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阈下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

2013-01-31 11:05乔占军
中国出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相关者利益责任

文/乔占军

出版企业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担负文化传承功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此,出版企业应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深入研究,通过构建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阈下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进而加速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进程。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研究

1.出版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界定

所谓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出版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所应履行的相关社会责任和义务,进而兼顾出版企业社会效益的实现,促进出版企业良性发展。有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出版企业因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而获得了更好的社会形象,从而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1]此外,出版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履行社会责任将有助于规范出版企业内部管理和吸引高素质人才,进而提升出版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总之,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实现出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也是出版企业文化和价值的基本体现。

2.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近年来,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出现了日益融合、相互支持的发展趋势。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又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实践验证。

近些年来,国外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奠定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石。该理论指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受企业目标影响的个人和群体。”[2]琼斯则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的管理者在针对企业的经营策略中做出培育、保护提高、促进利益相关者乃至全社会利益的决定时,所应当承担的各种类型的义务和职责。”[3]我国学者在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也进行了持续的探讨。如学者田虹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需求,进而提升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认同度”。[4]学者刘俊海则认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5]总之,利益相关者理论所蕴涵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为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研究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二者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强化了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普瑞斯顿通过对传统投入产出模型和利益相关者模型的比较研究澄清了利益相关者的确切含义,并认为只要在企业中有合法利益的利益相关者都会投入到企业活动中获取收益。[6]出版企业向其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有其内在价值,出版企业必须对其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做出及时、适当的回应。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在于:“企业行为应该对社会负责,不仅因为这是正确的事,而且也是为了确保企业自身的合法地位。”[7]

明确界定了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克拉克森(Clarkson)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提供重要的架构,并明确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8]从而有效解决了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对象过于笼统的缺陷。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出版企业应履行对出版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提供了衡量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操作性方法。当前,出版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出版业界的共识,但在社会责任实践中却缺乏衡量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的操作性方法。先前用于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声望指数法”和“内容分析法”具有主观意识过强等缺陷。而借助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框架,则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可操作方法——KLD 指数法。

二、出版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相应责任分析

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出版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及履行的相应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对政府的责任。一是遵守相关法律。遵守当地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合法经营、依法纳税,主动履行对政府这个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并接受政府监管,这是出版企业得以生存和良性发展的前提。二是指出版企业的产品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统一体,起着舆论导向、文化传播和社会伦理等特殊的社会责任,这也是实现其价值的重要路径。

对读者的责任。读者作为出版企业利益相关者之一,履行对读者的责任是出版企业的核心社会责任和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鉴于此,应保障所出版图书具有较高的水准,使读者获得阅读愉悦和知识收获;要构建科学的营销网络,使得读者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全面准确的图书信息,进而促进读者与出版企业的良性互动。

对员工的责任。员工是出版企业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和重要利益相关者,也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此,出版企业应通过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帮助员工提升自我价值;树立人力资本是生产力的意识,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充分发掘员工的潜力,进而实现出版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对商业伙伴的责任。商业伙伴与出版企业息息相关。作者作为最主要的供应商,是出版企业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的保障。因而,应切实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和有关权益。销售商是出版企业相关产品转化为经济收益的支撑伙伴。因此,出版企业应向销售商提供有关出版产品完整、准确的信息。

对股东的责任。当前,出版企业改制后普遍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针对股东这个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出版企业应向股东提供全面准确的经营信息和投资信息,让股东及时把握出版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应向股东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为股东提供合理的收益,从而有助于股东更好地为出版企业服务。

三、如何构建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

构建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阈下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有助于增强出版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是改善出版企业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1.建立内部实现机制,提升社会责任观念

