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消化性溃疡96例临床特点

2013-02-01 07:22张鹤鸣李菊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云南昆明650032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消化性螺杆菌幽门

张鹤鸣 李菊兰 袁 涛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云南 昆明 650032)

老年消化性溃疡96例临床特点

张鹤鸣 李菊兰 袁 涛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云南 昆明 650032)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老年肺结核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96例中青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溃疡发生部位、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药物使用情况、患者精神状况、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老年组患者的溃疡发生部位多为胃溃疡54.2%,且多发于胃窦和胃角部位,两组患者于十二指肠、胃窦、胃角部位的溃疡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典型腹痛发生率为14.6%,临床多为不典型症状。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5.2%和53.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服用史患者分别为19例(19.8%)和3例(3.1%),抑郁症患者分别为23例(24.0%)和4例(4.2%)(P<0.05)。老年组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7例,出血发生率49.0%,显著高于中青年组患者22例 (22.9%),出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相比,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并发症多。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应根据其临床特点重视治疗,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胃肠壁黏膜组织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损伤的消化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疼痛,同时可能并发大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严重可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药物研制的发展,消化性溃疡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1〕。胃酸的不正常分泌,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药物的服用、遗传、环境以及精神状况均是消化性溃疡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中、青年相比,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低,易合并基础疾病,且服用药物多且杂,是消化性溃疡的高发人群〔2〕。本文就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并对其进行临床特征分析,以期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所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年龄60~89〔平均(69.3±7.2)〕岁,男64例,女32例。又选取96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对照,年龄20~59〔平均(41.1±6.4)〕岁,男61例,女35例。两组患者均经电子胃镜检查以及病理诊断,确诊符合实用内科学中的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3〕。排除既往胃癌病史,胃底静脉曲张,以及消化道肿瘤和血液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溃疡发生部位、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药物使用情况、患者精神状况、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病情诊断情况 在收治的96例老年患者中,溃疡发生部位多为胃溃疡(54.2%),且多发于胃窦和胃角部位,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29.1%。中青年组为十二指肠溃疡高发,发生率为59.3%,胃溃疡发生28例,发生率29.2%。两组患者于十二指肠、胃窦、胃角部位的溃疡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 老年组患者典型腹痛发生率为14.6%,症状多为腹胀、嗳气,食欲减退、消瘦等不典型症状。在中青年组患者中,典型腹痛发生率为49.0%,远远高于老年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病情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生因素 老年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患者53例,阳性率55.2%。中青年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患者51例,阳性率53.1%,低于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服用史患者19例 (19.8%),中青年组患者NSAIDs服用史患者3例 (3.1%),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抑郁症患者老年组23例(24.0%),显著高于中青年组患者4例(4.2%)(P<0.05)。而抗凝药和激素的使用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和伴发病情况 老年组患者合并慢性基础性疾病73例(76.0%),中青年组为28例(29.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47例,出血发生率49.0%,显著高于中青年组患者22例(22.9%),出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并发症总发生66例,发生率68.8%。中青年组并发症总发生31例,发生率32.3%,中青年组显著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合并症与伴发基础疾病〔n(%),n=96〕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较差,基础疾病多发,是消化性溃疡的高危人群〔4〕。而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反应较为迟钝,抵抗力差,发病症状多不典型,故易造成误诊误治,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96名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96名中青年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老年患者中溃疡部位多为胃溃疡(54.2%),且多为胃体上部的高位溃疡,而中青年患者多为十二指肠溃疡(59.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中,老年组典型腹痛发生率仅为14.6%,远远低于中青年组4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方面,老年组多为非典型症状,其原因与高龄患者胃黏膜退行性病变有关。溃疡刺激性感觉较差,感觉不到明显的疼痛,导致病情加重,较大程度影响饮食吸收,故老年患者多以消瘦、厌食、反酸、腹胀为主要的消化性溃疡症状,这也是老年患者胃溃疡高发的重要原因〔5〕。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多伴发慢性基础性疾病,故非典型症状在诊疗中极易发生误诊误治,也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延误治疗。因此,老年患者应重视身体检查,注意不明原因的不规律腹痛、黑便、和消瘦等情况,积极进行消化系统的胃镜检查,以便确诊病情〔6〕。

