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2013-02-02 13:59曲方欣张淑秋刘雪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9期
关键词:锐器针刺危害

曲方欣 张淑秋 刘雪梅

护理工作精细而繁琐,且工作量大,护士几乎每天与患者零距离接触。而其本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中也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增加了护士职业危害的几率。现探讨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1 护士职业危害因素

1.1 物理性的危害因素

1.1.1 锐器伤 临床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常会受到锐器的损伤,如:针刺伤、玻璃割伤、刀割伤等。据相关文献报道,医护人员传染病感染者80% ~90%是通过针刺伤被传染的[1]。针刺伤时指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2]。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触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BV(乙型肝炎病毒)、HCV(丙型肝炎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文献报道锐器伤时只需0.004 ml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3]。

1.1.2 负重伤 工作强度大,急速行走巡视、连续站立或弯腰工作、工作时间不定、作息时间及饮食不规律,加上高度的精神紧张,引起胆囊炎、胃炎及下肢静脉曲张等职业性疾病。1.1.3 辐射损伤 危重患者在护士的监护下拍X线检查,护士长期接触小剂量放射线,防护不当,将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下。紫外线照射带来的损伤也不容忽视,会损伤人的眼睛、皮肤,产生的臭氧可致哮喘发作、刺激呼吸道引起肺水肿,长期吸入会影响人的新陈代谢,加速衰老。

1.1.4 噪音的影响 医院是个特殊的环境,患者的呻吟、儿童的哭闹、谈话声、探视人员的喧闹声、电话铃声等,加上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如电动吸引器、监护仪、呼吸机等都会使医院的噪音超标。我国对医院的环境噪音标准理想值为35 dB,极限值为45 dB[4]。长期噪音可引起疲劳、烦躁、头痛、头晕和听力下降。

1.2 化学性损伤

1.2.1 化疗药物及抗生素药物的损伤 护士配置化疗药液及抗生素药液或给药时将药液暴露,药物通过气化经皮肤、呼吸道吸收。剂量虽小,但药物在体内的长期蓄积作用可产生对骨髓的抑制、生殖系统的影响及过敏反应等。

1.2.2 消毒灭菌剂 护士每天都会接触各种消毒灭菌剂,消毒灭菌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戊二醛等这些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对人体呼吸道、皮肤、眼睛、神经系统都有不良影响[5]。

1.3 生物性损伤 护士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中直接接触患者,频繁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及排泄物、呕吐物,最容易被感染或把疾病传播给其他人员,如“非典”、甲型H1N1、肺结核等。

1.4 心理社会性因素危害 护士工作面向的是患者,常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加上经常倒班生物钟紊乱、睡眠质量差,长期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再加上女性护理人员的特殊生理情况、护士晋升竞争压力,造成护理人员心理的疲劳和压力。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护士稍有不慎就会被患者或家属责骂或殴打,甚至威胁到生命。严重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

2 职业防护

2.1 预防物理因素的损伤

2.1.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规范操作行为是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确保护士执业安全的重要环节。规范处理医疗废物,注射或抽血后禁止套回针帽;禁止徒手分离注射器针头;使用后的针头应立即丢入锐器收集箱;收集箱应耐刺防渗漏并且只能盛装3/4满,正规处理,及时毁型。护理人员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建议带手套:护理人员手部皮肤破损时;为不合作的患者操作时;患者患有或可能患有血液传播性疾病时。乳胶手套不能避免针刺伤,但可以减少皮肤与血液的接触,起到阻挡、封闭作用,降低感染可能。如不慎被针刺伤,迅速挤压受伤部位,挤压的方向从伤口的远心端开始,向自己的伤口处开展,使部分血液流出,减少感染机会,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再用碘伏消毒包扎,加强伤口处理。并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科做记录,并作跟踪随访。如被HIV感染的针刺伤,应在2 h内,最迟不超过24 h,经过专家评估后立即服用预防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于针刺伤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进行1次 HIV 的检测[6]。

2.1.2 减压 根据岗位情况合理定编、弹性排班,减轻工作压力及强度,提高工作质量。避免长时间的站立或保持固定工作姿势,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工作之余,合理调理身体,经常参加有氧运动及健身,提高身体素质。

2.1.3 加强自身防护意识 陪患者拍X线片,应穿防护衣。紫外线消毒时避免进出,可将紫外线灯的消毒开关设在室外,消毒后开窗通风。

2.1.4 定期检修医疗设备,避免因机器故障发出的噪音。护士在工作中要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遇到大声喧哗者,可以微笑礼貌提示。共同创造一个温馨、舒心的工作环境。2.2 预防化学因素的损伤

2.2.1 护士在配置化疗药物、更换液体、拔针时应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穿防护衣。操作台面应覆盖一次性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护士应掌握各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给药及排泄作用。

2.2.2 接触化学消毒剂时应戴口罩、手套,防止消毒液吸入呼吸道;盛放消毒液的容器加盖防止挥发,既保证消毒液的浓度,又减少对身体的危害。经常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降低空气中的消毒液残留浓度。

2.3 预防生物性损伤 定期加强护士对院感知识学习,执行预防标准,完善防护措施。操作时衣帽整齐、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严格手消毒。在操作中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一旦血液、分泌物接触到皮肤,应立即用清水或洗液冲洗并消毒;如不小心溅入自己的眼睛或口腔,此时不能用洗液清洗以免刺激黏膜,而需要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及时进行冲洗,避免自己受到患者的感染。

2.4 心理社会因素的防护 应自我调节心态,注意身体,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生活。工作中加强护患沟通,处理好同事、上下级关系。工作之余,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减轻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感受工作带来的快乐。

总之,造成临床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护士要提高防护意识,加强职业防护的知识培训,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护理操作流程,规范护士言行,调整好心态,在为患者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保证身体健康。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 王艳波.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中国临床使用医学,2010,4(12):248-249.

[2] 易宜芳,李映兰.临床护士针刺伤及针刺伤低报告现象的原因综述.中华护理学杂志,2008,44(2):928-932.

[3] 赵丽芹.临床护士的职业损伤及防护措施.中外健康文摘,2011,8(40):427-428.

[4] 杨静.呼吸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与防护.求医问药,2011,9(12):563.

[5] 周阳,李映兰,郑悦平.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及标准预防的管理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8,43(8):737-739.

[6] 刘梅春.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中国护理管理,2008,8(3):58-60.

猜你喜欢
锐器针刺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医用锐器盒放置架的研制与应用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牙痛苦相煎 针刺有要穴