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联谊促进区域内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

2013-01-31 16:00刘建华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12期
关键词:联谊素质区域

刘建华 杨 刚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在影响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城乡课改实验进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而造成课程改革发展不均衡的很大原因,是由于城乡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之间的差距。如何促进区域内教师专业素质的均衡发展,还没有形成可操作性强、效果好的有效模式。

二、研究的意义

“城乡联谊,促进区域内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就是在承认城乡教师专业素质差异的基础上,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把各学校按照以城区带乡镇,强弱搭配、就近安排的原则分为几个课改联谊组,各课改联谊组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在研讨交流活动中,促进区域内教师专业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同步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

“城乡联谊,促进区域内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的优质教师资源,缩小区域内城乡间、学校间教师的差距,促进区域内教师的交流与共享,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长处,互助引领,使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均衡发展,从而促进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实践研究

1.调查分析,划分联谊组

在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上,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听课、召开座谈会,了解和掌握教师队伍的现状,做出理论分析,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在此基础上,按照以城区带乡镇,就近安排的原则分为几个课改联谊组,课改联谊组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由城区学校教师任组长,负责制定本组的联谊计划、组织活动、做好活动记录。各联谊组的农村学校负责组织好本单位的教师按时参加联谊活动,配合组长完成每一次联谊任务。教研室负责宏观调控和全程监督,建立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学校、教师评价体系,促进区域内教师的均衡发展。

2.加强培训,探索模式

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培训与过程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观摩研讨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体现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通过专题讲座、案例教学、课堂观摩、说课评课、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重点开展新课程培训、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育科研能力培训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等,努力调动教师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积极采用计算机网络等教育手段,以及光盘、录像带等媒体开展校本培训。组织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送教下乡,开展城乡学校结队集体备课活动,帮助农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3.创新联谊形式和内容

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和内容,持续促进教师均衡发展。探索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活动方式,促进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校园建设等方面的全面交流,从而促进学校、教师的全面、均衡发展。

(1)开展教学联谊组互动活动

建立城乡教学联谊组交流活动制度,开展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多层次研讨。学习课程标准,开展集体备课、专题讲座、各类听评课(示范课、达标课、同课异构等)比赛活动,实现上下联动、片区互动、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有效促进区域之间教师的专业素质。

(2)开展各个层次的教学开放活动

召开联谊学校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各乡镇学校也分别组织召开校级课堂教学开放活动。活动时针对问题进行研究,采取“确立主题、课例展示,主讲教师围绕研究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教研员结合课题研究进行点评、与会教师围绕主题交流研讨”的模式,突出体现各学科主导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确保课改信息、教研成果在广大教师群体中得到及时、准确的交流。

(3)开展多种形式的支教活动

发动各方面参与,开展优质资源智力支教活动。组织开展兼课(兼职)支教,根据农村中小学的实际需要,就近组织城镇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兼课、带教或支教,缓解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和学科结构失衡的矛盾。开展名师送课下乡活动,送课采取“讲课、说课、对课”的模式,重在与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和研讨,同时展示区级教学研究成果,以期达到区域的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充分发挥市级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间教师水平的同步发展。

四、研究结果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借鉴国内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成果,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教育理论为依据,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实效:

1.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课题的理论研究从区域教师专业终身发展的整体需要规划培养目标,研究区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宏观背景、指导思想、总体进程;探索和分析不同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历史经验,总结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框架、指标体系和发展目标。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与策略研究

积极借鉴国内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区域内教师专业化的制度保障体系。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按照区域城市布局和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城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变化过程及教师研修的策略与模式;研究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变化及教师研修的策略与模式。

从2002年至今,城乡联谊活动已经成为本区域的一大特色。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又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使区域内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了均衡发展;促进了学校间的交流,交流由学科教研发展到了学校管理、校园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从而不仅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也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联谊素质区域
分割区域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联谊联心联发展 奋力开创新时代海外联谊工作新局面
真诚可颂 艺功可赏——对“云陶伍独”联谊为艺的感想
不忘立社初心 牢记联谊使命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绿色”联谊亮点多
区域发展篇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