人专宗叶氏,将伏气发温之病,置而不讲”[3],伏气温病学说,渐为人所忽略。例如四、五版高等医药院校 《温病学》教材中,仅仅将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作为温病的分类方法,对其论述也只占十分有限的篇幅,致使中医固有的伏气温病理论日渐没落,失去了这一辨治温病的有效方法,也有失仲景原旨。

实事上,伏气温病学说是温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伏气温病在临床上也广为存在。正如柳宝诒所说:“伏温是外感中常有之病……非怪证也”[4]。其发生机理前人论之颇详。如 《温热经纬》引章虚谷之语:伏气发温是由于 “冬寒伏于少阴,郁而化热”,“热灼水枯”[5]而成,周禹载也说 “伏邪未发,津液已先暗耗”[6],指出它的发生是由于寒邪内伏而化热,热灼阴液造成阴虚阳亢,阳亢发热,其本质是阳亢阴卑,火热内盛。王士雄又指出:伏温是 “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不比外感温邪,由卫及气自营而血也”[7]。所以它的治疗与新感温病全然不同。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可以遇到一类无明显外感症状而突然发热的患者,这在儿科尤其突出,这一类患者表现为一派里热症状,正是伏气温病所属。其治,单纯汗之不可,既汗也无效,甚则变证迭出,因为 “伏邪未发,津液已先暗耗”,汗劫阴津,阴愈伐热愈盛,唯以奔豚汤、黄芩汤、三黄石膏汤之属苦寒甘凉,直清里热,凉血养阴尚可取效。如兼表证,可用表里两解之法,清热养阴佐以辛凉透表;如属秋燥之证,养阴润燥、辛凉透表可矣。兹举一例:

王姓小女,4岁半。2011年12月20日以 “发热,咳嗽伴咽痛4天”为主诉就诊。正值隆冬,发热4天,初有发热 (T39.5℃)恶寒,恶寒去而热不为汗衰,继而咽痛、干咳,偶有流涕,咽红肿,右下颌淋巴结肿大,轻压痛,舌红,苔薄黄,六脉浮细,虽有表征但表征并不突出。小儿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明代万密斋 《育婴家秘》),积热内蕴、阴津匮乏在先,风火上受在后,两阳相劫,阴血再受煎熬,致阴虚阳旺发热作矣。治以辛凉解表、清热养阴,表里同治。予仲景奔豚汤加味:

葛根20g,白芍8g,当归8g,川芎6g,黄芩8g,清半夏8g,石膏30g,玄参10g,荆芥 (另包后下)8g,薄荷 (另包后下)8g,桑叶8g,连翘12g,金银花8g,蝉衣12g,浮萍8g,桔梗8g,甘草8g。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

三日后复诊,热退、咳减、涕止,舌红苔薄润,脉细软,表邪去,内热清,肺阴未复,麦门冬汤清润之。

或有问者:当归暖血,于此不当。然俞根初曰 “少阴宜补。轻则归、芍、生地,重则阿胶、鸡黄”(《通俗伤寒论》)[8],此处当归养肾水之用。

在近代名医中,擅以伏气理论治温之人更是大有人在,如孔伯华、时逸人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不仅说明温病的伏气学说弃之不当,也说明白本伏气理论的价值所在。

3 刻意创新对温病分类证治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典籍中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不朽之作,“最为众方之祖”(成无己 《注解伤寒论》)。而世谓 “后汉仲景著 《伤寒论》……,其书专为伤寒而设……”(《温病条辨·朱彬序》)[9]。然而,白本系统论述了温病的分类证治,创新性地发展了 《内》、《难》的热病理论,将有论无方的热病学说推向脉因证治一线贯穿的新高度。