在老年患者的发病因素中,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为首要的发病因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会促使大量的炎性因子释放,从而损伤胃黏膜,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淋巴瘤甚至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7〕。但本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并非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而升高,这与一些研究报道相符〔8〕,但也有研究〔9〕证实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是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的,特别在部分发展中国家体现较为明显。考虑可能与老年患者的所在地域、遗传、环境和情绪等因素综合相关。本文发现,老年组 NSAIDs服用史患者19例(19.8%),中青年组服用史患者3例 (3.1%),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由于心脑血管等基础性疾病的多发,阿司匹林等NSAIDs会成为老年人的常备药物,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以及对黏膜防御和修复的损伤也很容易引起相关的胃肠道并发症〔10〕,成为了老年人发生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老年组抑郁症患者23例(24.0%),显著高于中青年组患者4例(4.2%)(P<0.05)。说明心理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由于家庭、工作、病情加重或高发等因素,老年人易产生精神上的不稳定,导致长期不良情绪,极大影响了胃肠动力,而急性应激是急性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11〕。因此精神和情绪上的波动也成为了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生的重要方面。

在本次研究中,老年组并发症总发生66例,发生率68.8%。中青年组并发症发生31例,发生率32.3%,老年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47例,出血发生率49.0%,显著高于中青年组患者22例(22.9%),出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的痛觉感知较中青年患者迟钝,胃黏膜的退行性病变也会导致老年患者感知较差,且营养吸收不良,也同时导致对感知的敏感性降低〔12〕,直至胃部穿孔才有所重视,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并发出血的可能性较大,这说明老年患者的胃黏膜血流量以及胃黏液均较少,而胃黏膜的屏障作用较低,导致胃黏膜的充血、水肿以及糜烂。一些抗生素的药物的刺激,更易给老年患者的胃部带来伤害〔12〕。与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病因产生协同作用,加重了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

综上所述,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与中青年患者相比,由于并发症的普遍存在,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以及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免疫力降低,自我修复能力差,导致治疗难度高,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药物的使用。同时老年患者胃部溃疡发生较多,症状多不典型,故医师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应对老年患者特别注意,根据其临床特点重视早期的诊断和治疗〔13〕,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 Lee SW,Chang CS,Lee TY,et al.Risk factors and therapeutic respons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disease〔J〕.World JGastroenterol,2010;16(16):2017-22.

2 Iwasaki Y,Kubota K,Shimoda M,et al.Formation of gastrocolic fistula during treatment for peptic ulcer〔J〕.Dig Endosc,2009;21(3):208-10.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68.

4 Wu HC,Tuo BG,Wu WM,et al.Prevalence of peptic ulcer in dyspeptic pati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age,sex,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Dig Dis Sci,2008;53(10):2650-6.

5 王伟强,房殿春.国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征荟萃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10):537-40.

6 Magon P.Abdominal epilepsymisdiagnosed as peptic ulcer pain〔J〕.Indian JPediatr,2010;77(8):916.

7 Mark A,Spallek M,Groneberg DA,et al.Correlates shift work with increased risk of gastrointestinal complaintsor frequency of gastritisor peptic ulcer in H.pylori-infected shiftworkers〔J〕?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2010;83(4):423-31.

8 范 敏,杨 超.浅谈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改变〔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4):486-8.

9 李 梅.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4):399-400.

10 张 伟,于晓峰,曹忆嵘,等.老年及老年前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9):1103-4.

11 骆松梅,朱虹云,廖彩霞.黛力新佐治伴精神因素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09;12(11):1631-4.

12 董丽凤,汤 哲.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4):310-2.

13 Pilotto A,Franceschi M,Maggi S,et al.Optimalmanagement of peptic ulcer disease in the elderly〔J〕.Drugs Aging,2010;27(7):545-58.

R57

A

1005-9202(2013)05-1048-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3.05.028

张鹤鸣(1976-),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消化科疾病研究。

〔2012-06-10收稿 2012-09-29修回〕

(编辑 袁左鸣)

猜你喜欢
消化性螺杆菌幽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