建立内部实现机制,提升出版企业社会责任观念,是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培训,统一社会责任观念。培训是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付诸实施的有效方法。具体可通过聘请相关学者和履行社会责任先进企业负责人,结合切身体会对出版企业员工进行社会责任意义和相关知识的讲解,促使员工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自觉履行社会责任。②塑造出版精神。出版精神是出版企业在图书出版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出版理念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及行为活动。它反映了出版企业独有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出版品格,是指导出版行为的基本信念和准则[9]。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要依靠全体员工,出版精神作为提升员工社会责任观念的关键环节,出版企业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塑造卓越的出版精神。③塑造社会责任形象。出版企业应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塑造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是其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有助于出版企业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④进行社会责任自评。出版企业应通过对行业内其他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观摩和学习,进行社会责任自评,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自身社会责任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社会责任实践水平。⑤建立社会责任管理部门。社会责任管理部门的建立将为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组织保障,有助于以较低成本、较大效应来提升社会责任执行力。

2.建设外部实现机制,推进社会责任建设

外部实现机制建设是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保证。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①政府的引导与规制,这在促进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应通过引导和规制,优化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促进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此,政府应加大深化出版企业体制改革的步伐,充分发挥相关机制的调控作用,推动资源向出版企业汇集,从而为其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经济基础。②构建出版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体系,有助于从法律层面推进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如通过完善以税法为核心法律体系,扩大税收优惠范围、提高减免税收数额、简化相关手续,引导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③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机制。首先,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等的作用,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机制,以营造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其次,应充分发挥出版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在引入、借鉴、创新国外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加强我国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出版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和实现机制。最后,应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鼓励公众积极举报不履行社会责任的出版企业,相关管理机构应根据公众举报及时予以调查和处罚。④出版企业社会责任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建设是政府推进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手段。对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出版单位及个人,通过授予“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奖”“出版企业社会责任先进个人”等奖项,并给予大力宣传,从而提升企业形象,为出版企业发展营造良性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推动出版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3.加强社会责任沟通,实施信息公示机制

加强社会责任沟通是出版企业获取社会公众支持和信任的重要途径。首先,加强社会责任沟通有助于出版企业了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意义和具体目标、实施框架和运作步骤。其次,加强社会责任沟通有助于增强出版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加深了解、增进信任、达成共识,也有助于提升出版企业品牌认同度。再次,定期发布出版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是出版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沟通普遍使用且行之有效的做法。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出版企业与外部沟通的桥梁,有助于推动出版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最后,实施出版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计制度。社会责任报告审计制度有助于减少出版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和提升企业形象。为确保审计质量,可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第三方评估以其具有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利益中立性特质,可有效保障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出版企业获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

此外,出版企业应实施社会责任信息公示机制,这将极大增进出版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强化其社会责任。实施社会责任信息公示机制,出版企业主动公示出版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实现的效果,有助于提升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度和企业美誉度,进而提升出版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此,应从政府层面通过立法统一信息公示标准,对信息的公示办法、公示时限、公示程序、公示载体和公示内容进行强制性规定,以提升出版企业所公示社会责任信息的准确性和可对比性。

四、结语

当前,我国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仍处于模仿、引进、吸收的进程中,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还处在初始阶段。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必将有力促进出版企业社会责任从理论研究转向企业实践,进而推进出版企业有效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出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方允仲. 论出版传媒单位转企后社会责任体系与整体价值取向的确立[J].中国出版,2010,(7):17-20

[2]Freeman R E.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 [M].Boston: Pitman,1984:345-360

[3][美]Jennifer George.当代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05

[4]田虹.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看企业社会责任[J].管理现代化,2006,(1):23-25

[5] 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6-7

[6] Preston. the stakeholder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 Concept,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1995,20

[7] 约瑟夫·W·韦斯.商业伦理:利益相关者分析与问题管理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7

[8] Clarkson. M. 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20(1):92-117

[11]胡慧河.出版企业的特殊社会责任及其实现机制[J].企业经济,2008,(7):105-107

猜你喜欢
相关者利益责任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利益与西瓜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融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
利益链与新垄断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