首先,白本中提出了春温、秋温、冬温、大温、湿温 (卷四 《瘟病脉证并治》)、温疟、瘟毒、温疫 (卷三《伤寒例》)、暑病、伤暑 (卷四 《暑病脉证并治》、卷五《伤暑病脉证并治》)、风温 (卷三 《伤寒例》、卷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湿病 (卷五 《湿病脉证并治》)、伤燥 (卷五 《伤燥病脉证并治》)等十二个病名。并且以这些病名对温病进行了分类,分别描述了它们的成因、症状、治疗方药。如白本说 “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卷四 《温病脉证并治》),说明温病包括春温、秋温、冬温。而其它各病,也属温病之范畴。如论大温时说:“冬时应寒而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及时不病,至春乃发,名曰大温”(卷四 《温病脉证并治》),实事上大温是冬时感温暖之气至春而发的一种较重的温病,即伏气温病。而温疟、瘟毒、温疫、风温,仲景认为“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卷三 《伤寒例》),并且是“两感于寒”之热未已,又感异气所成。而两感于寒之疾,即表里两经同感于寒而受病,“凡两感者,皆阳实而阴虚”(卷三 《伤寒例》),属里热病。若里热未已,又感寒者曰温疟;感温风者曰风温;感温热者曰温毒;感温气者,曰温疫,也属温病所辖。而暑病更是温病之一,白本·卷三 《伤寒例》曰:“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仲景对温病的分类,创后世温病分类的奠基和开源。虽然还相当原始,但与明清后温病的分类作一比较即不难发现,后者紧承仲景余绪。

白本还记载了春温、秋温、冬温、风温、湿温、大温、温干五脏、伤暑、伤燥、疟病的脉证并治,计62条经文60首方剂,占白本322首方剂的19%。这60首治温方剂中有38首是宋本 《伤寒》、《金匮》所无,可见白本论治温病内容之丰富。如 “病春温,其气在上,头痛、咽干、发热、目眩,甚则谵语,脉弦而急,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主之”(白本·卷四 《温病脉证并治》)。其余诸条,均是脉因证治,一线贯穿,条分缕析,且与临床所见颇为吻合。

值得提出的是,白本除了论述上述诸种温病的治疗以外,还特别专列一篇 《热病脉证并治》。因 “热之为病,与温相似,根本异源”(卷五 《热病脉证并治》),仲景认为热病为五脏蕴热之疾,与温病之伏气变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补充了 《素问·热论》五脏热病的治法和方药。

4 述古应今立三焦辨证之刍型

“三焦”词首见于 《内经》中。而学术界一贯认为“三焦辨证”发萌于元代刘河间,成熟于清代叶士天。可是,白本对 《内经》三焦理论进行的发挥,将 “三焦”理论的发萌向前推移到东汉时期。

白本一方面描述了 “三焦”的症状,一方面叙述了三焦热病的治疗。关于三焦的症状,白本·卷二 《杂病例》曰 “吸而微数者,其病在中焦;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为腹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或为淋闭不通”。而热在三焦的治疗,白本曰 “病温,治不得法,留久移于三焦。其在上焦,则舌蹇、神昏,宜栀子汤;其在中焦,则腹痛而利,利后腹痛,唇口干燥,宜白虎加地黄汤;其在下焦,从腰以下热,齿黑咽干,宜百合地黄牡丹半夏茯苓汤”(卷四 《温病脉证并治》)。

同样,白本的三焦论治,与后世的三焦学说还有一些差距,但这是汉魏医学的水平所决定,正如瑕不掩玉一般,白云阁藏本 《伤寒杂病论》的价值仍是巨大的。

5 暗香浮动发卫气营血之萌芽

卫气营血理论,是温病学臻于成熟的标志。而我们在披阅白云阁藏本 《伤寒杂病论》时,惊奇地发现,其中竟有关于卫气营血的吉光片羽。如 《伤寒例》曰 “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痛,当发其汗,而不可下也”。这种病在营卫 “当发其汗,不可下也”的观点,无疑是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的启蒙者。该篇还说“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说明白本已意识到热病的治疗有次第之分。

