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减重女子举重、柔道运动员Hb、CK等的影响

2013-01-31 08:02顾一煌吴云川
江苏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体脂率柔道肌酸激酶

熊 英 顾一煌 吴云川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对有体重级别要求的竞技运动 (举重、柔道等),减控体重是赛前训练的重要环节。减控体重期间,由于严格控制饮食,能量摄入减少,而训练仍保持在较高的强度上,运动员的体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能会影响赛场上的最好发挥。如何解决赛前减体重与保持良好体能之间的矛盾,是国际竞技体育训练中的一个难题。目前,国内外都在探讨如何在赛前减控重过程中使运动员体能损害降到最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艾灸不仅能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而且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1-2]。本研究通过艾灸疗法对女子举重及柔道运动员减控重期间实施干预,观察艾灸对减重运动员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肌酸激酶等水平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1例均为2012年5月至6月江苏省参加举重、柔道项目比赛的女运动员,平均年龄(16.05±1.36)岁,专业训练年限(3.60±1.39)年,体重基础值(61.91±8.91)kg。将21名运动员中暂时无需减重但照常训练者纳入非减重组(n=5),将参加比赛需减重并正常训练的16名运动员随机分成减重组(n=8)和艾灸减重组(n=8)(各组情况见表 1)。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其中,艾灸减重组在减重并正常训练的同时实施艾灸疗法。各组每周训练6d。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x±s)

1.2 研究方法

1.2.1 测试指标 运动员在减重前后的体重、体脂百分比、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及血清肌酸激酶(CK)等指标。各指标分别在减重开始和结束日的早晨 7:00~7:30测定。

1.2.2 减重方法 因研究对象参赛项目和个体差异等,主要以控制饮食和训练相结合为主,配合赛前适当脱水以达目标体重。

1.2.3 艾灸方法 艾条温和灸,分别用灸盒灸关元和足三里(两侧交替),每穴15min,每日1次,在每日下午训练后(17:30~18:30)进行,每周 6 次。 治疗过程中,调节艾条距离皮肤的高度,使艾灸温度以运动员感觉舒适为度,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成淡红色红斑为佳。从减重开始至减重结束,共灸治4周。

1.2.4 数据统计 所得数据应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统计结果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用LSD检验,方差不齐用Dunnett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减重前后体重、体脂率的变化及组间比较 见表2。

2.2 减重前后 RBC及 Hb的变化及组间比较 见表3。

2.3 减重前后 Hct、CK值的变化及组间比较 见表4。

表2 减重前后体重、体脂率的变化及组间比较(x±s)

3 讨论

3.1 减重对女子举重、柔道运动员观察指标的影响 人体体重由脂肪体重和去脂肪体重(瘦体重)两部分组成,体脂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用体脂%(体脂率)表达。去脂体重与体力、有氧能力以及最大吸氧量成正相关[3]。运动员为比赛减轻体重的理想方法是尽可能减去多余脂肪组织而保留瘦体重和糖原储备。血液中的Hb、RBC及Hct 3项指标是公认的可客观反映运动员血液携氧能力和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指标[4]。本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在减重期间,由于控制饮食和饮水量,并且采用穿减体重服等方式加快减体重,热量摄入减少,消耗增加,使体重及体脂率下降明显。同时,Hb、RBC水平也均有显著减少。由于体液丢失增加,Hct则有明显升高。CK是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常用于运动负荷强度和运动员机能状况的评定,其升高的幅度与恢复的快慢,可反映运动强度和训练量的大小以及身体适应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在体重及体脂率明显下降时,CK值则有明显升高,说明减体重易诱导血清CK从骨骼肌细胞膜中逸出,导致活性升高。其原因可能是,在减重过程中,大强度训练使骨骼肌纤维受到损伤,容易缺氧,乳酸增多,加之摄入热量不足,血糖含量大大下降,进而使得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肌酸激酶逸出增加,最终导致血清肌酸激酶浓度明显升高[5]。所以,研究结果显示,减重对运动员的携氧能力及疲劳恢复能力均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表3 减重前后RBC及Hb的变化及组间比较(x±s)

表4 减重前后Hct及CK的变化及组间比较(x±s)

3.2 艾灸对减重女子举重、柔道运动员观察指标的影响 艾灸疗法是以艾为主要施灸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烧灼、温熨,借其温热、艾叶的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是一种注重激发与利用机体自身潜能的方法。艾灸的适宜刺激具有良性应激原的特点,既能调动机体的潜能,启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提高机体自身内在的抗病与应变能力,又不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或机体功能代谢障碍等不良反应。随着艾灸在防治运动疲劳上作用的显现,艾灸也被更多地应用到了运动场上。灸法自古即用于治疗各科虚证,孙思邈推崇“一切病皆灸三里”。灸法扶正固本的作用一直为历代医家重视和证实。《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而减重过程中限制饮食与大强度训练并存,当隶属于中医学中“劳”的范畴。所以本研究基于艾灸对运动性疲劳的防治作用及减重对机体所产生的影响,设想艾灸将有助于减重过程中体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艾灸有助于减缓减重期间RBC及Hb下降的水平,能明显降低CK的升高程度,但对Hct没有明显影响,同时对于减重也没有明显影响。这说明,艾灸能一定程度保证血液的携氧能力和促进运动员体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艾灸能一定程度促进减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恢复。至于艾灸对体现运动机能的其他指标如睾酮、尿素氮等有何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 张继红,邓树勋.针灸防治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湘南学院学报,2006,27(5):122

[2] 马桂芝,方剑乔.针灸疗法抗运动疲劳的研究进展.江西中医药,2007,9(38):69

[3] 胡汨,李向阳.运动员减体重的医学监控.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65

[4] 王克海.赛前控降体重对女子举重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影响.辽宁体育科技,2010,32(4):31

[5] 张伯强,黄庆,王树明,等.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快速减体重后生化监测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57

猜你喜欢
体脂率柔道肌酸激酶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胖不胖?体脂说了算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不胖不瘦,需要运动锻炼吗?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体脂率下降5%后,你的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我渴望一个健康标准身材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