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因多媒体而绽放光彩

2013-02-02 08:36高志洪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7期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情境

高志洪

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中学 河北唐山 064000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地运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它以文字、声像、动画的完美结合,弥补了单纯文字教学的不足,动态的教学环境,开阔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摆脱了满堂灌式教学的无趣,从而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越来越多师生的喜爱,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不少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没有很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又要切合实际适时有效地合理运用,从而推动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在此谈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课件的几点看法。

1 巧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1.1 利用多媒体导入,诱发情感共鸣

多媒体技术利用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和声音等多种方式呈现知识信息,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直观、形象具体的学习环境。进行新课的学习时,在导入中,枯燥地讲解,或者是煽情地演说,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利用音乐作为新课导入,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里把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统一起来。

如教学《背影》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优美的音乐缓缓响起,许多学生看到画面,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唱起来: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歌中有个熟悉的身影,生活中我们把他叫做“父亲”。这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人的情感的诱发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鲜明、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教师及时引导:“父爱如细雨,润物无声,深情无言;父爱是一双有力而温暖的大手,给予我们刚强和热情,在我们疲倦时,给我们启航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纪实散文《背影》,文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下面我们就走入文本,聆听父爱的呼唤。”[1]

1.2 运用多媒体追问,打造精彩课堂

精彩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最多,收获最大,接受语文知识的过程是愉快的,精神上得到了享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发挥现代多媒体追问的作用,创设多媒体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转变教学方式,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自学、合作、质疑、创新的能力。

如教学《变色龙》一文时,教师利用大屏幕显示一份“变色龙”最高法院的判决书。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判决书上的提示,提取相关信息,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学习流程:1)自由阅读,梳理提炼;2)组内合作交流,解决疑难;3)组长汇报小组成果。学生汇报完后,教师进行深度追问: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善变)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变得快、反复无常)再问:他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是什么?(见风使舵)教师因势利导,深度追问: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学生讨论回答。

这时,多媒体展示蜥蜴图片:“蜥蜴也叫变色龙,属于冷血爬虫类,是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也有很多人感觉它丑陋、可怕。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形象成功塑造之后,‘变色龙’这一名称就成了媚上压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一类人的代名词。”运用多媒体深度追问,从易到难,环环相扣,使学生对文本的重点难点容易解决,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运用媒体探究,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自主交流、合作学习,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2]。

1.3 构建多媒体阅读,感受语文魅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一系列的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阅读教学如果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无论进行多么精心的设计,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将是十分有限的。阅读教学要善于把外部兴趣引向内部需要,并且激发学生情感,使其愿意读书。现代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知识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语文课堂利用多媒体实现知识的迁移,扩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开阔视野,促进各项能力的发展。

如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课时,作者对济南的山、水、雪、树、风、人,写得何等全面而仔细!阳光朗照下的山慈善、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远处的山如诗似画,在课文中他巧妙地把景物和感受描绘成一幅新鲜、活脱、生意盎然的冬景图。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构建阅读学习情境,展示济南冬天之美景。精心设境以激趣,通过图片、动画、音乐兼备的课件把学生引入情境。采取多种方式展示冬天的景物、冬天的摄影、冬天的童话等,为学生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提供了充分的资料。激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自发地投身于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活动中,有利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

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点“温晴”为主线贯穿全文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学生分成小组自主浏览,合作交流,从而熟悉、感悟济南的冬之美。运用多媒体图片拉近文本的距离,让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兴趣来自主选择,感悟文章的写法,低吟浅诵,细部赏析。教师要求学生用最简洁的文字和最美的形式,把自己对课文的整体印象设计成板书,小组讨论完成。语文教师用渊博的知识、博爱之心、仁爱之情去陶冶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理的启迪[3]。

2 应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1 过多依赖课件,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的语文教师用多媒体下载配乐朗诵来代替教师的范读课文,名家朗读能起到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但是教师的范读是学生朗读的榜样,能增强感染力,学生易于模仿,在心理上也能产生共鸣。教师长时间依赖课件,自身的自知识和技能会逐渐退化,产生职业倦怠。

2.2 大段播放课件,挤占授课时间

在某些公开课上,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课件替代小黑板、挂图等教具,还自以为用了多媒体而颇为自得。大段播放课件,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挤占宝贵的授课时间。还有的教师将板书移至课件中,忽略了板书的功能,没有师生互动的生成,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效率较低。

3 结语

总之,多媒体广泛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上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大信息量,有效地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为语文课教学内容的调整组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在语文课上应用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应合理应用多媒体课件,使语文课堂精彩绽放。

[1]杨凡.怎样优化语文多媒体课堂教育[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1):51-52.

[2]王婷.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文教资料,2010(6):72-74.

[3]李少娜.浅析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3):231,239.

猜你喜欢
课件多媒体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