同时,白本虽然没有象叶天土那样明确指出 “乍入营分,犹可透热,仍转气而解,……,至于入血,……直须凉血散血……”(《吴医汇讲·温证论治》)[10],但其中治温之方所用的凉血散血之药,已隐隐约约体现了凉血之法。例如白本·卷四 《温病脉证并治》中 “病秋温,其气在中,发热、口渴、腹中热痛,下利便脓血者……,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主之”,所以用地黄就是热入血分的缘故,用地黄凉血散血。在白本中象具有这种治法的方剂还有许多。这些对于后世温病学中卫气营血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升华的样板。

6 重视脏腑治温不离脏腑辨证

白本治温病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重视脏腑,将脏腑辨证引入温病论治之中。发展了 《素问·刺热》肝热病、脾热病、肺热病、肾热病的理论。例如白本在论述暑病时首先说 “伤暑,肺先受之.……竹叶石膏汤主之”(卷五 《伤暑病脉证并治》),将暑病与脏腑联系起来。同时,还论述了肺液伤、暑邪干心的证治。在 《温病脉证并治》篇也论述了温邪干心,乘肺、移肾的症状和治疗,在《伤燥病脉证并治》中又论述了燥邪干肺、乘心、乘肝、乘脾、移于大肠的症状和治疗,体现了脏腑学说在温病中的应用,而这些内容又是后世温病学所不为重视的,这也正是仲景思想不朽之处的具体体现。

因为中医的六经、八纲、三焦、卫气营血、经络诸种辨证论治方法,无不以脏腑辨证为基础,人的生理病理活动也不无以脏腑为根本。在近代温病学中,虽然以阐发卫气营血、三焦为主体,但离开了脏腑辨证便是无本之木。事实上,在谈论卫气营血和三焦的同时,已经将脏腑贯穿始终。如叶天士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再论三焦不从外解,必致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11]以及陈平伯 《外感温病篇》中的 “热在肺胃”,“风邪挟太阴脾湿”之语即说明脏腑辨证与温病论治的密切关系。而临床治疗更是离不开脏腑,我们仅对叶氏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温、温热、暑、燥这四篇医案进行初步统计后发现:叶天士在120个医案中就有48个医案明确地使用了脏腑辨证的术语或脏腑治法的术语,如 “温邪犯肺”、“胃津受灼”、“益其胃津”等,占40%,这尚不包括那些已经应用脏腑理论而笔墨未到的医案。

7 结语

白云阁藏本 《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的论述,不仅在内容上多于宋本 《伤寒论》和 《金匮要略》,而且对温病的认识转述了 《内》、《难》,承启后世温病学的发展。首先它将温病与伤寒区别开来,以汉魏医学的风格,在温病的病因病理上重视伏气温病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温病的分类证治,奠定了三焦辨证的刍型,极其原始地指出卫气营血理论,又将脏腑辨证引入温病辨证治疗中。虽然它的伏气理论已显得古老,温病的概念也与清代以后有本质的区别,三焦、卫气,以及与后世温病学的互补作用,还有不可忽视的一面,对于正确认识白云阁藏本 《伤寒杂病论》这一传本的价值也有重要意义,至少说明仲景书并非详于寒而略于温,正如周禹载所谓 “仲景于 《伤寒论》中,温热之法,森森备载”[12]。

[1]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木刻板)[M].南阳:南阳市张仲景医史文献馆.1982.

[2]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0.

[3]柳宝诒.温热逢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82:60.

[4]柳宝诒.温热逢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82:60-61.

[5]王孟英.温热经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5:3.

[6]王孟英.温热经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5:23.

[7]王孟英.温热经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5:74.

[8]俞根初.三订通俗伤寒论[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2:33.

[9]吴瑭.温病条辨·朱彬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

[10]唐笠山.吴医汇讲·温证论治[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5.

[11]叶天士.温热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17.

[12]柳宝诒.温热逢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82:35.

猜你喜欢
伤寒杂病论证治杂病论
基于数据挖掘的血液病从虚劳论治的证治规律研究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论《伤寒杂病论》研究及应用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
《伤寒杂病论》书名辨析
《伤寒杂病论》中腹满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探析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伤寒论》暑病证治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